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静安区2025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大会在区机关大楼举行。区委书记钟晓咏,区委副书记、区长翟磊,市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发改处处长刘芸,市发展改革委二级巡视员、营商处处长卢爱国,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顾云豪,区政协主席丁宝定,区委副书记徐静,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傅俊,区委常委、副区长梅广清,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萧烨璎,副区长龙婉丽,副区长姜坚,区检察院检察长董学华,以及区各委办局、各街道(镇)、功能区、区属国企的主要负责人出席会议。会议由翟磊主持。


钟晓咏指出,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大会部署,一以贯之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取得新进展,更好服务静安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

以持续走在前列为目标

坚定不移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向纵深推进

钟晓咏指出,首先,责任意识要再强化。要通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吸引和集聚更多海内外一流企业,更好传递正能量、唱响光明论。要持续激发企业的内生动力、内在潜力。

其次,对标意识要再强化。要吃透市优化营商环境8.0版行动方案精神实质,找准着力点和突破口,不断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静安是国内外企业高度集聚的区域,要认真对照世界银行B-Ready营商环境评价体系指标,抓紧补齐短板弱项,为上海和全国作出更大贡献。

第三,问题意识要再强化。要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做一次全面梳理,排出补短板的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尽快补齐补好各方面的短板,推动静安营商环境实现再提升。

以提升企业感受为重点

努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

一流营商环境


钟晓咏指出,一是惠企政策要简洁明了、直达高效。政策内容要“用得上”。政策制定时,把企业共性问题及时转化为面上政策,提升政策的“兑现度”和“含金量”。政策发布要“看得懂”。要善于“化繁为简”,善于综合性集成,把“政府文件”变为“政策干货”。政策执行要“拿得到”。要大力推广“免申即享”,推动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加快建设产业政策服务平台,让企业及时享受政策红利。

二是涉企检查要统筹规范、提高质效。要在规范涉企行政检查上下更大功夫,争取更多领域纳入综合监管。要结合实际切实用好“检查码”,持续完善“信用+风险”监管体系,更多推行非接触检查。

三是助企成长要贴心陪伴、注重时效。要实施“陪伴式成长”计划,着眼企业发展壮大所需,在市场开拓、技术升级、企业融资、完善生态等方面给予及时的引导和贴心的帮助,特别是在企业遇到并购、上市等重大问题时,要能够施以援手、解其所忧、帮其所难。要打出国际化名片,形成比较优势。

四是为企服务要点面结合、务实见效。要系统抓,面上对各类企业,提供普惠性公共服务。特别是在政务服务方面,要推出更多“一件事”改革,持续深化“一网通办”建设。要重点抓,点上对各类企业,做实做优“三级三维”服务机制。要坚持亲清统一,光明磊落同企业交往、与企业家交朋友,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

以强化全区协同为关键

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钟晓咏强调,优化营商环境是关系全区发展的大事,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意识,形成共抓共建的工作合力。总牵头单位要上紧发条,研究重大问题,敢于协调推进,加强跟踪督办。各牵头单位要抓方案制订、抓计划实施、抓统筹协调;相关职能单位要主动跨前、积极对接。各街道(镇)、功能区要各展所长、比学赶超,结合各自功能和产业定位,打造百花齐放的营商品牌,推动全区营商环境水平整体提升。要讲好营商服务“静安故事”,分专题、分阶段进行宣传解读。要以营商环境巡礼静安行启动为契机,打响静安营商品牌,让更多企业了解静安、投资静安、扎根静安。要把优化营商环境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敢闯敢试、勇于担当,通过不懈的努力,营造出一流的营商环境。

翟磊对过去一年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进行了点评,就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指出,各单位、各部门、各街镇要迅速传达学习,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确保各项工作不折不扣落实落地,全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形成环境更优、信心更足、活力更强、发展更好的良性循环,推动静安经济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会上,梅广清对今年营商环境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区市场监管局、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南京西路街道、大宁集团分别作交流发言。与会领导为获得2024年静安区营商环境建设优秀案例的单位颁发了证书。会议启动了“赢在静安”营商环境巡礼静安行。


会后,市级“媒体观察员”走进静安,围绕城市更新融合商业发展、基层营商活力激发和产业营商环境建设,实地感受静安打造优质营商环境的经验做法。

记者:陈洁

图片:肖鸣亮

编辑:梁慧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静安官方微信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