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封建,什么是反封建?

封建就是用礼法教化把所有人物化,成为他人的附庸,秉承他人意志,没有自我的活着。

在这个体系下,臣子是君王的附庸,子女是父母的附庸,下人是主子的附庸。每个人都是他人的物,所有人形成一个严丝合缝的体系,所有人都是这个体系里的牺牲品。

在这个体系下,所有人只能顺应君王的意志、父母的意志、社会的意志。没有“我”这个概念,也没有“我”这个意识。

什么是反封建?

反封建就是,我是人,我能意识到我是人,我有我的意识,我想要按照我的意识而活,我想要有我自己的正当权利。

这里的“我”可能不是完美的,有各种缺点毛病。他们意识到了不自由意识到了痛苦,虽然可能他们都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

袭人有这种“我”的意识吗?

没有!

贾宝玉想要和她发生云雨,她想到的是,因为我是老太太给贾宝玉的“物”,可以给他随便用。所以“不违礼”。

她认可自己是物。不认为自己是人,可以有人的意志。

她想要做上贾宝玉的妾室,满足自己的争荣夸耀之心,这本没什么大错。

但她走的是什么路呢?

把别人都踩下去,尖子就是自己了。

她通过在主子面前贬低其他人抬高自己,获得主子的青睐。

走的也不是正路。

正路是什么?

我靠着自己的品格、技艺、才能堂堂正正争取到自己的职位。

甚至袭人心心念念向往的姨娘位置,本身也只是奴才的天花板。

她没有想过,我是人,我应该可以堂堂正正嫁给一个人。

她认可那个吃人的规则,且要求别人也顺应规则。

林黛玉不爱做针线,她以为违反了封建社会对女子的教化,言语中便对林黛玉多加褒贬。

贾宝玉不顺应社会规则不科考,她以为叛逆,不是正道,便软磨硬泡非修正贾宝玉不可。

她只想着规则如此,便应该如此。从未想过若规则是错的,又当如何。

她可怜可悲可叹可恨,她是完全被封建意识侵害入脑的牺牲品。但她不是封建礼教的反抗者。

有没有性,和多少人发生过性,和是不是反封建,没有特定关系。

不是说发生了性关系,就是反封建。没有发生性关系,就不是反封建。



譬如尤二姐尤三姐姐妹。

同样是未婚少女失贞

尤二姐选择攀上贾琏做外室,顺应贤妻良母规则讨好贾琏讨好社会规则。到死都是我没有做好,而不是这个社会错了。所以她的死,可怜,但不反封建。尤二姐是封建社会的牺牲品。

尤三姐看透了贾珍贾琏的虚伪,想要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她有了人的意识,想要证明自己的品格。虽然可能方法有些激烈。但她意识到了,错的是这个社会,唯一证明自己的办法只有死。所以她的死,可能且反封建。尤三姐是封建社会的牺牲品也是反抗者。



和袭人对比的,往往的晴雯。

晴雯并不完美,她很冲动,说话直来直去,对鸡鸣狗盗之辈看不上就算了,还要说出来,还要打她们。因此得罪了不少人。

晴雯并不是一位百分百招人爱的女性。

但她会拒绝。她会表达自己的情感,我不舒服我不喜欢我不开心。她会拒绝自己不喜欢的要求,也会根据自己心的选择,去做事。

晴雯也蒙昧,她无父无母,缺失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所以她也有自己的局限,没有跳出当时社会的枷锁。

然而她终于有“我”的认知,有了自己的情感。

所以她的悲剧有了反抗者的反封建色彩。



而宝玉黛玉则是更进一步。

他们的感情并不由社会规则由外物决定。

不是神仙说、不是我妈说、不是社会规则说。

他们自始至终遵守的,都是“我为的是我的心”。

我想要爱你,我希望你爱我。但我不会利用外物利用神仙利用长辈父母使你屈从使你爱我。

我爱你,我也希望你发自内心爱我。

在感情这方面。他们尊重自己,也尊重对方。

他们脱离了封建社会把人完全“物化”的藩篱,开始尊重他人感受,选择把人当人看。

当然他们也没有做到完美,达不到解放大观园的地步。他们天生在那个阶层,也有那个阶层的局限。

但他们终于有了“人”的意识,“人”的情感和那个时代婚姻命运不得不受制于父母长辈的痛苦。

人,要先有了对现实生活感知的痛苦,才能感到不平,才能反抗,才能推翻那座大山。

觉醒有时候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代一代的痛苦血泪累积出来经验。终于有一天有个人,有群人,对痛苦忍无可忍,决心反抗。

有时候维护封建体系的,也可能是奴婢是阶层较低的人群。

有时候反抗封建体系的,也可能是主子是官员是阶层较高的人群。

是不是反封建,不是看阶层。而是看这个人她有没有顺应封建规则,有没有反抗封建规则。

花袭人臣服在封建规则下,以维护封建礼教为荣,反对封建礼教为耻。因此尽管她的命运悲惨,但不能说她反封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