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山西大同平城区古城街道为了营造节日氛围,发了一份倡议书,内容是要求辖区内的所有商户从除夕到正月十五期间,无论店内是否有市民或游客,商户必须24小时保持屋内屋外的灯光开启。有商户因未按照要求开灯,在半夜被执法人员撬锁破门而入开了灯,并且加装了新锁,导致商户无法正常营业。


看上去是一份并无强制力的倡议书,结果却成了必须执行的强制令。此事件被网民称为破门亮灯。

事件被炒上网络后,当地对此高度重视,对此事进行了调查。古城街道也公开道歉,称工作方法失当,引发网上热议,诚挚致歉并诚恳接受上级处理和社会各界批评。


如果说当年的提灯定损反映了社会风气败坏、人心险恶,那么当年的鼠头鸭脖事件则反应了一些地方官员昏庸无德、品性败坏,而如今的破门亮灯事件又反应出什么问题呢?真的如道歉中所言的“工作方法失当”?

人民网对此有一篇评论文章,标题是《破门亮灯,道歉不是终点》,文章认为,此事件涉嫌滥用行政权力,实属不折不扣的形式主义。

真的只是一种形式主义?老猫认为,人民网的评论只说到了表象,而未涉及深层次,破门亮灯的事件,充分说明了一些地方的政府存在着政治腐败。

当地为什么要通过人工造景,刻意制造一种夜夜笙歌的假象?表面上是想提升古城的旅游形象,吸引更多游客光顾,但实质上却是一种政绩观的严重错位。推出这项政策的官员,无非就是想在上级领导面前表现出自己治理有方、经营得当,所以才会出现这种一片祥和繁荣的景象。殊不知,通过令人不齿甚至是违反法律的手段制造出这种虚假的政绩,却偏偏被曝光于网上。

不难想象,如果此事没有经过网络的曝光,各家商户乖乖臣服于当地的行政命令,谁是最大的受益者?绝对是这项政策的制订者,他们就会通过这种欺下瞒上的手段得到渴望的政治利益,或升迁,或晋级,然后再把这种手法带到更高的职位上,去影响更多的官员,去教会更多的下属,去骗取更大的利益。这才是破门亮灯的实质。

所以说,破门亮灯并不仅仅是表面上看上去的形式主义,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政治腐败。

对于这种虚假的非法获取政治利益的现象,上级领导是否心知肚明?是否能明察秋毫?这很难说,不过这次事件在网上引发的巨大的负面影响,骗取政绩的把戏被拆穿,上级肯定是不可能上当了。只是很难说,古城街道这些欺上瞒下的把戏,又是谁教会给他们的?

破门亮灯只不过是如今官场上的一个小小的缩影。为了制造虚假的繁荣,获取更大的政绩,各种令人不齿的情形可以说是层出不穷。

举个例子。

比如政务新媒体考核。事实上如今的政务新媒体受到社会的关注,远远不如大大小小的平台、媒体对社会负面新闻的各种炒作。然而,不知从哪年起,某个部门开始将政务新闻的点击量作为考核指标,上面发一条味如嚼蜡的网文,通过指令要求层层点赞转发,甚至还要截图证明。每篇都是10万+的政绩表象,让太多的人获取了他们梦寐以求的利益。

还有一种更让人无语的政绩。某主管部门通过商业平台的所谓政务新媒体影响力排行榜的排名进行通报。在这种奇葩的考核指标下,我们看到了全网各种卖惨式宣传,卖萌式宣传,无厘头式的宣传,甚至擦着色情边缘的宣传,他们拼的是流量,比的是排行。

比如昨天就刷到了一条“西门警察”的视频。结果一搜,发现至少还有两家的官号都拍摄过同样内容的视频,只不过发布的官号以及参与拍摄的人物不一样。真是震碎了人们的三观,为了流量,居然可以如此不要底线,别说形象了,脸都不要了。

再比如说,某地出了内鬼被网友铺天盖地批,结果上面不但是捂盖子删帖子,还对批评者扣帽子打棍子,将事情瞒得严严实实,对上面汇报说网上舆情平稳,未发现负面炒作。这种思维理念和行为方式的本质也是一种政治腐败。出了问题不是去解决问题,而是解决提出问题的人,这样的领导能步步高升也就不足为奇了。

其实吧,最基层的各种奇葩现象,也不能完全怪他们脑洞大开,奇思妙想。毕竟有句话说得很到位: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谁还没有个上级,谁都想再往上爬得更高。

来源:猫眼看天下

关注下方公众号回复:deep

获取《DeepSeek15天指导手册—从入门到精通》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