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图由豆包生成,提示词:神经传导

谷氨酸竟掌控大脑情绪、记忆与健康,解锁趋利避害攻略

注意力无法长时集中,没办法投入长时间的学习和工作;

情绪忽高忽低,上一秒开心兴奋,下一秒难过到落泪;

总是忘记自己要做什么,话到嘴边却不知道要说什么……

多半是谷氨酸在起作用。

谷氨酸广泛存在于我们的大脑中。如果让你说出一种神经递质的名称,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大多数人可能会首先想到多巴胺,事实上,我们大脑中超过90%的神经元使用谷氨酸作为神经递质。


谷氨酸的发现是一段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1866年,德国化学家卡尔・海因里希・里特豪森从蛋白质水解产物中分离出了谷氨酸。不过,真正让谷氨酸声名远扬的,是1908年日本科学家池田菊苗的发现。池田菊苗从海带汤中提取出了谷氨酸,并敏锐地察觉到它所带来的独特味道。他将这种味道命名为“Umami”,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鲜味。自此,谷氨酸开启了它在食品调味领域的辉煌篇章。

而在人体内,谷氨酸也是“大忙人”。谷氨酸是负责学习和记忆的神经递质,与我们所有的感觉、思想和行为息息相关。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冷热感等,我们对环境中一切事物的感知都依赖谷氨酸。对过去的记忆、对未来的计划、想象力、创造力、语言、洞察力、判断力、适当的社会行为、同理心——一切使我们成为我们的因素——都与大脑皮质中的谷氨酸能神经元网络的活动变化密不可分。

阿信推荐一本新书——《多面的谷氨酸》,全面解读谷氨酸的双重角色,探索如何通过调节谷氨酸能神经元网络来改善认知、情绪,并提升我们的复原力。

大脑最重要的功能就是让生物体在环境中活动时,能够学习、记住和回忆周围环境及经历的细节。这一过程就好比我们在脑海中绘制了一幅“认知地图”,指引着我们在生活的迷宫中穿梭。而谷氨酸,便是绘制这幅地图的关键“画师”。

谷氨酸是一种重要的兴奋性神经递质,参与了我们对外界的感知、记忆的存储、情绪的调节,它通过两条纹状体丘脑通路调节丘脑功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我们的认知控制功能。

大约40亿年前,谷氨酸就已经存在于地球上了,它是细胞用来构建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中最简单的一种。它还是大脑中杰出的神经递质,大脑中90%以上的神经元都将谷氨酸作为神经递质。

谷氨酸的作用远不止于此,在大脑发育的早期,甚至在神经元回路建立之前,谷氨酸就已经开始控制神经元的生长,并决定在哪里形成突触。一旦神经元网络形成,谷氨酸就会开始调整神经元网络的结构,以便优化大脑的众多功能。


在大脑的海马区域,谷氨酸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海马就像一个“记忆工厂”,负责将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并将这些记忆存储起来。当我们接触新的知识、经历新的事物时,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会变得异常活跃。

谷氨酸作为主要的兴奋性神经递质,如同“信使”一般,在神经元之间快速传递着信号。它激活特定的受体,尤其是NMDA受体,参与了长时程增强(LTP)的形成。简单来说,LTP就像是给神经元之间的“通信线路”做了一次升级,让它们传递信息的效率大幅提高。

这种神经元间通信效率的提升,被认为是学习和记忆的生物学基础。

每一次新知识的输入,都伴随着谷氨酸的活跃,它影响神经元之间的突触连接和神经网络的形成,帮助强化神经元之间的连接,使得记忆得以在大脑中深深扎根。


谷氨酸:记忆与学习的加速器

实际上,感官通路中的所有神经元都使用谷氨酸作为神经递质。通过谷氨酸能通路,海马与前额叶皮质、顶叶、颞叶、杏仁核和下丘脑相互连接,完成学习、记忆、空间导航和认知地图构建等一系列“脑力劳动”。


额叶中的回路在工作记忆和情景记忆的存储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而海马与额叶之间有很强的谷氨酸能联系。就拿背单词举例,工作记忆是一种暂时保存信息的认知系统,能在短时间内对眼前的单词进行存储和加工。但要是想长时间保留这些信息,就需要围绕某一单词建立一种情景记忆,比如把“abandon” 和伤心、失望等情感联系起来,加深对单词语义的理解和记忆。


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海马负责将这个单词的一些基本信息(如读音、拼写等)进行编码,然后通过谷氨酸能通路将信号传递给额叶。额叶接收到这些信号后,会对信息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处理,这个过程依赖于谷氨酸的兴奋性传递。

有趣的是,完整的学习和记忆过程是由谷氨酸和多巴胺相互配合完成的。当我们学习一项新的技能,比如弹钢琴时,谷氨酸帮助形成新的神经连接,而多巴胺则在你掌握新技巧时给予你奖赏感。这种奖赏感激励你继续练习,从而提高技能。

因此,谷氨酸和多巴胺的平衡对于有效的学习和记忆至关重要,得先靠谷氨酸获得成就,多巴胺才能发挥作用,让我们产生进一步精进的成就感。

而且在儿童的成长发育中,谷氨酸也是大脑发育的“助推器”,能够促进神经元的生长和分化,让孩子的大脑神经元如同茁壮成长的幼苗,不断发展壮大。在学习过程中,谷氨酸更是发挥着关键作用,它能够增强大脑的兴奋性,让孩子更加专注、思维更加敏捷,进而提升学习能力,助力孩子们学得更快更好。


若不能记住快乐,那快乐有何意义

谷氨酸和多巴胺共同参与情绪调节。多巴胺通常与愉悦感和奖赏感相关联,当我们经历一些愉悦的事情,比如吃到美食、运动、得到赞扬等,大脑就会释放多巴胺,让我们感到快乐和满足。多巴胺会传递兴奋和开心的信息,激发和强化个体的行为动机,促进目标导向的行为。而谷氨酸则在学习和记忆中发挥关键作用,帮助我们记住这些积极的经历。当我们体验到积极的情绪时,多巴胺的水平会上升,让我们沉浸在快乐之中,而谷氨酸则如同一个“记忆助手”,将此时的场景、感受等信息记录下来,以便在未来重复这些带来愉悦的行为。例如,当你吃到美味的食物时,味蕾的刺激促使大脑释放多巴胺,让你瞬间感到满足,而谷氨酸则迅速“开工”,记住这种食物的味道、口感和进食时的环境氛围,让你下次再遇到类似的食物时,瞬间勾起美好的回忆,还想再吃。

一方面,谷氨酸能够促进多巴胺的释放,使得我们在学习、探索新事物的过程中,伴随着好奇心得到满足时的愉悦感,进一步强化了对该事物的记忆和追求欲望;另一方面,多巴胺水平的变化也可能影响谷氨酸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的效率,当我们处于积极情绪状态下,二者协同作用,让大脑的学习和记忆功能达到最佳状态,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环境、享受生活。

可以说,多巴胺负责点亮快乐的瞬间,谷氨酸则负责将这些瞬间编织成美好的回忆,二者携手为我们的情绪和认知世界增添绚丽色彩。

因此,研究人员越来越认识到,一定范围内的谷氨酸能神经元网络活动,对突触可塑性、最佳大脑功能和大脑终身健康至关重要。但也要小心,谷氨酸受体的过度激活会产生“兴奋性毒性”,这种毒性可以在癫痫发作、脑卒中和创伤性脑损伤时迅速发生,也可能在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疾病中更隐蔽地发生。

谷氨酸的这种双重作用,使其成了大脑中的“双刃剑”。


“亦正亦邪”的神经递质

谷氨酸作为一种非必需氨基酸,在人体的能量代谢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身体需要能量时,谷氨酸可以通过转氨作用生成α-酮戊二酸,进而投身于三羧酸循环(TCA循环),为机体源源不断地输送能量,堪称身体的“能量补给站”。在蛋白质合成方面,谷氨酸更是不可或缺的“建筑材料”,它与其他氨基酸携手合作,构建出人体所需的各种蛋白质,从肌肉组织的构建到酶的合成,都有谷氨酸忙碌的身影。

大脑消耗的绝大部分能量也来自谷氨酸能神经元的活动。谷氨酸通过作用于星形胶质细胞(大脑中的一种神经胶质细胞),增加了脑血流量,进而增加对活跃的神经元网络的营养供应。


此外,谷氨酸还通过参与重要的抗氧化剂谷胱甘肽的合成,参与我们体内的抗氧化作用,如同为身体穿上了一层“防护铠甲”,抵御氧化应激带来的损伤,守护细胞的健康。

然而,任何事物都讲究“过犹不及”,谷氨酸也不例外。过量摄入谷氨酸可能会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由于它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过量时可能导致神经系统过度兴奋,使人出现头痛、头晕、心慌等不适症状。长期过量摄入,还可能对神经系统造成更为严重的损害,影响神经细胞的正常功能。并且,过量的谷氨酸会干扰人体对其他氨基酸的正常代谢,打破体内的代谢平衡,进而影响身体各项机能的正常运转。

当心谷氨酸成为疾病的助推器

谷氨酸在许多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肌萎缩侧索硬化(ALS)等。

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是两种常见的脑部神经退行性变性疾病,二者都涉及一种与谷氨酸受体过度激活有关的“慢性兴奋性毒性”,这是由患者大脑细胞能量代谢受损,同时伴有神经毒性蛋白的积累导致的。


大脑在正常衰老的过程中,神经元中的线粒体也会随之老化,并出现功能不良的情况。线粒体的功能不良可能导致细胞能量不足,使神经元更容易受到兴奋性毒性的影响,很可能导向对认知能力和运动能力的损害,增加患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的风险。

还有另一种相对罕见但致命的疾病——肌萎缩侧索硬化(ALS)——也可能与谷氨酸能有关。

在病程早期,谷氨酸能上运动神经元的过度兴奋,可能导致下运动神经元的活动增加,因此患者通常会经历肌肉抽动和痉挛的症状。

还有实验表明,谷氨酸水平的变化可能影响个体的焦虑程度。我们知道,压力过大是焦虑症和抑郁症的主要因素。当我们面临无法摆脱的压力时,神经元网络会被激活用来应对这些压力,但如果谷氨酸能神经元被过度激活,则会导致焦虑症的出现。

另外,谷氨酸通过影响皮质醇的水平,间接影响我们对压力的生理反应。研究表明,压力激素皮质醇水平升高时,会抑制毛囊干细胞的激活,导致脱发,这是“压力使人脱发”的具体机制。


“管住嘴、迈开腿”也能让大脑更健康

谷氨酸在人体机能运转中扮演着多重角色,它既可以是大脑的塑造者,也可以是其破坏者。而运动和间歇性禁食犹如一对“黄金搭档”,对谷氨酸能神经元网络的积极影响更是不容小觑。

先来说说运动。当我们迈开脚步奔跑、尽情挥洒汗水时,身体内部正发生着一场奇妙的“变革”。

运动能够促使大脑释放一种名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物质,它就像是大脑的 “超级肥料”,滋养着神经元,促进神经元的生长、存活与分化。对谷氨酸能神经元而言,BDNF的增加意味着它们能够更好地发挥功能。运动刺激了与运动奖励机制紧密相连的谷氨酸能通路,使得谷氨酸能神经元活跃度大幅提升,进而投射到 VTA 的多巴胺神经元,激活大脑的奖励系统,让我们在运动中产生愉悦感,这种愉悦感又进一步激励我们坚持运动,形成良性循环。

间歇性禁食也很重要。禁食期间,身体从依赖葡萄糖供能逐渐转变为利用酮体供能,这种代谢转变激活了一系列适应性反应。在神经元层面,间歇性禁食能够增强内质网应激反应,驱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等可塑性基因的表达。如同在运动中一样,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增加对谷氨酸能神经元网络有着深远影响,它可以促进海马等关键脑区的长时程增强,提升神经元之间信息传递的效率,巩固学习与记忆能力。而且,间歇性禁食还可能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群,增加肠道中有益物质的产生,这些物质可以间接促进神经元的再生与修复,为谷氨酸能神经元网络的稳定运行提供有力支持。


运动和间歇性禁食就像是两把钥匙,解锁了谷氨酸能神经元网络的诸多潜能,为我们的大脑健康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让我们在保持良好身体状态的同时,拥有更加敏锐的思维和强大的认知能力。

“从出生到死亡,一个人的大脑将包含大约900亿个神经元,总共有超过800亿个神经元和90万亿个突触是谷氨酸能的。”

深入了解谷氨酸,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大脑如何工作,如何通过生活方式的调整来改善认知、情绪,并提升复原力。《多面的谷氨酸》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视角,让我们认识到,谷氨酸不仅是大脑的塑造者,也是其破坏者。全方位探究和认识 “一面天使,一面魔鬼”的谷氨酸,说到底,就是在认识我们自己。


开白名单 duanyu_H|投稿 tougao99999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