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时间轴

杨靖宇生平活动大事年表

杨靖宇同志是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的缔造者、指挥者之一。为纪念杨靖宇同志诞辰120周年、殉国85周年,缅怀他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英勇奋斗的光辉业绩,今天我们以生平活动大事年表的形式,真实地记述杨靖宇同志光辉战斗的一生。


1905年2月13日生于河南省确山县(今驻马店市驿城区)李湾村,起名“顺清”。

1910年,父马锡龄病逝。

1912年,入李湾村私塾读书,刘景臣先生为他起学名“尚德”,字“驥生”。

1920年,考入确山县立高等小学,参加抵制日货活动。

1922年,与杨桥村农家姑娘郭莲结婚。

1923年8月,考入开封的河南省立第一工业学校。在校学习期间,参加北京大学成立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1925年6月至7月,参加开封声援上海五卅爱国运动斗争。

1926年秋,经张耀昶、姚建宇介绍,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27年2月15日,在确山县农民协会成立大会上,被推选为执行委员会委员长。

1927年4月4日,领导确山农民武装暴动,建立确山县临时治安委员会。

192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11月1日,领导刘店秋收暴动,任确山县农民革命军总指挥。

1927年12月2日,在汝南王楼战斗中腿部负伤。

1928年,腿伤痊愈后,先后任中共豫南特委委员、信阳县委书记,改名张贯一。1929年先后在永城、洛阳、开封等地从事地下秘密工作。期间,曾三次被捕。

1929年6月,被党组织派往上海,参加中共中央举办的干部培训班。培训班结束后,在全国总工会工作。

1929年7月,受中共中央派遣赴东北工作。中共满洲省委派其任中共抚顺特支书记。

1929年8月30日,在抚顺欢乐园福合客栈被日本警察署巡警逮捕入狱。

1930年2月,被辽宁省高等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零六个月。关押在奉天第一监狱,组织难友开展斗争。

1931年4月,刑满出狱,三天后又被敌人逮捕。

1931年11月,经组织营救出狱。任全满反日总会党团书记兼中共哈尔滨市道外区委书记。

1932年春,任中共哈尔滨市委书记。

1932年11月,以中共满洲省委特派员的身份到磐石、海龙巡视工作。整顿中共磐石中心县委,改编磐石工农反日义勇军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

1932年12月,到吉(林)海(龙)铁路沿线和海龙县巡视工作。1933年1月,将海龙工农义勇军改变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七军海龙游击队。

1933年1月,从海龙返回磐石,任南满游击队政治委员,改名杨靖宇。

1933年1月末至5月初,指挥南满游击队连续四次粉碎日伪军的“围剿”。创建磐石抗日游击根据地。

1933年5月,回哈尔滨向中共满洲省委汇报工作,听取中共中央“一·二六指示信”精神传达。

1933年6月,从哈尔滨返回磐石,作为中共满洲省委代表,正式调南满地区工作,领导南满抗日斗争。

1933年7月,联合南满抗日义勇军、山林队千余人破坏吉海铁路及沿线敌兵营,进攻吉林七、八区。在桦甸县八道河子领导建立“抗日军联合参谋部”,任政治委员。

1933年8月,联合“毛团”、“殿臣”等抗日军围攻磐石县东集场子(今呼兰镇)敌据点。

1933年9月18日,成立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任师长兼政治委员。

1933年10月27日,率独立师主力南渡辉发江(今辉发河),开辟江南抗日游击区。

1933年11月24日,率部奇袭柳河县三源浦。

1933年12月23日,率部智取柳河县凉水河子。

1934年1月17日,联合抗日义勇军攻袭临江县八道江镇。

1934年1月,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

1934年2月21日,在临江县三岔子附近城墙砬子联合各抗日义勇军成立“东北抗日联军总指挥部”,被推选为总指挥。

1934年7月2日,联合抗日义勇军进攻兴京(今新宾)县城。

1934年7月12日,联合抗日义勇军进攻濛江(今靖宇)县城。

1934年11月5日,在临江四道二岔主持召开中共南满第一次代表大会。1935年2月,中共满洲省委指定其为中共南满特委常委。

1934年11月7日,成立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任军长兼政治委员。

1935年8月17日,在金川河里召开有25名代表参加的民众代表大会。成立南满特区人民革命政府筹备委员会。

1935年8月20日,率部在柳河、清原交界的黑石头痛击伪军第六混成旅。

1935年9月11日,率部在金川旱葱沟痛击伪军邵本良部。

1935年10月4日,在濛江那尔轰于家沟与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一部会师。

1936年4月5日,率部在辑安(今集安)二道崴子伏击伪奉天骑兵教导团。

1936年4月30日,率部在本溪赛马集山区梨树甸子重创伪军邵本良部。

1936年5月,在本溪草河掌山区汤池沟召开第一军军部及第一师领导干部会议,部署第一师向辽西、热河一带西征,以打通与中共中央和关内红军的联系。

1936年6月末至7月上旬,在金川河里惠家沟召开中共南满第二次代表大会,决定改编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任军长兼政治委员。召开中共东、南满特委和抗联第一、二军主要领导干部联席会议(即河里会议),决定第一、二军合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任总司令兼政治委员。

1936年8月4日,率部在四道江附近大拐弯伏击伪军邵本良运送军需物资的车队。不久于回头沟全歼邵本良部。

1936年9月18日,率部攻占宽甸县大荒沟街。

1936年11月,在桓仁外三堡召开第一军军部及第三师领导干部会议,部署第三师西征。

1937年7月25日,以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名义,发表《为响应中日大战告东北同胞书》,号召为“恢复中国人之东北”而战。

1937年8月20日,发布《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布告》,号召广大民众联合起来,驱逐日本侵略者,建立自由幸福的中国。

1937年10月31日,率部在宽甸四平街、双山子痛击日军守备队。

1937年12月4日、5日,率部在本溪大石湖、老边沟与日伪军激战。

1937年12月13日,被中共中央确定为中共“七大”准备委员会委员。

1938年3月13日,率部袭击通(化)辑(安)铁路老岭隧道工程。

1938年5月11日,在辑安老岭五道沟主持召开中共南满省委和抗联第一路军总部领导干部联席会议(即第一次老岭会议)。

1938年6月12日,率部在辑安家什房子沟口歼灭伪军索旅一个营。

1938年6月19日、24日,率部袭击通缉铁路土口子隧道工程。

1938年7月中旬,主持召开中共南满省委和抗联第一路军主要领导干部紧急会议(即第二次老岭会议),决定取消第一、二军建制,改编为第一、二、三方面军,总司令部设警卫旅。

1938年8月2日,率部在辑安长岗痛击伪军索旅。

1938年10月18日,率部在临江岔沟胜利突围。

1938年12月,率部在桦甸柳树河子痛击伪靖安军。

1939年3月,率部攻打日本人经营的桦甸木箕河林场。

1939年4月7日,率部攻袭桦甸大蒲柴河(今属敦化市)日伪据点。

1939年5月,在桦甸老营沟战斗中腿部负伤。

1939年10月1日至5日,在桦甸头道溜河主持召开中共南满省委和抗联第一路军主要领导干部会议,确定保存实力、化整为零方针。分散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1939年11月至12月,率部在桦甸、濛江、金川、临江等地与日伪军展开多次战斗。

1940年1月率部在临江大阳岔,濛江错草顶子,清江岗北方西岗,辉南马屁股山等地与日伪“讨伐队”展开激战。

1940年2月15日,在濛江五斤顶子北方与日伪军展开激战,甩掉敌人。

1940年2月18日,身边的两名警卫战士牺牲,只身一人与日伪军周旋。

1940年2月23日,在濛江县保安村三道崴子与日伪军战斗,壮烈殉国。

这些标志性事件,如珍珠般串缀在历史轴线上,是东北抗联精神的生动体现。他以爱国为魂,在山河破碎之际,挺身而出,与日寇浴血奋战,彰显了忠诚于党的坚定信念。他作战时,顽强坚毅,即便孤身一人,面对敌人的枪林弹雨,也毫不退缩,诠释了勇赴国难的民族大义。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下,他以草根棉絮充饥,依然坚守战斗,展现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

我们纪念杨靖宇同志,就是要弘扬他的崇高精神,继续完成他未竟的事业。今天,我国已经取得了辉煌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高歌猛进,到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然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仍将充满挑战。我们要以杨靖宇同志为榜样,万众一心,团结奋斗。特别是共产党员要像杨靖宇同志那样,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知难而上,苦干实干,团结和带领广大群众共同前进。一切热爱祖国的人民都应该学习杨靖宇同志的崇高精神,爱岗敬业,奋发进取,努力创造美好生活,为伟大祖国的现代化事业添砖加瓦。

杨靖宇同志业绩永存,精神不朽!

来源:“通化党史”微信公众号

主审 | 王远洋 审核 | 李蕴涵 编辑 | 李育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