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不自由?
不自由就是佛法讲的“苦”。
“苦”的定义就是逼迫、被控制。这个东西你不想要,非得给你,这就叫“苦”。比如吃辣椒,其实是刺激痛觉,但是喜欢吃的人就会觉得快乐。再好的快乐一直逼着你用,比如说你喜欢吃香蕉,天天逼你吃,也会变成“苦”。所以“苦”的本质不是痛觉,而是逼迫,逼你干你不爱干的事儿。
“苦”的原因就是层层的控制系统,让你跳不出这种体系,你就一直被它逼迫驱动。其实人类是有自由意志的,但是被控制的基本没有了,残余一点点。
解脱的本质是自由,不被控制了。佛法的修行方案都是为了达到自由,所谓点亮自己的灯。想找回自由意志,就要靠觉悟、觉醒。
佛法把苦分三类:“苦苦”、“坏苦”和“行苦”。
1、“苦苦”
身体或心理上感受到痛苦。
这个我们都知道:生病的难受,被人打了一巴掌,被领导批评了……,都是“苦苦”。
2、“坏苦”
快乐本身就是“坏苦”。
快乐的时候很快乐,但快乐不可能持续,快乐弱化的那一刻开始痛苦。
有些明星为什么吸毒?因为被万人瞩目的时候,他非常非常快乐,一般人体会不到这个快乐,如果后来没有这样的场景了,他就没那么快乐了。他去找,怎么都找不着了,最后发现毒品能提供相似的快乐。当人被关注、被崇拜的时候,多巴胺分泌的非常多。足球明星在射门成功时,多巴胺释放比性高潮都要高好多倍,但是后来无法再体验到了,只能靠毒品来满足。
快乐会上瘾,上瘾本身就是痛苦。
脑科学有一个实验,给小白鼠的脑部做一个接口,当它操作一个按钮时,接口会释放多巴胺,老鼠就会很快乐,它就一直操作,然后发现它焦虑感、恐惧感的脑区就很活跃。
这说明多巴胺分泌多了之后,焦虑、恐惧会同时产生,但它还是不停的刺激产生多巴胺,无法停止。所以科学家认为多巴胺不能叫做“快乐分子”,应该叫做“上瘾分子”。
有纵欲经验的人都知道,纵欲之后空虚感越来越强,欲望的快乐本身就夹带痛苦。
其实健康的快乐也一样,比如你现在身体很健康,很开心,但人迟早会老,迟早会死。现在享受健康之乐,看长远点就知道,你现在有多健康,以后就会有多痛苦。身体衰弱时,你总会拿健康的时候来比较,就会更沮丧。夫妻恩爱,就算感情不会崩坏,死亡也会分离。这都是“坏苦”。
3、“行苦”
就是不自由。
“苦苦”和“坏苦”都归结为“行苦”,就是不自由、被压迫。生死不是我们自己的选择,死后更是未知的恐惧。生活中的一切,身体的健康,我们都操控不了,只能被操控。外在的控制更不用说,我们主宰不了这个世界,而是被世界主宰。这是“行苦”。
(未完待续)
▍版权声明:
○ 本文贤威法师,由玉泉寺编校发布,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声明。
○ 版权归创作人所有,我们尊重著作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如涉及版权争议,请著作权人告知我方删除,谢谢。
图文 | 玉泉寺数据中心
地址:湖北省宜昌市当阳玉泉寺
© 公众号:dy-yuquanchan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