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四方面军是出了名的特别能打,越是大仗、硬仗和恶仗,红四指战员就越生龙活虎。而也是这个原因,红四指战员从上到下的脾气都颇为火爆——当然作为领头羊之一的徐向前元帅除外。
张国焘、陈昌浩和徐向前,被并称为鄂豫皖苏区和川陕苏区党政军“三驾马车”。看起来是文弱书生的陈昌浩,脾气同样火爆得很。他的脾气跟威望与地位成正比,没人敢跟他炸刺。
在川北时期做过红四方面军总参谋长的倪志亮,在鄂豫皖时期就是红11师师长,算红四方面军创始人之一,也是后来方面军的主要将领。倪志亮脾气暴躁,作风比建国后赫赫有名的许世友上将还霸道些,据说寻常指战员都不敢跟他过多接触。
倪志亮习惯拿枪来教训人,辅之骂人。警卫员犯错,他也会掏枪,但其实就是吓唬,不是真开枪打人。他的枪法很好,专打对方身边和脚下,想吓得人不敢再犯这样的错误。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事被许多不明就里的人按到许世友头上,说许世友这般。实际上许世友只是看起来粗枝大叶、行事鲁莽,真不这样,以貌取人是不行的。到抗战时期的山东胶东,当地还有这样的故事传播,许世友背了这个黑锅大半辈子。
倪志亮脾气再大,在陈昌浩身前就像个乖宝宝。一次战斗中,倪志亮跟前线打电话,对方口气有些冲,再加上通话质量差,他一时间没听出是谁的声音,便习惯性提高嗓门,破口大骂起来。倪志亮没骂两句,对方就把电话“啪”得一声给挂断了——而且能明显听到,是很用力地砸挂的。
倪志亮一时间更加火大了,气得又骂又发抖,说要查出这个人是谁,竟然敢这样对自己这个方面军总参谋长。之后,他就没再放心上。
过了好一会功夫,陈昌浩带着几十名卫士,骑着马直冲进倪志亮所在的通江城文庙。倪志亮当时正在楼上,陈昌浩一边用力踏着楼梯往上冲,一边厉声大喝:“倪志亮啊倪志亮,你好大的胆子,连老子你也敢骂?”
倪志亮一听,顿时明白自己惹了大祸,前面被自己大骂、砸挂自己电话的人,原来是总政委。他被吓得噌一下站起来,连忙低头认错:“总政委同志,我错了,我错了,我真不知道刚才那个电话是你打的。要知道是你,借我十个胆,也不敢那样说话啊,你放过我吧。”
这时候已经晚了,陈昌浩被惹毛正气头上,哪能因为倪志亮这三言两语就消火停手。来之前,陈昌浩已经想好要动手。倪志亮认错的时候,陈昌浩挥舞起马鞭,毫不留情地就是一顿乱抽。倪志亮不敢躲也不敢还手,硬挨。
这动静搞得太大,后来把隔壁院子住的张国焘给惊动了。张国焘把陈昌浩拦住,这事才算完。
据跟随张国焘多年的贴身警卫何福圣说,陈昌浩在川北苏区的时候相当威风。无论是进城还是出城,总是一骑当千:身上披着一件从川军将领那缴获来的外黑内红斗篷,随风飘动。他身后还跟着数十名孔武有力、剽悍勇猛的警卫员。他们全部骑着高头大马,身上背着20响盒子炮。
革命者们往往是十分年轻的,他们有着满腔热血和改天换地的勇气。
陈昌浩参加革命时也是如此,他在红四方面军威望极高。他的威望一方面源自地位,另一方面是所作所为。
1931年攻打黄安的时候,红军把敌69师围得水泄不通,让守军到杀鼠宰猫、拆房当柴烧的地步。经过40天围城,红军向守城敌军发起最后的总攻。
战斗打响时,天空飞过一架飞机,机身上印着“列宁号”三个红色大字。这飞机是国民党空军驻武汉的高级训练机,在一次飞行训练中燃料耗尽,迫降落地,被附近赤卫队发现并缴获。驾驶员是四川金堂人,接受思想教育后,表示愿意弃暗投明,为红军服务。
敌人做梦也想不到,这架飞机是红军的,当他们欢欣鼓舞地跑出来招手,想要迎接粮食弹药的空投时,收到的却是致命手榴弹。死伤近百人后,敌人才反应过来,飞机是敌非友。
在飞机上扔炸弹的不是别人,正是年仅27岁的陈昌浩。他不太信任飞行员,担心飞行员会开着飞机跑掉,便亲自上飞机监视,有异动就开枪。陈昌浩监视的同时,顺带空投手榴弹,为正面战场做贡献。
陈昌浩因此事,成为一名英雄,得到红军广大指战员的崇拜和拥护。战争年代,恐怕没有比这更容易赢得个人威望的所作所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