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智驾时代加速到来,多家车企轮番出牌。

作者 | 王瑞昊

编辑 | 李雨晨

最近,全民智驾之风愈演愈烈,行业对此展开激烈讨论,甚至引来余承东魏建军等重量级车圈大佬下场参与讨论,纷纷发表不同的观点。

让余承东、魏建军等大佬按耐不住性子的,是多家车企围绕智驾普及开始轮番出牌。

2月9日,长安汽车宣布其智能化战略升级为“北斗天枢2.0 计划”。作为该计划的先行者,深蓝汽车发布的“DEEPAL AD Pro”高阶智驾系统首次搭载到 10 万级车型上。长安汽车将 2025 年视为智驾元年,表示要与行业同行一起推动智驾普及。

比亚迪将全民智驾之风推向高潮。

2月10日,比亚迪举办智能化战略发布会,宣布旗下所有车型将标配高阶智驾系统,这一举动震惊行业。行业之所以为之一震,一是因为比亚迪首次将高阶智驾系统普及到10万元以下车型,这一配置此前只搭载在15万以上车型;二是比亚迪宣布为旗下所有车型标配高阶智驾,单一个“天神之眼C”高阶智驾就一次性上车21款车型。结合比亚迪今后每年超400万辆的年销量规模,全民智驾,或将由此从此前的愿景变成今后的现实。


1

大佬争论不休

华为车BU董事长余承东和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等多位车圈一把手对全民智驾提出不同看法。余承东表示,“凑合能用与好用并安全,是完全不同的境界”,强调智能驾驶技术应注重实际体验和安全性。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则指出,“智能驾驶不是一场秀”,强调智能驾驶需要注重实践,关乎用户体验与安全,要契合高频出行场景。

余承东和魏建军的发言,强调了智能驾驶技术在安全性和用户体验方面的重要性,提醒行业在追求技术普及的同时,不能忽视实际应用中的安全和可靠性。

这场关于智能驾驶普及与安全性的讨论,反映了目前行业对智驾趋势的相关认知并不统一。但这也意味着,全民智驾,毫无疑问会成为今年汽车市场的主旋律。随着比亚迪和长安拉开奔向全民智驾时代的序幕,众多车企围绕全民智驾的动作将会接踵而至。

这一趋势,无疑会加速全民智驾时代的到来。

值得一提的是,不论是深蓝的“DEEPAL AD Pro”高阶智驾系统,还是比亚迪的“天神之眼C”,它们的智驾计算方案提供方均有地平线的名字。

作为专注于提供智能驾驶解决方案的智驾科技公司,地平线将在推动“全民智驾”时代的进程中扮演关键角色。近期,地平线创始人兼CEO余凯发出重要预测,余凯表示,2025年将是智能驾驶的关键拐点,3年时间行业大局可定。同时,余凯强调,地平线的目标是在未来3年内实现“脱手开”(handsoff),5年内实现“闭眼开”(eyesoff),10年内实现“随心开”(mindsoff),逐步推动智能驾驶技术的普及。


在技术创新方面,地平线推出了Horizon SuperDrive™(HSD)全场景智能驾驶解决方案,近期首发了三大高阶智驾能力,包括融合倒车能力的城市NOA、支持漫游模式的城区NOA,以及自主规避拥堵的城区NOA。这些技术的即将量产,展示了地平线在应对复杂交通场景方面的能力,为智能驾驶的普及奠定了基础。


地平线SuperDrive在上海城区复杂交通环境通行

同时,地平线最新一代征程6系列车载智能计算方案已获得超过20家车企及品牌的平台化定点。作为地平线的拳头产品,征程6系列覆盖全阶智能驾驶应用场景,拥有统一的硬件架构、工具链和软件栈。对于产品阵容丰富、需覆盖多价格区间的车企来说,征程6有效平衡了效率与成本。据悉,自2025年起,征程6将助力超过100款车型搭载中高阶智能驾驶功能上市。

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场景的拓展,智能驾驶或许有望在未来几年内实现从“可用”到“好用”,再到“人人爱用”的跨越。

2

将好用的智驾,变成人人可享

比亚迪的“全民智驾”战略之所以引发争议,主要是因为比亚迪只为平价车配置了高速NOA,而没有城区NOA。但殊不知,目前中国多数消费者连很多大佬口中的“最基础”的高速NOA也体验不到。根据盖世汽车研究院的统计,2024年前10个月,国内市场高速NOA渗透率为7.1%,城市NOA渗透率仅为1.3%。比亚迪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也表示,2024年国内新车市场中,只有不到10%拥有高阶智驾,而大多数消费者根本没有机会接触到智驾。

而要实现大多数消费者有机会接触到高阶智驾的目标,就要将高阶智驾普及到平价车型上。因为大多数消费者只能买得起平价车。根据乘联会统计,2024年国内乘用车零售价格在15万以下的新车占比超过50%,其中10-15万元区间的占比最多,达33%。因此,想要让高阶智驾触及大多数消费者,就要在大多数人在买的15万元以下车型上进行普及。

正如一名行业人士所说,“先让大多数人体验到高速NOA再说吧。”

从这一点来看,比亚迪的“全民智驾”战略并不是一场秀,就连7.88万元的A0级纯电小车海鸥都配置了拥有高速NOA的高阶智驾,比亚迪要普及智驾的决心可见一斑。

需要指出的是,比亚迪能在短时间内就将“全民智驾”战略落地,离不开背后合作伙伴强有力的支持。尤其是作为高阶智驾的核心——以智驾芯片为主的底座计算平台,得到了来自地平线的全力支持。

比亚迪和地平线的合作由来已久,合作根基牢靠,并且已达成技术默契。据悉,比亚迪与地平线在2021年就达成了战略合作。截止目前,地平线征程系列已经在百万台比亚迪汽车上搭载。在2024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核心供应商大会上,地平线获得“最佳合作伙伴奖”,是唯一获得该奖项的智能驾驶方案供应商。

据了解,随着本次比亚迪天神之眼C首发量产地平线征程6,今后征程6系列还将搭载至更多比亚迪新车型。


比亚迪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出席地平线发布会宣布征程6系列合作

比亚迪天神之眼+地平线征程6的组合,毫无疑问会让高阶智驾“飞入寻常百姓家”。正如余凯所说,“正如地平线这个名字一样,接地气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基因,我们在向高而行的同时,始终没有忘记要脚踏实地,用务实健康的商业模式来落地,更广泛地联合车企、合作伙伴,让智驾创新生态繁荣生长、让更多消费者能够体验智能驾驶技术带来的美好生活。”

如果说DeepSeek用科技平权的理念,将AI人工智能技术带到了每个普通人的工作生活中,那么比亚迪和地平线则同样秉持科技平权的原则,联手将好用的高阶智驾,变成人人可享。

3

地平线将迎来属于自己的时代

比亚迪联手地平线打响2025“智驾平权”第一枪,无疑会深刻改变现在的智驾格局。智驾新格局的核心将从此前的技术尝鲜转变为今后的规模比拼。这对于从2019年就开始扎扎实实趴在地上搞量产的地平线来说,无疑是利好。

比亚迪去年销售了超过420万辆新能源车,销量的90%以上来自王朝网和海洋网车型。而地平线征程6系列首发上车的主力车型正是10~20万价位段的王朝、海洋系列车型。可以想象,如果比亚迪的销量在2025年进一步上涨,那么作为其智驾系统的核心合作伙伴,地平线也将会凭此实现商业化的“飞跃”。

这是地平线长期以来坚持量产的结果。

地平线是中国实现最大规模量产的智驾供应商,其智驾方案出货量在2024年突破了700万套。在2024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智驾计算方案市场,地平线凭借低、中、高全阶计算方案的产品布局以33.97%的市场份额稳居市场第一,相比2024年上半年提升5.32个百分点。而在2025年,地平线将迎来1000万的量产大关。

此外,地平线在与比亚迪合作的同时,还与奇瑞、大众、吉利、上汽、广汽、理想等全球超40家合作车企及品牌达成合作,中国前十大车企均为地平线的合作车企。同时,据余凯透露,地平线自研的高阶智驾系统SuperDrive已经实现了全国泛化,即将在今年第三季度正式上车量产。


需要指出的是,地平线之所以能成为中国前十大车企的一致选择,核心原因在于地平线不单单是一家芯片公司,而是以To C的思维,致力于成为一家以人为中心的中国领先的智驾方案提供商。

这一定位,让地平线在设计和研发产品时,首先考虑的是广大的C端消费者。正如余凯所说,“我觉得比‘懂车’来说,我更希望地平线‘懂人’。我们的产品要让人觉得丝丝入滑,每一刻都有体验感,觉得这个产品是为你而做的。”

正因为如此,地平线的智驾产品格外注重体验感和安全性。正如地平线副总裁兼首席架构师苏箐所说的一样,“地平线的目标,是让智能驾驶不再仅仅只是一个新鲜的玩具,而是成为真正能够帮助人、安全性能够提升100倍,解决真正的问题的好产品。”

毫无疑问,全民智驾时代的加速到来,也意味着属于地平线的时代来了。

离开Waymo的日子

鹏行往事:一个智驾巨人的机器人反思录

小马智行:天才理想国的高光、低潮与第一原则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