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十八军党史委员会要筹办军史纪念馆,特意派干事牛国强到三十八军前身八路军115师在抗战时期的滨海抗日根据地莒南县搜集资料。

当时,莒南县县委、县政府都对此工作很支持,并指派县、副主编、军事志稿主撰人李祥琨具体负责。



莒南县党史办那时候也在筹备编辑莒南县人物志,因此李祥琨在见到牛国强以后,就顺口问了一句:

“三十八军中莒南籍的人中有无可入传的重要人物。”

牛国强想了一下,突然想到了一个人——原三十八军114师342团一营营长、志愿军一级英雄、特等功臣曹玉海。

不过,出乎预料的是,李祥琨后来调查,却并没有发现莒南县还有这样一位英雄人物,事实上莒南县过去的宣传中,也从未提及这个人。

在三十八军资料中,曹玉海不是莒南县的,而是莒县人,莒南县虽然原属于莒县,但是早在1941年就从莒县析出了。

曹玉海当年牺牲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后,三十八军怎么也联系不到曹玉海的家人,莒县几次反馈回来都说查无此人,后来这件事情就被搁了下来。

曹玉海仿佛凭空消失了一般。

1953年10月29日,新华社在平壤发出专电,向全世界公布了志愿军功臣以及英雄名单。

当时,排在曹玉海名字前面的就只有两个人,一个是杨根思、一个是黄继光,两人是志愿军特等功臣、特级英雄。能与曹玉海名字放在一起的也有不少耳熟能详的,比如邱少云、胡修道、杨连弟等。

就从我了解曹玉海,还是在王树增的《朝鲜战争》中看到的。



曹玉海是抗战时期参加的八路军,1943年1月参加八路军山东纵队二旅,参军不久即负了重伤,在老家养好伤后,恰逢万毅率领的起义部队东北军111师驻扎在莒南,曹玉海就向组织申请参加该部队,并经过了批准。

万毅率领的这支起义部队1944年10月20日改编为八路军山东军区滨海支队,该部在抗战胜利后,奉令开赴东北,成为三十八军的一部分。

1944年2月,曹玉海加入中国共产党。

曹玉海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就立过战功,并多次受到表彰,根据资料记载,曹玉海从1943年参军到1948年,总计荣立功7次,其中大功3次,并荣获五枚勋章。

渡江战役后,曹玉海已经升任营长。

1949年6月,曹玉海在宜昌战役中再次负伤,部队特意安排他到后方医院治疗,但当时部队已经考虑安排曹玉海转业,计划曹玉海伤愈后,就安排他到武汉监狱任监狱长。

也是在疗养院期间,曹玉海与院里一个护士谈了恋爱,可也是在谈恋爱期间,曹玉海从广播中得知了一个消息——朝鲜战争爆发了。

当时,三十八军正在武汉集结准备北上,曹玉海是第一时间找到了部队,坚决要求回部队。

应该指出的是,当时部队的确在收拢老兵,暂停转业,但对曹玉海,军里其实是准备开后门的,因为曹玉海过去负伤太多,身体状况明显不太好,加上又准备结婚,是以一开始根本就没通知他。

可军里最终还是没架住曹玉海一再请求,批准了他回部队。



曹玉海的未婚妻其实反对他到前线去,两人还为此吵过架,可后来曹玉海还是说服了未婚妻,在临别前,未婚妻给曹玉海写了封信并赠送了亲手缝的枕头套,上面绣着四个字“永不变心”:

“玉海,我亲爱的:一想到你要离开我,我的心就像撕裂了一样! 自从见到你,我才晓得一个人应该怎样生活。但,我毕竟还有些过于注意个人幸福,你的批评是正确的。你说得对: ‘我不是不需要幸福,我不是天生愿意打仗,可是为了和平,为了世界劳动人民的幸福,我就要去打仗了。’谁知道什么时候能相见,但我要等待,等待你胜利归来。我为你绣了一对枕头,请带着它,就像我在你身边一样……我想总会有点儿时间的,亲爱的,千万写信来,哪怕只是一个字也好……”

有关三十八军在抗美援朝时期的表现,过去谈的多了,这里不再谈。

曹玉海本身就是战斗英雄,上了战场以后更是所向披靡,并多次立功,曹玉海当然坚信志愿军一定会取胜,但他却从来没想过自己,也许在他看来,那时候他已经牺牲了。



老战友姚玉荣从营长那儿看过他未婚妻的照片,那时部队行径在去朝鲜的路上,当时他好奇的问了一句:

“为什么不结了婚再走?”

曹玉海回答:

“万一牺牲了对不住人家。”

姚玉荣那时还开玩笑:

“是不是不太喜欢她?”

曹玉海摇头:

“死了我也恋着她。”

1951年1月25日,美第8集团军司令李奇微集中16个师又3个旅,1个空降团及炮兵、坦克部队,总兵力约25万余人,在航空兵支援下发动全线反扑。

抗美援朝第四次战役打响。

志愿军当时正在休整,为两个月后发动的春季攻势做准备,因“联合国军”进攻被迫转入防御作战,当时三十八军的任务是,在志愿军副司令员韩先楚的指挥下,协同50军以及朝鲜人民军第一军团,在金浦、仁川及野牧里至骊州以北68千米地段上组织防御,抗击“联合国军”向汉城方向的进攻。



1951年2月10日,时任三十八军副军长的江拥辉把曹玉海叫了过来,命其率领一营防守武甲山、 莺子峰一带阵地。在随后两天时间里,曹玉海率领一营顽强挡住了美军数次攻势,部队付出了极大的伤亡。

2月2日拂晓,美军集中骑兵第一师一个团的兵力,在24架飞机、52辆坦克及50门大炮的配合下,向一营主阵地京安里以北350.3高地发起凶猛进攻。

曹玉海率部打退了敌人六次冲锋,但在敌军第七次进攻时,曹玉海在前线作战时,被两发子弹击中了头部和胸部壮烈牺牲。

在营长曹玉海牺牲后,战士们高喊为营长报仇的口号,又投入了持续的作战。



根据战后统计,1营在兵力完全不占优的情况下,打退了十数倍敌人的进攻,歼敌680余人,自身付出了巨大的伤亡,战后1营记“集体一等功”,并获得英雄部队荣誉称号,并授予“攻守兼备”战旗。

曹玉海被追记特等功,并授予一级英雄荣誉称号。

曹玉海牺牲以后,部队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联系到他家里人。

根据曹玉海生前资料记载,他的老家是“山东省莒县老沟乡东甸沟村草甸子人”,可莒县根本就没有老沟乡草甸子村这个村子。

1997年4月,三十八军整理党史资料,工作人员在莒南县偶然聊起了莒县有个曹玉海的战斗英雄。尽管是闲聊,但当时莒南县党史办的负责人却很上心,因为当地涝坡乡东店头村倒是有很多姓曹的人。

莒南县史志办副主任李祥琨在跑遍了民政局、档案馆查询无果的情况下,开始走访县里曹姓人查询,一个偶然的机会才得知实情。

一个在莒南县制药厂工作的工人曹敬给出了一个关键线索——曹玉海的老家就在东店头村。

李祥琨后来到东店头村去走访,当地村党支部也提供了一个线索,村子里确实有个叫曹玉海的烈士。

至此才真相大白。



原来当年莒南县从莒县析出,除了当地干部知道这件事外,老百姓其实是不大清楚的,特别是当时还是抗战时期,曹玉海后来参军入伍以后,按照习惯说自己是莒县人,但实际上他却是莒南县人。

部队的负责人后来也认为,曹玉海当年参军十有八九是记错了住址,要么是他本人报错了,要么是负责记录的通知记错了。

曹玉海牺牲以后,部队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宣传曹玉海是莒县人,可实际上莒县早就没有了老沟乡草甸子村。

当时部队牺牲烈士很多,后来反馈回来结果还有30余名战士没办法联系到家人,所以这件事情后来就被搁了下来。

曹玉海的嫂子王月花在小叔子牺牲后,其实收到过县里的慰问,说曹玉海已经牺牲了,但是身份资料全无,村子里还因此传谣,各种说法都有,甚至有人还挖苦:

“曹玉海算什么烈士?你算什么烈属?有什么证据?还不知道真实情况是什么样的!”

当时新华社公布志愿军牺牲烈士名单时,虽然也报了曹玉海的名字,但他的亲人们都不敢相信,广播里说的“曹玉海”,就是他们心心念念的那个人。

李祥琨将事情的经过查清楚以后,向县里作了汇报,莒南县为曹玉海在《莒南县志》中专门立了传,三十八军也收到了莒南县反馈回来的结果,并更正了相关资料里的记载。



1998年9月,李祥琨偕同东店头村的党支部书记曹际守和曹玉海的侄子曹际扩三人前往河北保定三十八军驻地。

三十八军一听是当年特等功臣的亲属来部队,对他们的到来热烈欢迎,部队首长亲自出面接见,带他们参观了军史馆及师、团、营纪念馆、陈列馆。

三十八军不少领导人听说后都来询问他们:

“你们怎么才来?”

李祥琨三人回答:

“我们也是现在才知道烈士的情况呀!”

值得一提的是曹玉海的未婚妻。

在曹玉海牺牲以后,团组织股长陈茂双代表部队给信封上这个地址寄了封信:

“曹玉海同志是祖国优秀的儿子,是抗美援朝的一级英雄、特等功臣,直到他为祖国流尽最后一滴血的时候,还珍惜地保存着你给他的信和爱情的纪念。”



让人没想到的是,这个姑娘后来还写了封回信:

“……这对我该是多么不可弥补的损失啊!但,我因有了这样的爱人而自豪,我要永远不愧为他的爱人。告诉您——他亲密的战友,我坚决要求到朝鲜前线去……”

曹玉海的英雄事迹,至今仍然在被传颂,不光是被当年的老部队传颂,更是被祖国人民传颂,他是实实在在的英雄。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