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时任济南军区司令员的杨得志突然收到了一封来自湖北的信件,写信人名叫侯礼祥,自称是原红一军团的干部,与杨得志是老相识。杨得志读完信之后,仔细回想了一下自己的革命经历,当年他在红一军团担任师长的时候,麾下确实有一个叫“侯礼祥”的团长,可此人在抗战时无故失联,很多人都说他已经死了,如今怎么又好端端的给自己写信?



杨得志是越想越觉得奇怪,于是便让自己的秘书去查证一下侯礼祥的身份,大概三天之后,秘书告诉杨得志,这个侯礼祥完全没有资料或者文件能证明身份,大概率不是什么老红军,而是一个招摇撞骗的无赖小人!

侯礼祥是湖北人,他1928年参加革命,1929年加入红军,历任战斗班长、排长等职务,曾参加了三次反“围剿”斗争,立下了不少战功。1932年,侯礼祥因功升任红一军团红一团二营营长,他的顶头上司正是杨得志将军,1934年,杨得志升迁为师长,侯礼祥又紧跟着在杨得志麾下当团长,两人年纪相仿、志趣也相当,因此关系非常亲密,经常在一起聊天、工作。



1935年初,红一军团发起了泸定桥战役,侯礼祥主动请缨带领十余名精锐战士攀着铁索向敌人发动进攻,最终顺利击溃敌人,夺下泸定桥,为后续大部队打开了一条转移的通道。事后,侯礼祥受到了红一军团的大力表彰,并荣获手写奖状一面,以资鼓励。

1936年,侯礼祥进入红军大学进修,1937年抗战爆发后,侯礼祥被编入八路军总部警备团担任副团长,1938年,他护送彭老总前往山西前线指挥一二九师与一一五师作战。同年中旬,侯礼祥在外出送信的时候不慎遭到一小股日伪军的袭击,被打成重伤,虽然警卫员及时将他送到后方医院抢救,让他捡回了一条命,但他的左腿却也因此落下了残疾,无法再继续上阵杀敌。



原本中共中央打算将他召回延安工作,可他实在不愿意给党组织添麻烦,于是便主动申请退出八路军,返回湖北老家从事地下活动。1940年,侯礼祥的家中遭遇盗窃,他的身份证明与一众奖状、勋章均被偷走,与此同时,整个湖北的中共党组织也受到日本情报部门的打击,约有上百名党员被捕杀。中共湖北省委为了保存实力,便命令所有幸存党员暂时停止一切活动,先蛰伏下来,等到以后风头过去之后,再重新开始革命工作。

然而,谁都没想到的是,就在这短短的“空窗期”,侯礼祥居然意外与湖北省委失去联系,成为一颗“孤子”,1941年,他多次尝试重回革命队伍,结果却始终未能如愿。到了解放战争时期,侯礼祥因为早先上过几年学,颇有文墨,因此被湖北国民政府强行委任为“保长”,其职责相当于现代的村委会主任,于是乎,这个昔日的红军竟摇身一变,成了一个受人唾弃的“反动分子”。



等到建国后,侯礼祥不可避免的成为了“被清算者”,从1950年开始,他便不断受到批斗,这给他的精神和身体造成了极大的损害,为了尽快洗清冤屈,侯礼祥便四处上访、找关系,希望能恢复自己的老红军、老党员的身份,结果却频频碰壁。一直到1961年,侯礼祥偶然得知老首长杨得志在济南军区工作,于是便写了一封信给杨得志,可杨得志的秘书却因为怕麻烦,直接将侯礼祥定义为诈骗犯,并没有给他回信。

好在侯礼祥性格比较执拗,他后来又给杨得志写了一封信,详细叙述了当初与杨得志朝夕相处的过程。这一次,杨得志果然被吸引,很快给侯礼祥回了信,这对失散已久的战友至此宣告重逢。1974年,杨得志前往湖北出差,途中他专门绕道去看望了侯礼祥,此时侯礼祥刚好被查出患上了严重的老年病,可由于手头紧,他实在没有钱去医院接受治疗,只能自行卧床静养。



这让杨得志很是生气,一个曾经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志士,如今竟落得如此地步,真是令人不可理喻,于是杨得志便将当地的县长叫来,亲自为侯礼祥证明了身份,同时又命令县长必须将侯礼祥照顾好,否则严惩不贷!县长不敢违背杨得志的意思,马上为侯礼祥办理了一系列手续,为他提供干部级别的待遇。1991年,侯礼祥同志因病去世,时年七十九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