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母亲是个要强的人,从农村考出来当了护士,一心想用自己的努力赢得婆婆的认可。
然而她越是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奶奶却越看不上她的农村出身。
最讽刺的是,等到父亲离婚再娶了个城里姑娘,奶奶却开始后悔不已。
01
那是一九九五年的深秋,窗外的梧桐叶随风翻飞,医院的走廊上弥漫着消毒水的气味。
“快点,快点!”父亲焦急地推着担架,上面躺着疼得脸色发白的奶奶。
那天晚上奶奶突发阑尾炎,父亲连鞋都来不及换就把奶奶送到了医院,护士站值班的正是我的母亲。
“病人请先别动,我来测个体温。”母亲清亮的声音传来,她动作麻利地为奶奶测量体温、血压,又仔细询问症状。
昏暗的灯光下,母亲白色的护士服格外醒目,她的眉头微蹙,认真地在病历本上记录。
“阑尾炎的可能性很大,需要马上联系医生。”母亲说完就快步离开,不一会儿就找来了值班医生。
手术很快开始了,在等待的过程中,母亲一直在安慰焦虑的父亲:
“您放心,主刀的是我们医院最好的外科医生。”
她的声音温柔却坚定,让人莫名安心。
手术进行了一个多小时,做完手术母亲走进走出病房多次,替奶奶擦汗、调整被子、检查点滴速度。
她的每个动作都那么轻柔,生怕打扰到刚做完手术的奶奶。
“真是太感谢您了。”父亲由衷地说,“我出去买点吃的,您饿了吧?这么晚还在忙。”
母亲腼腆地笑了笑:“不用麻烦的,这是我的工作。”
“您这么照顾我母亲,怎么能不感谢呢?”父亲执意要去,“想吃点什么?”
“随便什么都行。”母亲低下头,脸微微泛红。
父亲很快买回了热气腾腾的馄饨,在医院的走廊里,他们聊了很久。
后来母亲告诉我,那是她第一次觉得,原来夜班也可以这么温暖。
父亲开始频繁到医院“探望”奶奶,有时是带些水果,有时是送些汤水。
奶奶恢复得很好,脸上总是带着欣慰的笑。
她总说:“小李护士真是个好姑娘,又能干,又细心。”
每次父亲来,母亲的眼睛都会不自觉地亮起来。
她总是把护士站收拾得格外整齐,连值班表都写得工工整整。
父亲常常找各种理由和母亲说话,有时是请教护理知识,有时是咨询复诊事项。
奶奶出院那天,特意送了一盒巧克力给母亲。
“小李啊,有空常来家里坐坐。”奶奶拉着母亲的手说。
母亲不好意思地点点头,眼神却悄悄瞟向父亲。
之后的日子,父亲经常约母亲出去。有时是去江边散步,有时是去看场电影。
母亲总是穿着朴素的碎花裙,提着一个简单的帆布包。
但在父亲眼里,她比天上的星星还要明亮。
“你爸是个老实人,”母亲后来告诉我,“他从不说什么甜言蜜语,
但每次约会总会记得我爱吃的东西,还特意了解护士的工作性质,主动配合我的排班时间。”
然而后来别人无意提到母亲是从农村考上护校的,这个消息像一颗炸弹,让奶奶的脸色瞬间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