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两年,汽车圈已经习惯以“价格战”作为开年大戏,比亚迪就曾先后凭借“998”冠军版和“798”荣耀版搅动汽车市场,而2025年的车市开年大戏,则由智驾打响。2月9日,长安汽车发布“北斗天枢2.0”计划,宣布在10万元级别的产品上将搭载激光雷达。

2月10日,比亚迪举办智能化战略发布会,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现场宣布,比亚迪将全系搭载“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比亚迪发布了三套天神之眼智驾方案,分别是天神之眼A高阶智驾三激光版(DiPilot 600),主搭仰望品牌;天神之眼B高阶智驾激光版(DiPilot 300),主搭腾势参数图片)品牌和比亚迪品牌;天神之眼C高阶智驾三目版(DiPilot 100),主搭比亚迪品牌。

在此次发布会上,比亚迪也着重介绍了承担这个重任的天神之眼C,这也是海鸥、秦系列、宋家族等比亚迪主销车型搭载的智驾系统。其中,搭载该系统的最佳车型是海鸥,售价7.88万元。


当然,就行业中来看,宝骏其实第一个将高阶智驾带入10万元以内的品牌。2024年4月,宝骏悦也Plus上市,成为全球首款搭载城市记忆领航辅助功能的车型,同时将高快领航功能下放至10万元级别;2024年9月,宝骏云海上市并全系标配高阶智驾,实现端到端模型在10万元级别车型的首次量产落地。但是,由于自身声量不大,市场影响力没有达到,宝骏的这次破冰之举,在市场中的涟漪不大。

而就比亚迪的体量而言,其超过400万辆的年销量使得一举一动都会在市场中掀起大风浪。在这之前,行业通常将20万元作为智驾普及的分水岭,20万以内搭载高阶智驾的车型极少,售价最低的是同为15.58万的小鹏MONA M03和埃安RT。而从现在开始,情况已经快速在改变了。

01

车企中,谁受到冲击最大?

在具体能够实现的智驾功能上,比亚迪对“高阶”智驾的定义和其他厂家有所不同,外界对高阶的含义理解也是随着技术进步而动态变化的,目前包括华为乾崑在内的厂家通常提到的高阶智驾为全场景,至少能够实现无图模式下的高速领航+城区领航+智能泊车。但是,随着众多车企的L3已经开始测试,这在今年会很快改变。


而比亚迪的高阶是如何的呢?首先,据公开消息天神之眼C目前可实现千公里零接管的高快领航、代客泊车以及遥控泊车,无法实现城区领航。不过,比亚迪为其开发了城市记忆领航功能,类似AI代驾,系统可以实现A点到B点记忆,学习车主上下班的路线规划,在今年年底前面向天神之眼C车型OTA推送。所以目前也只有高速和快速路的NOA功能,但是具体能力如何还有待检验。目前一些合资车在使用国内配套商提供的方案后也可以实现高速NOA的能力,只是价格稍微贵一点。

技术层面,将蔚小理+华为与比亚迪的纯视觉智驾方案进行对比后,能够看出除了小鹏以双Orin-X芯片实现了完整意义上的全场景高阶智驾外,其他几家现阶段的智驾水平相当,都停留在高速NOA+自动泊车层面。从账面数据来看,比亚迪天神之眼方案的技术称不上领先,但同价位来看也不落后,而这正是关键所在。


将这种能力的智驾配置搭配到了10万元以内车型,并且在增加了摄像头等传感器的基础上依然保持价格不变,也是此次比亚迪智驾产品落地带给行业的最大震撼。价格攻势之下,用户过往对于“智驾=高价”的固有认知被打破,购买决策也将受到影响,尤其是对于20万以内的主流市场,更是如此。好用与否有待实测检验,但是至少对用户来说,他们知道了今后高阶智驾也能“便宜大碗”。

此前小鹏MONA曾凭“15万级高阶智驾”的标签,收获了M03的热销,现在,比亚迪将有大批主流车型加入智驾之争,一些新势力品牌的先发优势将被稀释。以搭载了天神之眼C的2025款比亚迪秦PLUS为例,不到13万的价格,同价位竞品几乎没有任何智驾功能;而和同样搭载高阶智驾的小鹏MONA M03 MAX版和埃安RT激光雷达版相比,秦PLUS智驾版少了城区NOA,价格也低了2.6万,对于那些预算有限又想尝鲜的用户来说,天神之眼C拉低了智驾门槛。


有网友在微博上表示,比亚迪发布会后小鹏MONA车主群讨论热烈,“14万的M03没高阶,8万的新能源一哥有高阶,虽然没有双Orin X,但是代客泊车都有了。”

受到影响的不止是小鹏MONA,在比亚迪王朝网和海洋网智驾上车并保持价格不变后,很多自主品牌都需要重新思考20万以下的车型定价策略。就在比亚迪发布会前一天,深蓝刚推出了包含自研DEEPAL AD PRO和华为乾崑智驾在内的三套智驾方案,其中搭载DEEPAL AD PRO智驾版的S07起售价16.99万,仅支持高速NOA,而同级的比亚迪宋L DM2025款全系支持高速NOA+自动泊车。


消费者的预期已经被重塑,当入门级用户也开始关注智驾功能,对主攻20万以下市场的品牌来说,下一步是迅速补上智驾短板,还是继续降价求生?哪一条路都是对成本的巨大考验,而成本向来是比亚迪的强项。

纯视觉智驾系统包括域控制器、超声波雷达、毫米波雷达以及多个摄像头,有券商调研纪要显示,比亚迪天神之眼C的智驾域控制器成本大概为3000元,加上传感器后整体硬件成本不到5000元。而按照2024款非智驾版海鸥次低配7.58万的售价和2025款智驾版次低配7.88万的售价粗略估算,天神之眼C的成本增加在3000元左右。综合来看,这套方案的硬件成本在3000-5000元之间,并且会随着规模扩大而继续下探。

相比之下,为了实现更高阶的功能,小鹏的纯视觉方案采用双Orin-X芯片,而天神之眼选择了更便宜的Orin-N,按照批量采购价估算,双Orin-X芯片价格约5600元人民币,Orin-N不到800元人民币,芯片上的成本差距就有7倍。

2024年,比亚迪卖出了427万辆车,如此庞大的规模意味着在毫米波雷达、域控制器等核心零部件采购成本上拥有更高的议价权,有传闻称比亚迪今年一年就给英伟达下了400万片的智驾芯片大单,实际数量有待考证,但对于同样采用Orin方案的其他车企来说,报价和成本差异巨大是铁定的。

同时,比亚迪还有另一大杀器——垂直整合,在发布会现场的展出样品中,已经能够看到天神之眼C的前视三目800万像素摄像头中至少有一个明确刻着比亚迪logo,传感器的自产自销,意味着更大的降本空间。这对于其他车企来说,这其实是价格战的另一方面:成本比拼。

02

行业冲击其实也还好

对于整个行业来说,比亚迪天神之眼C系统成本处于什么地位呢?一套支持城市NOA 功能的高阶智驾系统典型配置包括: 1 个智驾域控制器(包含 2 颗 OrinX 芯片);1 颗激光雷达、3颗毫米波雷达、11 颗高精度摄像头(2 颗前视摄像头(8MP)、4 颗周视摄像头(3MP)、4 颗环视摄像头(3MP),1 颗后视摄像头(2MP));12 颗超声波传感器。

根据国金证券统计,目前高阶智能驾驶套件中,以传感器和域控制器为核心,单一价值量最大的为激光雷达、智驾域控制器两大部件,两者成本都在快速下行。速腾聚创ADAS 激光雷达产品示例,2020/2021/2022/2023/24H1 销售均价分别为22.5/10/4.3/3.2/2.6 千元。新一代激光雷达成本约1300元-1400 元。

而基于2024 年成本分析,一套典型的高阶智驾系统成本,当前系统硬件总成本约为 16950-23300 元。若采用第三方软件方案,还需要增加 1000-2000 的软件授权成本。预计 2025 年高阶智驾系统硬件成本约为 11865 元-16310 元间。若采用第三方软件方案,还需要增加 700-1400 的软件授权成本。


国金证券认为,以合理范围计算,智驾系统成本占整车BOM 成本为 5%-8%之间,因此,售价为 20 万的车型,高阶智驾系统的总成本应控制在 9000元以下较为合理。在这个价格上,高阶智驾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普及。当然,如果剔除了激光雷达等硬件,采用纯视觉方案,成本会进一步降低。

目前大疆车载、智驾大陆等海内外厂商均推出适配10-20 万车型的智驾解决方案。以高速 NOA 功能为例,由于技术成熟、复杂度低,已由技术驱动转向成本驱动发展。可以通过自研芯片、硬件减配、算法优化等途径实现降本。例如大疆车载的7V+100TOPS配置方案成本仅 7000 元,可实现无图城市领航能力,目前落地车型集中在20 万元以下;高阶智能驾驶的入门标准线 7V+32TOPS 配置最低可服务 8万元车型中。


目前,“7V+32TOPS”的方案已在云朵灵犀版、iCAR03、悦也 Plus 等车型上实现落地。所以,整体来看,比亚迪的冲击其实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大。毕竟比亚迪搭载天神之眼C最低价格的产品也还是要7.88万元。并且在能力上目前只有高速领航,而大疆在去年的产品上就已经配置了城市记忆领航功能——该功能比亚迪在今年下半年才会升级。

而华为则推出纯视觉解决方案ADS SE,搭载在深蓝 L07、深蓝S07 等 10-20 万元车型上。大陆与地平线的合资公司智驾大陆也推出了面向国内市场的视觉解决方案“繁星 Astra”,成本 6000 元左右,目标搭载车型价格区间在 10-20 万元。

当然,这都是去年的成本,今年还可以降低。对于比亚迪的进攻,其实大部分车企也可以招架。当然,至于部分智驾初创公司,由于在规模上不大,成本控制能力远低于大厂,所以后续所面临的价格冲击会很大。

03

“高阶智驾”需谨慎使用

比亚迪的加入,意味着智驾市场下一步不仅要在“端到端”等前沿技术领域开卷,还要继续卷智驾成本,对于智能化表现处于弱势的品牌来说,生存空间会进一步被挤压,成本跟不上的企业,将面临被市场淘汰,而目前处于领跑地位的第一梯队,也将迎来竞争格局的重塑。

一些品牌的应对策略是继续向上卷,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在微博上发文称,对于智驾时代加速到来感到欣喜,同时透露今年年中小鹏将推出全面超过特斯拉FSDV13能力的V6全新大版,实现准L3能力高阶自驾,年底推出真L3级别软件和硬件冗余能力的自动驾驶。


零跑则在比亚迪发布会同一天,官宣3月10日开启零跑B10预售,该车型将成为15万内首搭激光雷达、实现城区智驾车型。

当然,也有品牌对于比亚迪的智驾平权落地效果持怀疑态度,比亚迪发布会隔天,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在社交媒体表态,“智能驾驶,凑合能用与好用并安全,是完全不同的境界”,似乎意有所指。余承东还表示,不应该模糊高阶智驾的定义,这对于使用者来说其实风险会很大。


而谈及智驾,长城的高层们也集体表态。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发布了一则关于智驾的微博。魏建军表示,智能驾驶不是一场秀,实践出真知。他表示,真正的智能驾驶技术关乎到每一个用户和家庭的出行体验和安全,应该满足用户高频的出行场景,要“追求极致的用户体验和极致的安全”。

长城CGO李瑞峰和哈弗总经理赵永坡则强调,智能驾驶不是儿戏,说到和做到是两回事,期货和现货也是两个概念。不过有一点可以确认,“智驾平权”的大趋势不可逆,低成本智驾+规模化量产将重新定义20万以下市场的竞争规则,而能够以更低价格获得更高智能化体验的消费者,将成为最大受益者。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