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身在中央的毛主席接到了来自朝鲜前线的急电,内容竟然是邓华请粟裕担任志愿军总司令。

这个要求合情合理,但毛主席却果断拒绝了他的请求,还让他成为了志愿军的总司令,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毛主席为什么要拒绝他呢?



1、来自前线的急电

众所周知,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彭德怀元帅是整个志愿军的总司令,但在中后期他就因为身体原因而回国了。

那么,在他走之后,志愿军的总司令一职自然就落到了当时在军中颇有威望的陈赓身上,在他的带领下,志愿军在多次战斗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战绩。



而在过了一段时间之后,陈赓也因为和彭老总一样的原因不得不回国接受治疗,再加上国内工业学院的建设规划,他只能暂时将这件重担放下。

彼时,正是抗美援朝战争的关键时期,可我军的总司令却一直处于不稳定的状态,这对整个战局是十分不利的。



想到这里,同样在志愿军中担任指挥员的邓华向毛主席发去了一封急电,其中表明了当前军队的现状,并建议毛主席任命粟裕为志愿军总司令。

邓华这个建议并不是空穴来风。在他看来,粟裕虽然在军中长期担任的是军师的角色,但从以往的种种经历就可以看出,他的战术计策对于整个战局是具有关键作用的。



更何况,在彭德怀元帅和陈赓都因为其他原因而无法胜任的情况下,纵观整个军队内部,也只有粟裕能帮助军队重新燃起斗志。

这样的利害关系让邓华觉得毛主席一定会同意,所以他便在焦急中等来了毛主席的回电。电令中,毛主席果断拒绝了邓华的建议。



并且,随之而来的是一封新的任命状,只是上面的名字并不是粟裕,而是邓华。邓华对此十分疑惑,为什么毛主席始终坚持要任命自己为总司令呢?

2、邓华

在解释这个原因之前,我们不妨先了解一下邓华其人,或许会从中明白毛主席的良苦用心。



自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以来,毛主席虽然没有亲临前线,但对于战场上的战局变化却是了解的一清二楚,自然对于指挥官的个人能力也了然于胸。

邓华这个人虽然与彭老总、陈赓等人相比没有那么多的资历经验,但无论是在战场上还是在军队中,他的威望以及指挥能力都是屈指可数的。



在他的革命生涯中,曾经参与过大大小小几十场战役,其军事能力十分亮眼,这也是为什么毛主席选中他的原因。

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晋察冀抗日阶段。那时的邓华已经成为可以独当一面的军队司令员,在军队中起着格外重要的作用。



在1941年抗日战争的关键时期,邓华敏锐的察觉到日军的动向,并在古树台附近设伏,创下了歼灭敌军百余人的战绩。

同时,他还能恰当的运用战略战术,大胆的使用麻雀战将日军的大部队牵制在主战场附近,最大程度的延缓了日军的行动,为推进抗日进程贡献巨大。



除此以外,邓华也参与了解放战争的战斗,并创下了辉煌战绩,闻名整个东北野战军,也被毛主席视为军中大将。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他在辽西连夺五城的战绩,让人刮目相看。1948年,邓华在接到上级命令之后就立刻命令军队收拾行装连夜赶到了辽宁西部的法库县。



让人意外的是,在经历了这么疲惫的彻夜行军之后,他所带领的队伍居然并没有丝毫的松懈,反而立即投入到了前线作战中,可见他治军之严明。

之后,邓华带领其部下迅速的歼灭了法库当地的国民党守军,并夺取了彰武、阜新、新邱等五城,为推进解放战争的胜利立下汗马功劳。



与此同时,在长期的作战中,邓华形成了稳定的指挥作战风格,与其部下也建立了密切的联系,是统领军队的最好人选。

更何况,自邓华随军开赴朝鲜战场以来,身在中央的毛主席也时不时的听闻他在战场上的战绩,尤其是在著名的上甘岭战役中,他完全展现了自己的指挥能力。



上甘岭战役的激烈程度想必很多人早有耳闻,在这场战斗中,我军面临的不止是强大的敌人,还有对战场情况的不熟悉,稍有不慎就会导致整个战局逆转。

身上肩负着这样重大的责任,时任代司令员和政委的邓华不敢掉以轻心。因此,在战斗刚开始,邓华就率领全军将士进行坑道战的相关战斗准备。



在邓华一声令下,四万多名将士全部依托坑道形成了坚实的防御阵地,有力的抵抗了敌军大部分攻击,将整个战斗时间拉长至43天,将关键阵地死死守住,成为扭转战局的关键。

同时,凭借着坑道战的策略,志愿军每次进攻或防御都对敌军的各种武器装备进行了激烈打击,让敌军损失惨重。



上甘岭战役的胜利打出了志愿军的雄风,也让毛主席认识到了邓华的真正实力,所以,在邓华发来急电之后,他才果断拒绝了他的请求。

一则是因为他相信,邓华的个人能力可以担任这样重要的职位,二则,彼时的粟裕作为国家军队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对军队建设是十分重要的,所以不能为了眼前的战场而放弃军队的未来。



在知晓了毛主席的种种考虑之后,邓华果断接受了这个艰巨的任务。于是,1953年7月,邓华正是接任志愿军总司令兼政委一职,带领军队完成了在朝鲜战场上最后阶段的战斗。

无论是在毛主席眼中还是在军队将士的眼中,邓华无疑是一个好统帅。同时,我们也通过对邓华的了解,看到了毛主席的用人之道,让人佩服。

参考资料:
邓华——百度百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