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2025年2月,美国政府突然解密了一批关于肯尼迪遇刺案的机密档案。

新公开的录像显示,这场震惊世界的刺杀背后另有主谋——总统的专职司机杰克·萨尔瓦多。

就在全球为这个发现震惊之际,香港玄学大师李居明却指出,肯尼迪的死亡早已被命理预示,这位司机不过是天命的执行者。



01

2025年2月13日,华盛顿特区的清晨,白宫新闻发布厅内人头攒动,记者们翘首以待。这个注定载入史册的时刻,将永远改变人们对历史的认知。

总统庄重地在镜头前展示了一份意义重大的行政命令,宣布解密一批关于肯尼迪遇刺案的机密档案。

这些尘封多年的文件中,有已经发黄的纸张、褪色的照片,还有一些模糊的录像带。它们共同编织出一个令人窒息的真相。

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段此前从未公开的16毫米黑白录像。这段影像虽然有些模糊,却清晰地记录下了那个改变美国历史进程的致命瞬间。

影像显示,在总统座驾经过达拉斯街头时,除了官方通报中提到的狙击手李·哈维·奥斯瓦尔德外,还有一个更加关键的人物——总统的专职司机杰克·萨尔瓦多。

FBI退休调查专家托马斯·威尔逊仔细研究了这段影像。他的双手微微颤抖,面色凝重地说:

「这完全颠覆了我们对这起刺杀案的所有认知。」

「萨尔瓦多的每一个动作,都经过精心设计。在枪声响起前的3.6秒,他就开始减速。」

「更令人震惊的是,他在关键时刻做出了一个隐蔽的手势,这在专业上被称为'触发信号'。」

国家档案馆的专家们通过现代技术对录像进行修复和分析后发现,萨尔瓦多不仅控制着车速,还精确地配合着狙击手的行动。这意味着,这位看似普通的司机,极可能是整个刺杀行动的核心协调者。

这个发现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轩然大波。各国媒体竞相报道,政治评论家们展开激烈讨论,社交媒体更是沸腾了。



02

时光倒回1963年11月22日,达拉斯笼罩在一片温暖的秋日阳光中。

街道两旁早已挤满了期待的民众,他们举着相机,期待一睹总统风采。孩子们骑在父亲的肩膀上,女士们戴着优雅的帽子,空气中弥漫着节日般的欢乐气氛。

约翰·F·肯尼迪总统和夫人杰奎琳乘坐的林肯敞篷车缓缓驶来。总统面带微笑,不时向两旁热情的民众挥手致意。他看起来神采奕奕,浑然不知这将是自己最后的公开露面。

当时的美国,正处在一个充满希望与挑战的特殊时期。冷战的阴影笼罩着整个西方世界,民权运动风起云涌,科技革新大潮正在兴起。

肯尼迪,这位1917年出生于马萨诸塞州布鲁克莱恩的政治家,凭借其卓越的能力和远见卓识,在43岁时就成为了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他英俊潇洒的外表,加上充满感染力的演讲风格,让他赢得了前所未有的民众支持。

他的新政策充满魄力:推动民权立法,扩大社会福利,启动"登月计划",在古巴导弹危机中展现出高超的危机处理能力。这些举措让他在国际社会赢得了极高的声誉。

然而,这些改革也让他逐渐成为某些势力眼中的"威胁"。军工复合体对他的和平外交政策极为不满,华尔街对他的经济改革也持反对态度,就连中情局内部也对他的决策多有微词。

一位知情人士透露:

「总统的很多政策都触及了既得利益集团的核心利益。」

「特别是他处理古巴危机的方式,让五角大楼的鹰派们感到极度不满。」

当枪声在迪利广场上空响起的那一刻,不仅打碎了肯尼迪的生命,也粉碎了一个时代的理想。



03

就在全球为新档案的内容震惊之际,一位意想不到的观点引起了广泛关注。香港著名玄学大师李居明,对这起轰动世界的刺杀案提出了独特见解。

在香港电视台的一场特别访谈中,李居明身着素色唐装,神色凝重地说:

「表面的政治纷争,只是这个谜题的冰山一角。」

主持人追问原因,他缓缓道:

「肯尼迪的命运,与更深层的力量博弈密不可分。」

「他的出生八字显示,他命中带有变革之星,注定会在人生的关键时刻面临重大挑战。」

一位资深记者不解地问:「您的意思是说,这起刺杀案背后还有更深层的原因?」

李居明的目光中闪过一丝复杂:

「从玄学的角度来看,民主党和共和党的较量,实际上是一场关乎美国国运的命数之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