上海越剧院

男女合演

审美

越剧


导语

尽管越剧诞生于1906年,但直到1924年髦儿小歌班进上海,1942年袁雪芬领头新越剧改革,1947年十姐妹轰动上海滩,越剧才由此奠定了“女子越剧”的基础特征和影响力,区分其余三百多剧种,飘飘独立于中国戏曲之林。越剧,俨然成了一个“女儿国”。

1957年浙江越剧二团成立,1959年上海越剧院男女合演实验团成立,这就是现在的上海越剧院一团和浙江小百花越剧院(浙越),也是迄今越剧界仅存的两个男女合演团。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好似“女儿国”里有了“外来客”——男演员。

说是“客”,男演员须在女子越剧审美体系已然成熟的环境下生存,他们学习的也是女演员创立的流派;其实也不是“客”,因为在近70年的摸爬滚打中,他们已然走出了一条是越剧又区分于女子越剧的自己的路,使男女合演作为越剧的两大分支之一,渐渐建立了自己的审美特色。

这其中,赵志刚以其天赋、勤奋、不懈思索和大量实践,对“男女合演怎么演”这个命题无疑是最有体会和收获的男演员之一。因此,本期【青年·戏谈】“大咖vs青年”特辑,对话当代越剧表演艺术家赵志刚,邀请上海戏剧学院青年教授黄静枫,就越剧的男小生及男女合演相关话题展开交流。


赵志刚与袁雪芬老师


尹桂芳老师在家里辅导赵志刚


越剧《沙漠王子》赵志刚饰罗兰王子

上海越剧院创建于一九五五年三月,袁雪芬女士出任首任院长。

剧院创作、改编、移植四百余出剧目,其中《梁山伯与祝英台》《西厢记》《红楼梦》《祥林嫂》等被公认为剧种的代表作。

越剧,是中国最有影响力、流布范围最广的地方剧种之一,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起源于嵊州,发祥于上海,繁荣于全国,流传于世界。在发展中汲取了绍剧、京剧、昆曲、话剧等艺术之优长,经历了由男班到女子越剧再到女子越剧、男女合演共存的历史性演变。

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音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唯美典雅,极具江南灵秀之气;多以“才子佳人”题材为主,艺术流派纷呈,公认的就有十三大流派之多。


主办单位:上海越剧院

【青年·戏谈】直播系列第四十二期

“大咖vs青年”特辑

对话赵志刚:越剧男女合演

——怎么演?

一、“孤独”与“鲜花”:从《镜像红楼》说起

从被“哄台”到万人空巷,“男演员”走了多少艰辛路


实验越剧《镜像红楼》赵志刚饰赵志刚


越剧《何文秀》赵志刚饰何文秀


越剧电视连续剧《沙漠王子》

赵志刚饰罗兰王子 周晓芬饰伊丽公主

二、“挣脱”与“创造”:以《家》为例

寻找“男女合演”的题材与气质,专注演什么与怎么演


越剧《千古情怨》

赵志刚饰纳兰性德 方亚芬饰常梦萦


越剧《家》 赵志刚饰高觉新 单仰萍饰梅芬


越剧《家》赵志刚饰高觉新


越剧《曹植与甄洛》赵志刚饰曹植


交响版越剧电影《红楼梦》

赵志刚饰贾宝玉 方亚芬饰林黛玉

三、“挑战”与“拓展”:从《赵氏孤儿》下手

向更远的边际延展,男演员能否拓宽越剧的表现范畴?


越剧《王子复仇记》赵志刚饰王子


越剧《赵氏孤儿》赵志刚饰程婴


青春越剧《第一次亲密接触》

赵志刚饰痞子蔡

“融合”与“流行”:说说“星·杂剧”系列

为什么不待在舒适区?寻找越剧与时代紧密联系


“星·杂剧”《伪装者》赵志刚饰明楼


“星·杂剧”《永不消逝的电波》赵志刚饰李侠


越剧、话剧混搭版《暗恋桃花源》

赵志刚饰老陶 谢群英饰春花 徐铭饰袁老板

主持人


莫霞/
二级编剧/上海越剧院艺术创作室副主任/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

主要作品:越剧《洞君娶妻》《好八连》《黎明新娘》《霞姑,霞姑》《北地王》(新版),秦腔《攒劲女人》,潮剧《红军阿姆》《辞郎洲》(新版),上党梆子《长江支队》,京剧《赤与敖》,话剧《锦江传奇·董竹君》《索玛花盛开的地方》《沧桑巨变》等。

获奖:获文旅部全国编剧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优秀学员、文旅部优秀剧本扶持工程、田汉戏剧奖、老舍青年戏剧文学奖,多次获中国戏剧节、江苏、浙江、广东、安徽省艺术节和上海市舞台艺术展演优秀剧目奖,江苏省、浙江省、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江苏省文华大奖和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华语戏剧盛典华语青年戏剧作品优秀剧本奖,首届国际戏剧学院奖(编剧奖)最佳青年编剧奖˙提名奖等。多次参演中国越剧艺术节、中国黄梅戏艺术节、中国小剧场戏曲展演、当代小剧场戏曲艺术节、全国优秀小戏小品展演等。多次获国家艺术基金、上海文化发展基金资助。

嘉宾


赵志刚/当代越剧表演艺术家/著名“尹(桂芳)派”小生/中国戏剧梅花奖、文华表演奖获得者

师承“尹(桂芳)”派,有“越剧王子”之称。 文化部优秀专家,浙江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杭州市文联副主席、杭州戏剧家协会主席、赵氏工坊艺术总监。

主要作品:《何文秀》《浪荡子》《沙漠王子》《状元打更》《王子复仇记》《曹植与甄洛》《杨乃武》,交响版越剧《红楼梦》,青春越剧《第一次亲密接触》《家》《千古情怨》《赵氏孤儿》《蝶海情》《山水黄公望》《倩女幽魂》,越剧音乐剧《红色娘子军》,越剧清唱剧《红楼梦》以及话剧·越剧混搭版《新暗恋桃花源》,星·杂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实验越剧《镜像红楼》等剧目。越剧电视连续剧《沙漠王子》《两代怨梦》,电视舞台艺术片实验越剧《屈原·独吟》,越剧舞台艺术电影《红楼梦》(交响版),电影《变脸》《游园惊梦》等。

获奖:曾获第二十一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榜首),第十一届文华表演奖,第九届中国戏剧节优秀表演奖,第二届中国金唱片奖,第二届中日戏剧友谊奖,第三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主角奖,首届中国越剧节十佳演员奖等。



黄静枫/文学博士/艺术学博士后/上海戏剧学院教授/《戏剧艺术》责任编辑

入选上海市“东方英才计划”青年项目,上海市“曙光学者”,中国田汉研究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中国戏剧学史、新中国戏曲史、戏剧批评。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项目、全国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线示范课程、上海市艺术科学规划项目等国家及省部级科研、教学、创作项目多项。在《文艺研究》《文艺理论研究》《光明日报》等期刊报纸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多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主编《民国中国戏曲史著汇编》(全12册)等。

获奖:曾获上海市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二等奖、第八届“王国维戏曲论文奖”一等奖、第三十六届“田汉戏剧奖·理论”一等奖、“中华戏剧学刊青年优秀论文奖”(2017年度、2019年度、2021年度三届)、第二届国际戏剧“学院奖”(理论奖)等。


敬请大家2月20日晚7点半

扫码看直播



线下观众招募

时间:

2月20日 19:30

活动地点:

上海宛平剧院•B1戏曲会客厅

上海市徐汇区中山南二路859号

活动费用:免费参与

活动人数:50人

(温馨提示:名额有限,请勿重复报名)

报名方式: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出品:上海越剧艺术传习所(上海越剧院)

协办:上海宛平剧院

监制:吕祥、张学伟

策划:莫霞、吕祥、钟海清

统筹:张学伟、莫霞、钟海清

本期策划、主持:莫霞

本期嘉宾:赵志刚、黄静枫

渠道推广:豆豆

宣传:豆豆、安树、王媛媛 、上海宛平剧院

摄像:唐宁

摄影:上海宛平剧院

视觉:曹正炜

媒体支持:新浪新闻、大麦戏剧、微博、微博戏剧、宛平剧院、观演之间、上海戏剧、莲盅评戏、大隐书局、中国网·中国演艺

团队支持:上海越剧院青年创作沙龙

上海越剧院二维码

上海宛平剧院二维码



穿梭戏剧艺术的历史空间

徜徉逍遥自得的审美世界

大家一起品评戏

微信ID:lianzhongpingxi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