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改革,既要讲两点论,又要讲重点论。抓重点、抓关键,善于牵改革的“牛鼻子”,才能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

山东新春第一会,省委省政府聚焦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部署融资平台和城投公司转型改革、地方中小金融机构改革、能源转型改革等10项标志性改革,招招直击高质量发展要害。

啥叫标志性改革?就是专啃“一子定乾坤”的硬骨头,下好“牵一发动全身”的关键棋!

比如,看准育“新”命门——提出要把教育、科技、人才拧成一股绳,破题“四链”融合,强调工作推进、资源要素、创新主体、政策保障,都要紧扣“一体”抓改革,加快构建支持全面创新的体制机制,持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

再比如,瞄准开放新局——强调将聚焦“高水平”这一目标,深化制度型开放改革,提出要在高水平贸易自由制度、投资便利制度、数据流动制度等方面加力创新,为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提供有力支撑。

总的来看,10项重点改革,每一项都抓住了山东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具有强大的牵引带动、引领示范作用,可谓一子落而满盘活!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任务,就是要紧盯这些重点改革,拿出最优资源、集中优势力量,去破解、去攻坚。

怎么破解?怎么攻坚?关键要迎着问题干。改革是为了解决问题,促进高质量发展。省委、省政府部署的各项改革举措,每一项都是针对当前山东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的。在实践中,全面准确把握10项重点改革,哪里矛盾集中,就紧盯哪里不放,哪里问题突出,就奔着哪里干,不愁打不开改革发展新天地。

时间不等人、机遇不等人、形势不等人。紧盯10项重点改革,保持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能早干则早干,能多干就多干,山东定能当好改革排头兵,挑起大梁走在前!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评论员 刘帅)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