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的时候,129是缺了个政委,于是刘伯承就向中央提议,让徐向前来当,可是毛主席却没有同意,这就很让人纳闷了,为啥毛主席不同意呢?1938年,刘伯承给毛主席发了电报,内容是希望中央给129师派个政委。
其实129师之前是有政委的,还非常出色,他就是张浩,并且他与林彪还是亲戚,可是张浩因为长期繁重的工作,身体状况不好,并且去了延安接受治疗,所以129师的政委就让刘伯承负责。可是他还是该师的师长,这让他的工作压力更大的。
实际上,张浩离开129师也是迫不得已,由于身体实在是支持不下去了才离开的,张浩曾经被国民党给抓了,遭到了各种折磨,这也让他落下了一身的伤。而最让张浩忍受不了的就是头疼,只要复发就会让他痛苦不堪。
如此一来就没有办法工作了,他也就只能先去解决自己的身体健康,对于张浩的离开,刘伯承是非常不愿意的,毕竟张浩在政治方面的工作能力出色,两个人配合的也非常好。可是张浩已经无法继续工作,刘伯承也没有办法。
张浩离开后,刘伯承就需要负责起政委的工作,可是刘伯承的一个眼睛已经失明了,再加上他的身体也不怎么好,所以他也无法军政一肩挑,毕竟这可能会影响工作,所以他就想要让中央派个干部来帮他一起管理部队。
不过在刘伯承给中央的报告中,也提出了自己的方案,他说可以让徐向前担任政委,他继续担任师长,或者是自己担任政委,让徐向前来当师长,从他的建议中可以看出,刘伯承对革命工作的认真,而且也都是从大局考虑的,这是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具备的。
要说刘伯承提出来的第一个建议,让徐向前来担任政委,129师也没有人会反对,因为129师最初就是由红四方面军还有陕北的红军进行改编的。徐向前就曾经是四方面军中的领导,如果让他继续负责政委工作,自然是工作更好开展,不需要缓冲期了。
第二方案也很不错,刘伯承在红军时期就担任过总参一职,可以说有勇有谋,并且还在军事方面有过深造,并且还是有政治工作经验的,如果让他们负责政治方面的工作,自然也很合适,同样也是让众人佩服的。
在这两个方案被汇报给中央后,中央的领导就开始进行谈论,周总理觉得徐向前之前就负责过部队的指挥,他的军事能力自然是不用说了,所以在周总理看来徐向前是比政治更适合军事的,支持第二个建议。
不过毛主席却两个方案都没有采纳,因为他觉得刘伯承,还有徐向前的军事能力都比较强,不应该放在同一个部队里,这样也是资源方面的浪费。所以他就表示129师的政委会另派干部,而徐向前的职务还有其他的安排。
而毛主席已经有打算了,之后邓公就被派到了129师担任政委,至于徐向前,中央安排他去冀南地区建立根据地,并且率领着115师与129师的一部分兵力,可以说这个任务更重要,这也是中央对徐向前的重用与信任。
邓公被安排在129师也是非常正确的,因为129师在这两位领导人的领导下成为了后来赫赫有名的刘邓大军,并且在解放战争中还起到了非常重要作用,要知道解放初期解放军困难重重,如果没有刘邓大军去大别山作战,减轻其他战区的压力,就不会有之后的胜利,这也就看出,这两位干部的能力很出色。而这一系列的安排都是毛主席的手笔,看出毛主席对知人善用能力发挥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