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破冰,行动才能突围!

现实中,有些工作之所以不见起色,往往是因为囿于习惯、循规蹈矩、按部就班。有的地方只强调现实困难、客观矛盾,不去想解决问题的招数;有的看不到实践变化,习惯于找惯例、走老路,缺乏创新举措;有的工作满足于一般化、过得去,对标一流的冲劲不足,不愿“跳起来摘桃子”。

这些现象,说到底都是思想上的“拦路虎”在作祟,导致好政策卡在“老脑筋”上,新事物败在“旧思维”下,影响了高质量发展的进程。

改革,先改思想“拦路虎”。只有解开思想的扣子,才能迈开改革的步子,甩开实干的膀子。山东新春第一会上,以观念更新引领改革新突破,被摆在突出位置。旧观念根深蒂固,要想彻底拔除,行动上就得见真章。具体实践中,尤其要做到更新观念和实事求是相统一,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统一,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相统一,大胆创新和稳扎稳打相统一,让改革在实践中落地生根!

比如,群众中有大智慧,基层中有好经验。摈弃高高在上的错误观念,开门抓改革、俯身听民意,才能把规划的“最初一公里”和落实的“最后一公里”贯通起来,让基层的“好点子”转化为政策的“金果子”。

比如,改革是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一下子把所有问题都解决。破除急于求成、好高骛远的心态,统筹好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承受度,才能一步一个脚印,积小胜为大胜,不断把改革引向深入。

观念一变天地宽。看济钢,从钢铁“老将”转型为空天信息产业“新秀”,就是因为切实转变发展思路,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上找对了路子。看“12345·临沂首发”,变“办好一件事”为“办好一类事”,就是因为善于主动求解,交出了为民服务的新答卷。

山东发展实践充分证明,敢想敢干、敢为人先,打破坛坛罐罐,跳出条条框框,进一步开阔视野、更新观念、创新思路,山东高质量发展必将蹚出一条新路子、闯出一片新天地!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评论员 李岳岳)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