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吉米妈
来源丨微信公众号“三个妈妈六个娃”
ID:pkumum
每年流感季爆发,一个人中招,全家都遭殃。
而且天气变化大,随便一点儿风吹草动,即便不是流感,感冒、咳嗽、发烧也是挺熬人。
今年过年期间,老张和吉米去海南。
一不小心两个人轮流发烧,也没太玩好。
我和小张在英国待了10多天,从南到北跑一趟,大风小雨的,特别冷。
倒是完全没事。
仔细想想,我俩也没做什么特殊防护。
非得说点什么,就是吃了一个神奇的东西——
口腔益生菌
ps:写到这儿提前说一句,
今天的文章是 纯唠嗑和科普,口腔益生菌这段时间一直全网断货,我们也在等库存,需要的妈妈也只能先等等,有货我们第一时间通知大家。
口腔益生菌能预防流感?
去年到时候,我第一次听说的反应,也觉得不可能。
发现它的时候,是国外回来的同学看见我嗓子上火随手扔给我的。
吃了两天嗓子是不疼了,嘴里的白点点也消下去了。
听说它还对什么鼻yan、咽yan、扁桃体yan、牙周yan、腺样体肥大有用,我就已经觉得神了。
后来知道它还能对流感病毒有作用,可以预防和缓解呼吸道感染,甚至能预防“新冠”的时候。
我的反应是:太夸张了,怎么可能!
和团队小伙伴说完,大家也有点不信邪,直接来了一轮“全员测试”。
没想到现实就是,原来它真行。
口腔白点点反复好不了的小伙伴,吃了第三天就完全痊愈了。
过年全家都被传染流感,唯独小助理生龙活虎。
有鼻yan的小伙伴,尝试了一礼拜,晚上终于能通着气儿睡觉了。
有牙龈问题的,每天含一片,牙齿也不流血了。
嗓子疼的不疼了···
说到这里,我还是觉得有点离谱,我自己本身长期在吃益生菌,但这么“悬乎”的口腔益生菌,还真让我跪了。
所以我开始一边做功课,一边又招募了20个妈妈一起去体验。
这几天报名的妈妈,会陆续收到,期待大家的真实反馈。
今天主要和大家聊聊,我做功课的结果,一起看看同样是益生菌,它凭什么能搞定其他益生菌搞不定的事?神奇之处在哪里?
到底是不是智商税,这就来和大家仔细扒一扒。
口腔益生菌的来龙去脉
一个教授和他发现的两个菌株
我自己吃益生菌很多年,里面的门道了解过不少,但口腔益生菌仍然是很多人的盲区。
一般我们说得最多的就是益生菌对肠道菌群的平衡,通过肠道去缓解一些身体的症状。
但事实上,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菌群,住着无数的细菌和其他微生物,这些细菌和微生物寄生在身体的各个部位,共同维持着身体的免疫系统。
其中作为身体的第一道防线,口腔和上呼吸道的细菌数量,占了人体总细菌数量的1/3。
口腔里的细菌也是通过有益菌和有害菌的平衡来维持健康,如果正常的菌群被破坏,菌群失调就可能导致细菌感染,免疫系统受到破坏。
牙周yan、咽yan等口腔yan症,包括口臭、龋齿的问题,也都是这么来的。
《益生菌对口腔健康的益处:文献系统综述》
因为口腔太容易接触到有害菌,当有益菌数量下降,反应到身体上就经常会发生上火,发yan。
口腔健康,还会影响整个身体的健康,常说的病从口入,就是有害菌从口腔和上呼吸道进入身体,像鼻yan、咽yan、上呼吸道感染都是因为第一道防线没守住。
而且牙周病竟然还可能引起阿尔兹海默症!研究发现,重度牙周疾病与认知能力下降之间存在正相关系,并在牙周yan患者牙龈组织中发现阿尔茨海默病的脑内老年斑成分。
如果口腔里有足够的有益菌,它们就会通过和有害菌抢地盘、争营养、分泌抗菌素、免疫激活几个方面去保证口腔的健康。
但是以前人们没有意识到益生菌的强大,当发现细菌感染的时候,一般都会用抗生素去解决,比如青霉素。
抗生素可以无差别猎杀所有细菌和微生物,但同时也会带来许多的副作用,以及让没消灭的细菌进一步升级,现在很多国外地区其实都不提倡滥用抗生素。
后来一个教授和他发现的两枚口腔益生菌K12和M18的出现,通过以菌治菌,菌群自治的理念,完美利用人体需求解决了问题。
塔格教授是世界公认的“口腔益生菌之父”,但在他12岁的时候,他感染了化脓性链球菌性咽喉yan,并转变为急性风湿热病。
生病之后,整整10年,他每天必须要服用青霉素来抵抗病痛,因为长期服用,身上的汗液和小便都会流出大量青霉素,自己也像个“大细菌”一样,遭到同龄人排斥。
成年之后,上大学的塔格选择了学习微生物学,下定决心要找到可以取代抗生素的治疗方法。
在几个贵人导师的帮助和指引下,他坚定的认为细菌不应该被消灭,而是被理解,终于在无数次实验研究,和对儿童唾液微生物分析下,找到了世界上第一株真正安全、有效的先进口腔益生菌,就是K12。
有这个菌群的孩子,几乎不会感染口腔和呼吸道的yan症,K12在母乳中也存在,在哺乳的过程里,婴儿在舌苔上快速繁殖形成口腔菌群,所以不像其他抗生素,它是完全安全、无毒、无害的。
当塔格教授把K12公布于世之后,很多微生物学家和科学家都进行了临床试验。
发现K12益生菌还对其他很多口腔和呼吸道感染的病毒有抑制作用,在耳鼻喉健康问题甚至肺部感染中的广泛效果以及安全性。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口腔益生菌能解决那么多口腔问题和上呼吸道问题,对付口臭、口腔白点点、鼻咽yan,还能有效预防流感病毒的侵入。
在发现K12时隔27年之后,塔格教授又发现了一枚人体口腔内自然存在的专利菌株M18。
和K12不一样的是,它对引起龋齿的有害菌能明显抑制,所以针对牙齿健康问题 ,比如抑制龋齿、牙结石、牙菌斑的细菌生长繁殖,并改善牙龈和牙周yan症。
两个口腔有益菌株,都相当于是对细菌的靶向攻击,直接排除病原菌群、定殖于口腔、作用于口腔黏膜上皮细胞增强免疫力,以及调节口腔微生物组来实现效果。
对于我们来说这两个菌株的出现,可能还是陌生阶段,但在医学界里就像打开了新的大门。
很多医学大拿和科学家,在全国都进行了实验和研究,随便就能搜到上百篇重量级的科学论文,以及临床的实验。
华西医院关于口腔黏膜yan人体临床实验
所以口腔益生菌的出现,还真不是我们以为的智商税,而是经过几十年实验研究,塔格教授分离了2000多枚细菌,才发现的既能平衡菌群,消灭细菌还对人体健康完全无害,安全有效的菌株。
K12:和口腔yan症做斗争
M18:守护牙齿和牙龈健康
既然是益生菌,首先K12和M18一定是安全健康的,不会像抗生素给身体留下什么副作用,换句话说,即便你不补,身体里也存在(患病的可能没有),但口腔里含量越多,人体就会越健康。
而且益生菌不会存在说补过量的情况,益生菌的目的是保持菌群平衡,有益菌的数量增加,有害菌的数量就会减少,而益生菌不会打破微生物平衡。
但我们在生活中,吸入细菌的数量是持续的,所以益生菌也要持续去补充,所以不管是肠道益生菌还是口腔益生菌,想三五天就改善也不现实。
当然口腔益生菌的作用时效性还是很强的,比如口腔白点点两三天就能好差不多,嗓子不舒服,也能很快缓解,但如果长期的保养,至少得坚持个半年。
K12:专利呼吸道益生菌菌种
K12对引起口腔yan症的9种有害菌都有定向杀伤力,且对其他微生物和人体细胞没有伤害。
K12可以释放出两种抗生素A和B,抗生素A像子弹一样射穿细菌细胞质膜形成穿孔来攻击细菌。
抗生素B通过干扰细胞壁生物合成,破坏有害细菌细胞完整性,像溶解它对外壳一样,使其丧失分裂繁殖能力。
通过两种抗生素的配合,达到了预防和治疗鼻yan、咽yan、中耳yan等yan症的效果。
而且K12超过20年的临床试验证据沉淀,共计70多项研究证明K12可以抑制与各种口腔&上呼吸道问题相关的病原体,甚至可以预防COVID-19新冠呼吸道感染。
就像前面写到的那样,K12还能协助维持免疫系统正常运转,对于yan症引起的口臭、口腔白点点也有治疗和改善作用。
M18:专利口腔益生菌菌株
K12对可以引起口腔yan症的9种有害菌都有杀伤力,而M18对yan症的作用虽然没有K12那么强,但是对引起龋齿的有害菌有异常明显的抑制作用。
M18能够产生四种物质:产生抗菌素M,对变异链球菌有异常强烈的抑制作用,针对的正是龋齿的元凶。
同时还可产生脲酶和葡聚糖酶两种物质,这些物质在分解唾液尿素的过程中会释放PH值碱性的胺,从而中和变异链球菌分解糖分后释放的酸,避免其对牙齿的侵蚀这些物质会释放碱性胺,从而中和变异链变异链球菌产生脲酶和葡聚糖酶球菌吸收糖分后产生的酸,避免其侵蚀牙釉质。
同时M18可以产生和K12一样的抗菌素A,靶向攻击导致牙龈和牙周yan症的有害菌。
通过这些原理作用,可以从根本上去减少牙菌斑、牙结石和龋齿的细菌,同时缓解牙齿的yan症,对牙龈牙周消yan。
现在很多孩子都有龋齿。
全国第四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我国5岁组儿童患龋病高达71.9%、12岁组儿童患龋病为38.5%,平均每个人有4.24颗蛀牙。
当然,平时家人爱抽烟的、爱喝茶的、爱喝碳酸饮料的,都很适合吃这个。
前面也说过,牙周病可能还会引起老年痴呆,所以提前关注牙齿健康问题,其实比我们想象的还要重要很多。
我自己在做功课的时候,也像读论文一样头大,但其实真正搞清楚原理之后,就觉得很好理解了。
当然说到最后,其实最重要的问题是现在口腔益生菌还在全网缺货的状态,因为它是从国外进口来的,每次刚进来库存就全部被抢光。
但大家也可以再等等,换季手里握着口腔益生菌就是换季时期的“硬通货”,别怕晚。
今天的文章看起来有点硬核,简单点说,其实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大的菌群,体内有菌群,脸上有菌群,口腔也有菌群。
而且是含菌量最多的地方。
口腔益生菌针对性解决的,其实通俗说就是bing从口入的问题。
最近是开学季,又赶上了春天换季,感冒发烧很难避免。普通感冒、流感都有可能是走嗓子、导致呼吸道问题。得了感冒,孩子本身不爱吃青菜,口腔就会起泡,长白点点。
老人也会因为口腔菌群的失衡,导致嗓子,牙齿的问题出现。
所以不管是成人、孩子、还是老人,流感季需要特别去保护口腔的菌群。
调理口腔菌群是一件需要长期坚持的事,因为细菌是时刻都存在且变化的,口腔菌群守护好了,相当于给疾bing从第一道防线上就关上了门。
以前大家可能对这个概念还有点陌生,现在了解之后,真的要重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