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社会上比较出名的人物中,很多人都来自于黄埔军校,我党的林彪和陈赓均毕业于这里。
然而这些学校建立的本意是培养军事人才,而随着国共合作失败,当年的这些学生也开始站队,大部分选择国民党。
而在这些人中,如果要论谁最能打仗,很多人都有自己的辉煌战绩,可能比不出个结果,但要说到在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此人必然是胡宗南。
胡宗南是蒋介石的同乡,善于钻营和拉帮结派,因此他的出名也与这两个词脱不了关系,因此他也成为黄埔学生中第一个获得上将军衔的人。
另外,胡宗南还有一个名字,那就是“西北王”,从这三个字就能看出过去的他是多么的辉煌,但后来却逐渐落入下风。
早期胡宗南的作战能力是相当出色的,土地革命时期与四方面军作战,双方互有胜负,因此还被任命为第一军军长。
1936年西安事变前夕,周恩来认为胡宗南是个明白局势的人,于是写信给他:“你是一名拥有爱国心的将领,希望你能劝说蒋介石一致抗日。”
不管胡宗南当年做过什么,但让日本人攻入我们国家的时候,他是非常愤怒的,得知他的思想有进步的那一顺利,周总理才会找到他。
进入大革命时期,胡宗南积极投身革命,开始对抗日军,打出了很多漂亮的战绩,鼓舞了第一军的士气。
但这场战役过后,胡宗南的名声就不如往日了,第一军精锐几乎损失殆尽,抗战中期直接撤退到陕西,安于后方,为蒋介石看家护院。
在这样的背景下,胡宗南也不再将心思放在解放战争中,从1947年胡宗南“攻占”延安这件事上,也能看出他思想的一些变化。
1946年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宣称要在半年至一年内消灭共产党军队,然而事与愿违,国民党损失了几十万大军。
在这样的背景下,蒋介石不得不改变战略,将目标转向了延安,而这个时候胡宗南被派上了战场,集结二十多万人重点进攻。
当时我党在陕甘宁边区只有六个旅,也就是不到三万人兵力的人,显然不是他们的对手,于是毛主席决定实施战略转移。
而在这个过程中,毛主席几次遇险,但就是抓不到毛主席,后来胡宗南“占领”了延安,蒋介石请来中外记者进行“胜利”的报道。
为了演得更真实一些,胡宗南还让手下几个军官假扮成我军俘虏,然而他们做的这些终究会被现实打败。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胡宗南占领了延安,但他并没有对陕北民众大开杀戒,这是非常奇怪的,毕竟这是国民党的一贯作风。
事实上根据后来的发现,其实是胡宗南不让这么做,并且还严明告诫部下们:骚扰百姓者按军法从事。
另外蒋介石也不会傻到去大开杀戒,毕竟那个时候媒体的影响力是极大的,一旦杀害人民,国民党必定陷入到外交被动之中。
胡宗南与蒋介石相比,他还有良知,同时也明白,共产党能从一无所有发展到一百多万正规军,正是因为赢得了民心。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胡宗南有爱国心,个人品德还算可以,当年甚至立下誓言:不把日寇赶出中国,绝不结婚!
而胡宗南的确做到了,一直到1947年才和叶霞翟结婚,可见他的个人品德的确值得称赞,因此也就不好奇他为何没有杀害群众了。
1962年,胡宗南在台湾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