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65岁的李仙洲饭量极大,一次能吃7个二两重馒头,五六个窝窝头,在功德林中有三得,吃得拉得睡得,这日又对沈醉讲“我是有名的大肚皮”,沈醉不甘示弱的回到“我的分量也不小。”而后两人便开始比饭量。
功德林里关押的很多都是国民党军官,之前出行都是前呼后拥的,就是打仗的时候也没缺衣少食过,到了监狱里,大家也都想保留一份体面。
沈醉当年是军统头子戴笠身边的红人,跟李仙洲这样凭打仗升上去国民党将领,经历比起来大不相同。
沈醉来功德林之前,只见过李仙洲一面,觉得他就像水浒传的武松,是个山东好汉,但是跟他自己却不是一路人。
李仙洲对沈醉是个算秀才,两个人也说不到一块去,可是好巧不巧,两人差不多被关到功德林,又刚好被分在同一个小组,平日里抬头不见低头见。
从前的印象,也都在一天天的相处中被打破了,沈醉和李仙洲还有不少共同之处。比如说当时功德林里,喜欢洗冷水澡的人,说起来还就数他们两个。
沈醉在军统工作的时候,因为工作性质经常日夜颠倒,所以习惯在早上起床的时候冲凉,保障一整天的清醒。
他本觉得这是自己的特殊习惯,在功德林里却遇上了冷水澡爱好者李仙洲,大夏天的冲凉不奇怪,可是到了冬天,李仙洲还是会用冷水擦身。
直接用冷水洗澡的沈醉免不了要到李仙洲面前得瑟一下,“二哥(戴笠曾称李仙洲为二哥)年纪大些,用冷水擦洗一番也就足够了,小弟我年轻体热,还是用冷水洗个透彻才痛快。”
李仙洲颇为不服气,他不过是为了方便,想当年零下几十度的时候,他也敢跳进冷水洗澡,现在不过是为了方便,“谁像你那么讲究,天天都要洗得干干净净才肯罢休。”
两个人不仅在冷水洗澡上暗自较劲,在吃饭这方面也要比拼一番,当时功德林作息严格,也不想他们当军官的时候随时可以吃点心,固定的饭点之外就没有吃的了。
当时大家每天都要劳动,体力消耗大,不到饭点儿就饿得前胸贴后背了,不管是能吃的还是不能吃的,吃饭时都成了大胃王。
不过李仙洲和沈醉还是其中特别突出的人,李仙洲还曾因为吃不饱饭跟王耀武闹过别扭,那时候王耀武负责打饭,他曾经在战役时被李仙洲坑过。
李仙洲带着几万人,被粟裕不到三天就打得毫无还手之力,气得王耀武大骂李仙洲没用,抓几万头猪也需要抓个几天,李仙洲还没猪撑得久。
等到大家一起到了功德林,王耀武还在生气,就在打饭的时候,故意给李仙洲少盛点儿肉来泄愤。
李仙洲的饭量大,等到轮到沈醉打饭,就提醒他多给自己装点儿饭,好把前几天少吃的补回来。
沈醉觉得好笑,今天吃的饭关昨天什么事,于是便打趣他,“我也是个大肚皮,你吃的多了,剩下给我的不就少了。”
李仙洲笑了一下,“老弟你的饭量跟我比可差远了,我有三德,旁人是比不上的。”
沈醉赶忙问是哪三德,李仙洲神秘一笑,又让沈醉答应多给他打点儿饭,等吃完饭再告诉他。沈醉想着李仙洲八成是在诳他,就是为了多吃点儿饭。
他自然不会像王耀武一样为难李仙洲,两人面对面吃完了饭,李仙洲的饭量果然不俗,两个人都吃了三碗米饭才作罢。
等吃饱了,沈醉又提起三德的事情,李仙洲说,“我这三德是得到的得,吃得拉得睡得,你看着功德林里,是不是数我最积极。”
沈醉哈哈一笑,他也不得不佩服这个山东老哥的潇洒。之前大家都是国民党的高级将领,如今在功德林没了身份地位,都是一般的劳动,有不少人都垂头丧气的。
李仙洲却既来之则安之,在这里吃好喝好积极改造,沈醉跟李仙洲分在一个小组,生活也开朗了不少。
当时有不少人不可接受现实,李仙洲却觉得打了败仗也有天意的成分在,既然自己天命如此,他坦然顺应自己的命运。
李仙洲和沈醉都是当时还算比较配合的国民党战犯,他们在之后同一批得到特赦,也算是一段缘分了。
参考资料:李仙洲-百度百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