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医院日子不好过,普通医务人员也能感觉到医保基金收紧了,可能没想到收紧的原因:缺钱。

可以用中学 经济学上学的赤子进行科普:收不抵支。而且不止一个地方,包括京津等地区。

医保基金的收,来自两方面,财政补贴和个人缴费。不少地方补贴减少,个人缴费也不积极。从新闻上看,各地都在个人缴费上没少下功夫,层层“转包”的新闻没少看到,其中最出名的莫过于让学校催收。每次都是舆论哗然。

在国内,官员做禁止的事情比较容易上手,手拿政治正确这个尚方宝剑,层层加码即可,但是,在允许的事上,特别是需要鼓励的事情上,往往不行,要么啥也不干,要么就是胡干,鼓励成了强迫。比如鼓励生育,比如鼓励个人缴纳医保上。

一,个人缴纳医保的政策上缺少科学性,典型的一刀切。

对于常年不用的年轻人没有任何优惠,对于儿童没有优惠,对于没有退休金的七旬以上老人没有任何优惠。

这会直接打击积极性。哪怕是交通强制险,如果一年内没出险也会有优惠。

医保缴纳上民声很大,报纸也报道了不少,一直被忽视。

二,年年涨,没有一年不涨的,而且涨幅大。这一点就不说了。

三,不少企业不给员工缴纳社保。

沿海地区要求严,企业不敢不缴纳,但是内地很难做到。特别是建筑工地、餐饮等单位,这也会导致强制性缴纳医保力度降低。

如果有建议,就两个:

一听听群众呼声,让医保政策更科学。

二鼓励商业保险,目前商业保险和民营医院类似,真的只是可有可无的补充。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