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让信息

南部奥体中心附近一精装修办公室转让,面积140多平单屋独栋玻璃房,视野开阔,停车方便,水电设施齐全,装修风格简单大气。欢迎有兴趣的朋友来现场考察,转让价格面议!(联系电话:19960865678

———— 以上内容为广告 ————

本文由寻美南部(原南部传媒)推送

张全中,男,1907年8月8日生,1930年考入黄埔军校第8期学习,毕业后分配到国民革命军第22集团军,随部队先后参加了娘子关保卫战、滕县保卫战、随枣会战、第2次长沙会战等著名对日作战。1939底升为第22集团军第41军新兵团副团长。1940年任国民革命军第22集团军独立团团长,1945年4月参加豫西鄂北会战中,壮烈牺牲于抗日前线。

张全金,男,1914年2月26日生,系张全中兄弟,20世纪30年代在南部县城模范小学教书,1938年弃教从军,考入黄埔军校第16期。毕业后被分配到第五战区第22集团军与日军作战。1945年任第22集团军41军122师365团2营任副营长兼第5连连长、营长。1949年任第22集团军47军营长。1949年12月在成都随军起义,被编入解放军,1952年按营级干部待遇转业。1956年“肃反运动”中被捕。1981年获平反,曾任南部县政协委员。2007年去世,享年94岁。

张家祖籍四川省南部县晓霞村,清光绪年间迁居县城,家中以田产、货船、盐井等为业,因红岩子和燕子窝渡口设义渡而受百姓称赞。

01

作战勇敢 升任独立团长

张全中是张家三兄弟中的长子。当时中国民生苦难,军阀混战,张全中决心为改变中国的落后现状而努力奋斗。在上海的学业结束后,张全中来到武汉,考入黄埔军校第8期,被分配到第2总队学习,时年23岁。毕业后,张全中获中尉军衔,随部队先后参加娘子关保卫战、滕县保卫战、随枣会战、第2次长沙会战等战役。


张全中

由于第41军在滕县保卫战中损失巨大,1938年秋天,张全中奉命率部来到四川绵阳、三台一带招兵,南部县不少有志青年投奔到他的部队参加抗日。其胞弟张全金正是此时到绵阳找到他,并在他的帮助下于当年底考入黄埔军校16期。后张全中兼任第41军干部训练班第4期(绵阳)学兵队队长,为行伍出身的初级军官与军士进行每期3个月的短期军事教育。因其在战场上作战勇敢,身先士卒,冲锋在前,且屡立战功,张全中于1939年底升为第22集团军第41军新兵团副团长。1940年夏天,第22集团军编制调整,第41军改编为甲种军,另成立一个独立团,张全中升任独立团团长。

02

接收老乡 前线壮烈牺牲

1941年前后,张全中曾带领十余人回乡探亲,得到当时县政府官员接待。第二天张全中一行返回部队时,给县政府留下长短枪共5支,县上安排20余人到张全中部队入伍参加抗战。这20余名有志青年大多牺牲在抗日战场上。

1945年4月,第41军参加豫西鄂北会战,身经百战的张全中在战场上被日军飞机炸弹炸中,壮烈牺牲于抗日前线。消息传回家乡后,当时的南部县政府在县城中山公园为张全中召开庄严而隆重的追悼大会。

张全中曾送给第22集团军总司令兼第41军军长孙震一支“派克”钢笔。在张全中牺牲后,孙震将这支“派克”钢笔返送给了时任该军122师365团2营少校营长的张全中胞弟张全金。

文/图:朱兴弟 张文兴

稿件整理自《南充抗日老兵口述史》

来源:方志南部

点击正文卡片关注我们

南部人身边的大事、小事都在这里


广告爆料

联系电话

(微信同号)

感谢您抽出· 来阅读此文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