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宇亮(前排左一)参加全国政协组织的科技创新驱动发展调研考察活动,就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与大家进行深入交流。
作为科技界全国政协委员,过去一年,我一直围绕科技强国建设开展履职工作。
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的民革、科技界、环境资源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会上,我以“以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为抓手促进四链融合,提升新质生产力”为题,介绍了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共享平台、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的进展情况,建议建立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科技考评体系,把科学家个人能力变成国家能力,促进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的深度融合,把创新落地到产业上。
过去一年,我在推动科技创新、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中践行全国政协委员的责任与担当。去年,我多次参加全国政协组织的关于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调研考察活动,深入调研我国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纳米科技、粤港澳科技合作等机构或企业,与多方人员交流,了解科技投入、科技人才、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等新质生产力提升过程的现状与困难。针对部分科研人员反映的先进科研成果转化成产业产品仍然较难,尤其是科学研究和产业创新之间的诸多要素衔接不畅,高技术产业研发资金投入大、周期长,融资渠道有限、企业利润薄等因素严重制约了高技术产业创新的步伐等问题,我在参加全国政协的各项履职活动中,在全国政协组织的委员集体学习活动中,积极建言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支持力度,加大对高科技产品价值的认可力度,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重视与回应。此外,我参加了全国政协“加快推进创新药物和高端医疗设备的研发与临床应用”双周协商座谈会,深切感受到,在国家政策制定过程中,吸纳民意、汇集民智的机制化、常态化。
科普是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人民政协汇聚各界精英与智慧,在科技创新与科普事业中发挥了独特优势。我作为主讲人参与全国政协“委员科学讲堂”,以“纳米科技前沿与产业化——以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为题作科普讲座,围绕纳米科技改变我们日常生活,如纳米科技在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应用,为大家讲解背后的科学原理,解答委员们、高校学生、科研工作者的提问;我在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国资委企业家培训班、中国科协和中小学等开展了多场科普讲座,不断培育公众对科学的兴趣。
展望2025年履职工作,我将继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积极投身科技创新和科普事业,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提升新质生产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
(作者系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
作者:赵宇亮
文字编辑:罗韦
新媒体编辑:张子怡(实习)
审核:解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