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驾驶曾经一度被视为比亚迪整个体系的最大短板,现在这家公司试图改变这一切。

2月6日,比亚迪发布预告称,将提升「天神之眼」智驾能力的覆盖面,以达到「让每一个人都能畅享高阶智驾」的目标。上述海报内容公布之后,2月6日比亚迪A股盘中涨停,市值增长超800亿元。2月7日,比亚迪A股股价继续上涨,两日市值累计上涨已超千亿元。

2月10日晚,比亚迪宣布全系车型将搭载“天神之眼”高阶智驾技术。按照比亚迪的规划,此后上至售价24.98万元的宋L EV,下至售价6.98万元的海鸥,共计21款比亚迪品牌车型都将推出可实现包括高快领航、城市记忆领航等在内的高阶智驾功能。


至此,比亚迪算是补齐了此前一直被诟病的短板,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超出了市场预期——让售价不到7万的车型也拥有了智能驾驶功能,这是以往从未有过的情况。同时,比亚迪也在对外释放出一个新的信号:在价格战越打越激烈的中国汽车行业,比亚迪开始用新的方式参与竞争。

不过,如果将这次发布会看成是比亚迪针对中国市场的一次进攻号角,那可能也不是这家公司的全部野心。

2024年,比亚迪的全年累计销量高达427.21万辆,同比增长老人41.26%,再次拿下全球新能源车销冠。其中,乘用车销量为425.04万辆,同比增长41.1%;乘用车海外销量达41.72万辆,同比增长71.9%,但占比亚迪乘用车总销量比例不到10%。

同期,根据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预测,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可达1300万辆,2025年销量将在此基础上增长30%至1650万辆,在总销量中占比超过50%。

此前主管部门制定的行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35年新能源汽车要成为新车市场主流,即新车渗透率超过50%。这意味着,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提前十年达成了目标,在此过程中市场竞争的残酷程度可见一斑。

按照机构预测,市场对比亚迪今年的销量预测普遍在550万辆左右。当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经接近50%后,比亚迪2025年想要拿到更多的增量,海外市场将是这家公司更乐意去努力的方向。

而更便宜的智能驾驶汽车,则是比亚迪海外战略中,除去激进的定价策略之外,又一把新的武器。比亚迪,也正着手在海外市场掀起一场新的风暴。

例如,比亚迪上个月才正式进入韩国市场,主打车型为Atto 3(中国版本为元PLUS)。一个月过去后,韩国已成为中国大陆以外购买比亚迪元PLUS的最便宜的地方。在新加坡,比亚迪现在是最畅销的汽车品牌。

此外,比亚迪也是泰国消费者的首选电动车品牌。在巴西,情况也一样。2024年,比亚迪在巴西的乘用车和商用车销量比福特高出50%。而在欧洲,虽然受制于欧洲对电动汽车征收了17%的额外关税,但比亚迪仍成为了2024年欧洲最畅销的中国汽车制造商。


根据欧洲各国汽车协会的数据,上个月,比亚迪在英国、西班牙、爱尔兰和葡萄牙等市场的销量超过了特斯拉。

其中,比亚迪在英国、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月销量同比增长了551%、734%和207%,而特斯拉在这三个国家的销量则同比减少了8%、76%和29%。1月份,比亚迪的国际出货量增长了83%,达到66,336辆,创下了月度新高。同期,据当地行业组织的数据,特斯拉1月份在德国的销量下降了60%,在法国的销量则下降了63%。

市场有观点认为,今年海外交付量也将大幅增长,这要归功于上个月投入运营的第四艘比亚迪货船。据报道,这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运输船,可容纳约9,200辆汽车。

比亚迪曾表示,预计2025年的销量将达到500万至600万辆。如果比亚迪希望实现海外销量比去年增加一倍以上的目标,那么在2025年有一个良好的开端至关重要。

现在,比亚迪的“天神之眼”为这家公司开了一个还不错的头。可以预见的是,激进的定价策略和更便宜的智能驾驶,将让比亚迪2025年在海外的各个地区和市场,给予它唯一的对手——特斯拉更大的压力。(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 | 饶翔宇 编辑 | 钟毅)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