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国民革命军整编七十四师(七十四军)在国民党数百万军队中战斗力绝对是响当当的存在,就连当时的美军高级将领也曾评价:“国军中最能打的就是七十四军!”。
七十四军可谓是国军中精锐中的精锐,嫡系中的嫡系,人员之多、装备之好、战力之猛让七十四军获得“抗日铁军”、“虎贲师”、“御林军”等诸多称号,但是七十四军之骄狂恐怕在国军序列里也是绝无仅有的存在。
1937年七十四军组建
1937年8月,中日淞沪大战前夕。中日在上海滩已是剑拔弩张,大战一触即发,“虹桥机场事件”让远在南京的蒋介石下定决心在上海百里洋场同日军决战。
1937年8月9日发生的上海虹桥机场事件,是“八·一三淞沪会战”的导火线,8月9日,日军士兵企图强行闯入虹桥机场,被我军士兵当场击毙。
也就在此时两份加急电报分别发往陕西的王耀武51师同湖北的俞济时58师,急令两师迅速出发赶往上海。
淞沪会战中的徳械部队
两师到达上海后按照命令立即组建成为国民革命军七十四军,下辖51、58两师,俞济时任军长,冯圣法任58师师长,王耀武任51师师长,全军共有3.2万人。
俞济时(1904—1990),字良桢,浙江奉化县城奉南村人。1932年1·28抗战,俞济时率88师痛击日寇,取得“庙行大捷”,战斗中俞济时深入一线指挥,腹部中弹后被抢救。
年轻时期俞济时(左一)
此时的俞济时所率领的58师是德械师,装备精良,俞济时之所以能胜过王耀武担任七十四军首任军长,不难想象和他的舅舅蒋介石有很大的关系。
王耀武(1904-1968),字佐民,汉族,山东泰安人。1940年任七十四军第二任军长,在济南战役被我军俘虏,1959年特赦。
王耀武
七十四军打出来的五大主力
七十四军初入战场,就表现出骄悍的一面。51师306团在王耀武的指挥下在罗店先发制人,306团团长邱维达(七十四军第5任军长)引诱300余日军进入预设伏击圈将其全部歼灭,首战大捷。
邱维达(1904年4月16日——1998年3月29日),原名邱青白,字力行,号杏荪。湖南省平江县献钟新江人。七十四军第5任军长,1949年在河南永城被俘虏,1950年被特聘为教官,也就是《亮剑》中常乃超的原型。
七十四军部分将领
11月淞沪会战开始总撤退,负责后卫任务的58师174旅与日军第6师团一部遭遇,旅长吴继光率部与敌人激战3天3夜壮烈牺牲。
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七十四军虽败犹荣,在南京突围后,七十四军相对于其他部队来说建制相对完整,经过补充休整后,七十四军即将迎来成军以来的“高光时刻”。
1938年6月,日军第11军在冈村宁次的指挥下向武汉袭来,一向目中无人的冈村宁次派遣106师团孤军深入企图截断我军后路。薛岳指挥6个军将敌106师团团团围住,势必歼灭这数万孤军。
万家岭战役遗址
106师团发现苗头不对,打算突围逃跑之时,一头撞向负责阻断退路的七十四军,七十四军51师153旅旅长张灵甫(七十四军第4任军长)亲率敢死队在张古山与日寇展开了惊天动地的大厮杀,反复拉锯争夺阵地,在付出巨大伤亡后终于将106师团死死的钉在了万家岭地区,为重创106师团取得“万家岭大捷”起到关键作用。
张灵甫(1903年-1947年),原名钟灵或宗灵,字灵甫,陕西长安县人,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四期,七十四军第四任军长,在孟良崮被我军击毙。
张灵甫
七十四军新成员五十七师血战日寇
七十四军血战张古山后,部队进入长沙休整,部队减员严重,补充兵力也就成了重中之重,军委会特地将57师调入七十四军序列。
57师号称杂牌中的杂牌,这支由数省俘虏、残军组成的部队能够调入七十四军这支战功卓著的部队,是所有人都不看好的,然而57师之后的表现却令所有人瞠目结舌。
施中诚(1897年1月25日—1974年10月28日),字朴如,安徽省桐城人。七十四军第三任军长。
施中诚
第一次长沙会战,57师就像一个瘟神一般处处被51、58两个王牌师提防着。57师师长施中诚(七十四军第三任军长)也是忍辱负重。
终于57师迎来了机会,57师李琰亲自率两个团奇袭上富镇,将前来增援的老冤家106师团拦腰切成两截,一举扭转战局。
常德会战,57师面对日寇三个师团的轮番攻击,师长余程万率全师8000余人死守常德16天,直至突围后仅剩数十人。
余程万(1902年5月24日-1955年8月27日),广东台山人,广东台山白沙镇涨村宁兴村人,任七十四军57师师长,1955年遭遇匪徒中弹身亡。
余程万
1945年日本投降,七十四军奉命赴日第68师团受降,作为主力师的51和58师仅仅接受了日军下辖两个联队的投降,而57师则前往68师团本部接受投降。
57师是用行动证明了在反对外敌入侵的战斗中,57师万余名官兵个个都是“铁血男儿”,并不是别人口中所说的杂牌中的杂牌,也更不是什么“五省余孽”。
七十四军俞济时乖张轶事
万家岭大捷后,七十四军几乎参加了剩余所有大型战役,上高会战、长沙会战、湘西会战,七十四军的凶悍更是打的日军丢盔卸甲、狼狈不堪。
七十四军除了能打,还有一个毛病那就是“傲”,这跟七十四军第一任军长俞济时脱不开关系。
装备精良的德械部队
1938年武汉会战,薛岳将军用6个军将企图截断我军后路的106师团团团围住,106师团随即选择在我军兵力薄弱的金官桥方向突破,负责防守的70军装备差,106师团几次进攻就令70军伤亡惨重。
眼看金官桥就要被敌军攻破,薛岳急令远在百公里之外的74军于1日内赶到,守住缺口。
侵华日军
然而收到电报的俞济时心想:“一天一百多公里,根本做不到,这分明是欺负他们浙江人!”。俞济时仗着自己的舅舅是蒋介石,料想薛岳也不能拿自己怎么招,于是选择了按兵不动。
薛岳苦等一日后,等来的不是七十四军按时赶到金官桥的消息,而是日军突破金官桥阵地的消息。
薛岳勃然大怒!随即给俞济时发了一封火气十足的电报:“你如儿戏命令,我就儿戏汝命!”。
俞济时作为蒋介石的外甥,岂是吃亏的主,于是回电:“我敬军令,更惜性命,奈山重水复,插翅难飞,怎办!”。
薛岳将军被俞济时气讲不出话来,于是拨通了蒋介石的电话,蒋介石听后也知道俞济时这次是过份了,自知此时不是护短的时候,于是亲自电令俞济时率领七十四军日夜兼程堵住日军。
蒋介石电令俞济时:抗令当以韩向方为鉴!(意思是,你要再不服从命令,韩复渠就是你的下场!注:韩复渠违抗命令擅自放弃济南被枪毙)
舅舅的严令让俞济时再也不敢乖张,说是说,七十四军打起仗来却不含糊。这也就有了张灵甫血战张古山,死死钉住106师团,为万家岭大捷创造了条件。
张古山
国军五大主力七十四军覆灭
抗战结束后,七十四军改编为整编七十四师,张灵甫任师长,第一批换装全套美式装备,在我山东解放区不断制造麻烦。
1947年,孤军深入的七十四师妄图吸引我华野主力,争取外线反包围的计划被粟裕将军看穿,这个张灵甫的骄狂一点也不输俞济时。于是华野用5个主力纵队将张灵甫团团围在孟良崮。
蒋介石急令10个整编师迅速解救整编七十四师,然而这10个师却各自心怀鬼胎,没有一个到达指定位置。最终张灵甫和整编七十四师命陨孟良崮。
孟良崮张灵甫被击毙之地
到此,国民党五大主力的七十四军也就落下了历史的帷幕。而那个所谓的第五任七十四军军长邱维达和重建的七十四军,早已经没有原七十四军的血气方刚了,在后来的战斗中被粟裕将军再次消灭。
那么,你了解的七十四军还有什么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