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一位老人站在县政府门口,犹豫了好久最终还是走了进去。当他提出想要申请救济,并表明自己曾经当过红军,革命年代还是川陕省苏维埃政府主席后,有关领导听完后嗤之以鼻:“你这么大的官,为什么不到北京去?”

老人顿时语塞,不知该如何回答,只好懦懦地退出了办公室。不久,老人倒在了一个公园外,人们发现时老人已经被饿死。20多年后,这位饿死街头的老人终于被人揭开了身份,他就是赫赫有名的红军将领熊国炳。

熊国炳出生于四川通江,只读了两年书就因家贫不得不辍学。父母将其过继给本族亲戚后,熊国炳开始跟着行医的养父挖中草药。养父母相继去世后,熊国炳一人承担起巨额的债务。

1920年,不堪欺压的熊国炳娶妻之后,搬到山上和岳父同住,一家人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这样的日子整整过了10年,熊国炳才带着一家老小走出深山,靠打零工维持生计。



红军解放通江之后,熊国炳开始投身革命工作,从赤卫队员开始干起,一步步走上了领导岗位。1933年,由于工作成绩显著,熊国炳被组织任命为川陕省临时革委会委员,川陕省苏维埃政府成立后,熊国炳被推选为主席,之后又连任两届。

在任职期间,熊国炳积极推行土地革命,在工农业方面成绩显著;在反“六路围攻”最激烈的时候,熊国炳组织后勤人员支援前线,为战斗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长征开始后,熊国炳带领机关踏上了长征路,同时他调任红四方面军总供给部部长。四川省苏维埃政府成立后,熊国炳继续担任主席,之后继续随红军北上。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后,熊国炳跟随部队踏上了西征的道路。

1937年,红军与马家军作战失败后,熊国炳将200多名后勤人员全部编入战斗连队。在突围中,熊国炳侥幸冲出了敌群,一路跑上雪山,在战马被打死,脚被冻烂的情况下,熊国炳咬着牙继续爬行。



所幸熊国炳途中遇到了几位同样被打散的战友,在战友的帮助下,熊国炳继续追赶部队,结果又碰上了马家军骑兵。熊国炳坚称自己是个伙夫,敌人看他模样落魄,估计也不是什么大官,便将他释放。

带着一身的伤病,熊国炳一路乞讨到了酒泉,得到一名张姓农民的帮助。为了感恩,熊国炳改名张炳南,靠着摆摊维持生计,直到新中国成立。

1951年,熊国炳向政府汇报了自己一部分参加革命的经历,得到了少量补助,勉强能够维持小生意。后来熊国炳回到老家,见到了瞎了眼的父亲,决定留在家乡。当时乡亲们都问熊国炳,为什么不找党和政府,熊国炳沉痛地说,当年川陕根据地出去那么多人都死了,可自己还活着,自己没有脸去找组织。

就是抱着这样的信念,熊国炳始终没有完全透露过自己的革命经历,直到1960年实在生活不下去,熊国炳才决定找政府寻求帮助,结果县领导却丝毫不相信,最终酿成了熊国炳饿死街头的悲剧。



直到20多年后,张炳南就是熊国炳的真相才被揭开,当年不少熊国炳的战友,才得知熊国炳的不幸遭遇。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