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红军长征以来,红34师,一直担负着全军总后卫。

红34师,师长陈树湘,湖南长沙县人,他是毛主席的爱将。



16岁时,因经常给毛主席家送菜,结识了毛主席,在毛主席的影响下,他投身革命,17岁时加入了共青团。

20岁时,陈树湘在滕代远的介绍下入了党。

1927年,蒋介石背叛革命,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到处捕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仅三天,即有300多人被杀,500多人被捕,5000多人失踪。

陈树湘在毛泽东的指派下,秘密前往武昌,加入到北伐名将叶挺的11军中,后又随11军参加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反动派的第一枪。

在南昌起义的战斗中,陈树湘不惧生死,始终冲锋第一线。他英勇无畏得到贺老总的称赞,称他将来必是一员虎将。

南昌起义后不久,陈树湘回到长沙,跟随毛泽东搞农运。

1927年9月9日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爆发,起义部队有三个团,后来收编了一个团。



第一团团长为钟文璋,队员由警卫军组成,是原国民革命军中的一支,由北伐名将叶挺一手训练而成。第一团奉命从江西修水出发,向长寿街进攻,1927年9月10日占领了平江县龙门厂。后遭到收编的第四团团长邱国轩的袭击,队伍被打散,团长不知所踪。

第二团在安源起义后,进攻萍乡未克,西进攻占了老关、醴陵,又北进占领浏阳。由于部队麻痹轻敌,在浏阳县的时候,遭到了国民党反动派的伏击,由于两军悬殊巨大,第二团溃不成军。后来团长王新亚消失不见,不知所踪。

第三团是一个混合团,毛主席和卢德铭也直接对该团进行领导,于1927年9月11日在铜鼓起义,胜利占领了白沙镇。

秋收起义失败后,陈树湘又随毛主席上了井冈山,在井冈山建立了革命根据地。

1928年4月朱老总毛主席在井冈山胜利会师,两支部队合并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5月25日更名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简称为“红四军”。

不久后,陈树湘被任命为红4军第31团连长、第3纵队大队长,后又在毛主席的领导下在赣南闽西地区开展游击斗争。

在游击战的这些年里,陈树湘的军事才能逐渐展露出来,凭借着其勇猛的作战风格和灵敏的指挥技巧,在短短4年内,他便从红四军三十一团七连连长做到了红军第34师师长。

1933年3月,由于毛主席被当时的“左”倾中央剥夺了在中央红军中的领导权,在周总理和朱老总联手指挥下,继续沿用毛主席的“诱敌深入”战法,夺取了第四次反“围剿”的重大胜利,中央红军迅速发展,人数超过10万,并且缴获了大批新式武器,使红军的实力得到很大的提升。

但蒋介石并不甘于失败,1933年9月,蒋介石再次集结100万军队、200多架飞机,对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了第五次疯狂的“围剿”,仅对中央红军就出兵50万人。

由于博古等人错误决,1934年10月,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无奈之下,中央红军决定开始长征。



蒋介石当然不会放弃剿灭红军的机会,于是他派遣16个师在后面紧追不舍。除此之外,蒋介石还命令粤军、桂军共9个师进行堵截,企图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地区。

1934年11月25日,中央红军分4个纵队,从兴安、全州间西渡湘江,前往湘桂边境的西延山区。

面对敌人数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强渡湘江非常困难,不仅要有一支先锋部队打头阵,杀开一条血路,还需要一支绝对忠诚,抗压能力强的部队断后,掩护主力渡。



而这个任务交给了红五军团,彼时的军团长是董振堂,参谋长是刘伯承。他们感到了肩上的重任,于是把重任交给稳重善战的陈树湘。

陈树湘带领34师6000名将士急行军数十公里,赶到雷口关、水车一带布防,厉兵秣马,严阵以待。

周浑元部四个师共30000余人,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迅速扑向34师。

34师在陈树湘的率领下,毫无畏惧之心,同敌人浴血奋战四天五夜,拖住了敌人,而34师由6000余人锐减至不足1000人。



在这期间,在中央红军先头部队的猛冲之下,红军主力大部分顺利渡过湘江。

完成阻敌任务后,陈树湘率领残余赶往湘江途中,在全州文塘遭敌军伏击堵截,一番激战后,红34师伤亡惨重,师政委程翠林等将士牺牲。



1934年12月7日,陈树湘率余部离开广西进入湖南,此时仅剩200余人。此后,他们遭敌袭击,陈树湘腹部受重伤,在担架上继续指挥战斗,不幸在道县落入敌手。

在押往长沙的途中,趁敌不备,用手绞断腹部伤口露出的肠子,断肠明志,时年29岁!



致敬先烈!铭记历史!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