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写了一篇
内中有一句话。
“大同那个古城是假的,耿彦波盖的;但是大同管理者脑子的古城是真的。”
有位大同网友R先生看到,和我争论了起来。(下面灰色文字是他的)
生为大同人,看到这里要说句话。古城是耿市长盖的,不能称为假的,说重建更合适。
没有耿市长,大同估计现在还是脏乱差,甚至说落后愚昧无知都行。城墙里住的人,都九十年代末了,还是冬天街道里臭烘烘,屎尿冻成冰,天暖了就横流;夏天一下雨,一脚泥,两脚泥,四脚泥,到处都是随便倒的污水,我家有亲戚就住城里等等等等,用罄竹难书比较合适,其他再说就违规了。
大同人现在都在感谢耿市长,没有他,就没有现在的新大同,还旅游城市?那就是个梦。
至于现在的管理者和后继者,你说的很对很文明——他们离现代人思维,还有很远很远。要我说,这些遍地垃圾,并没有和旧城一起铲除出去,提他们都是侮辱自己。这话可以引申到整个山西,都是如此。
可惜的是,耿市长离开大同太早,好多事没办完,为什么走?你懂的。
《中国市长》很好很真实的纪录片,耿市长流泪,我们这些大同人也流泪。你看完后如果能再写点什么,相信大同人会很感谢你。
一座历经千年沧桑的城市,都进入二十一世纪了,才等来这样一位合格的管理者,幸哉!悲哉!?
R先生对耿市长看来是非常喜欢的,但《中国市长》可不是耿市长歌功颂德的片子,那个片子、以及所有关于耿市长的采访,都充满了争议,从来没有“大同人民都热爱”耿彦波的事情。
很多人喜欢、支持一个干部,一个地方领导,就会认为当地人都喜欢他、支持他,其实这种狂飙猛进摧毁城市搞大规模建设的市领导,一定会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
在古代,我们的文化里管这种辣手推进上级精神的人叫做酷吏,今天要委婉一点,我们一般叫有手段、有魄力、有争议,这是对官员对温和、最友善的时代,我们是世界上最好的人民。
R先生希望我再写点什么,而且代表了大同人预先感谢了我。
于是我就告诉他:
“为什么你要让我写耿彦波?你这么爱他,可以自己写嘛。”
R先生是个感情充沛,而且文通字顺的人,我是真觉得他可以自己写写他爱戴的市长。
我一直觉得,人如果想要一个结果,最好的办法就是瞄准这个结果去努力。
比如你喜欢你的老市长,觉得他是千年来最好的干部,那你就可以开一堆社交媒体号,每天发他的一笑一颦,召集一大堆数据女工,每天把老市长做上热搜。
老市长有任何新动向,你们的追官群里就会发动态,老市长坐飞机出门,你们就去机场送机接机。
微博上发现谁敢对老市长不客气,当场就对这小子不客气,把饭圈少女对自家割割那一套拿出来,你家老市长肯定知名度咔嚓就上去了,所有的大小V都知道老市长不能惹,惹了会非常惨。
能写的就写东西,不能写的就捐钱,卢克X的广告也便宜,把钱拍给他,让他写,写不好不许落户口孩子不能上学!
愿意花真金白银捧好市长,这才够虔诚。
这个追星计划说完,就引发了R先生的伤心事,我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熊师傅,我在谈具体,大同人具体生活环境的改变,你在谈传播谈饭圈谈水军谈捧人谈真金白银谈卢克X。
我一个月收入不足三千的普通大同人,你说的这些都太遥远了,有点不食肉糜的样子了。
我只是希望自己能有点长进才多看你的公号。你说的那些我听过真没见过,你这样不顾我亲身经历的事实,只说你想说的话,真是有悖于我在得到上在日常公号里你的水准。
现在晚上九点二十分,我刚下班,天冷电动车没电了,半推半骑回家。买了楼下菜铺三块钱的豆腐干,老板给我便宜了三毛,家里还有半瓶北京二锅头,喝上一口,和你说说话。我不是随口希望你这样的人捧他,中午本该睡觉,因为晚上还有个班。可我认真地花去一小时时间打字回复你。
我说了,是把你当做朋友才这么说,毕竟认识你好几年了,看了那么多文章。卢克X是谁?他贵还是便宜,能给我每次便宜两三毛钱的豆腐干吗?这个我确实很在意,所以每次都去他家买菜。对了,买菜还送香菜,我吃面必须有醋有香菜。
我压根没见过耿市长,但我见过我家亲戚从污水横流的老城区搬进电梯楼那个高兴的买了从来不舍得买的红盖汾酒招呼亲戚朋友随便吃随便喝的一辈子就这么一回的样子。
熊师傅,这次,我觉得你站的有点高了,高了就脱离我们这些人了。不知道你出身何处,但这是不对的。
R先生说他从来没见过耿市长,他对耿市长的好感,就来自两点:
1.污水横流的街道变干净了;
2.有亲戚搬家的时候很开心。
但是因为这两件事,就认为耿是一千多年来大同最好的市领导,这个结论未免有点太草率了。
大同我碰巧还了解一点,因为我爸爸在大同挖过煤。上世纪70年代,他是以现役军人的身份在大同挖煤的,那时候部队有煤矿,后来他常驻张家口,离大同非常近。
大同和张家口的情况类似,它的地势非常险要,过去和苏联势同水火的时候,这两个地方都是大量的驻军,有国防工事。
这类城市的开放搞活,要比南方城市、甚至北方的平原城市晚很多。
改善市容市貌,整顿硬件设施,需要金钱,而且不能指望上面给你调拨钱,只有你的城市值得开发,有利可图了,资本才会进来。今天很多年轻人提到资本,就会勃然大怒,觉得他们是万恶之源,这就是没文化,中国的城市,就是各种各样的资本逐渐推过去,改头换面的。
所以,R的亲戚搬了家,住进了电梯房,作为普通群众对群众有一种朴素的孺慕之情,当然没有问题,但作为受过教育、有思考能力的一代人,你一定得明白,你的亲戚之所以住进了电梯房,是因为他原本住的那个房子所在的地段够好,具有开发的价值。
R是一个文通字顺,能准确表达自己意思的人,在大同收入不到3000元,而且看他的描述,可能还要打两份工。他自己也说,大同的房价已经掉得跟东北的鹤岗差不太多了。
这本身就说明,重建古城也好,旧城改造也好,都没有帮助大同成为一个可以自我造血的城市,大多数的老百姓收入水平很低。吸走的部分办大事儿的部分太多,普通人能得到的部分就太少,长期的匮乏就会限制人的眼界,让我们进而更加渴望青天大老爷。
所以千年来“唯一合格的市领导”,到底合格在哪里呢?
全天下肯定不止一个耿彦波,那几年全国各地的市长都在大拆、大变样。
拆很出政绩,领导一看,面貌改变了,这是实在办事儿,拆也确实能让一部分人拿到钱或者住进新房,也确实能收获一些人的赞许,能够收获官声。
地市级的市长,是凭业绩能做到的最高级别,再往上走,就需要运气和运作了。所以很多市长还是在乎“老百姓的声音”的,他们宁愿得罪一批人,但是有一批人给他送万民伞,也不愿意什么都不做,就这么等到退休。
所以他们即使不从工程里获利,往往会采用一些非常激进的手腕,我们看看达康书记就知道了,钱上干干净净,工作上往死里折腾人。
但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大量的财富浪费到了过度建设上,耿彦波喜欢建古城,走到哪里都建一个,别的市长甚至县长,看见他成了明星市长,也有样学样,很多县城里都有一个古城,里面一堆七拼八凑的小店铺,其实根本没有什么游客,9.9包邮的纪念品充斥着这类店铺。
粗制滥造的假古董,是没有办法把游客的腰包掏出钱来的,除非你用黑导游勒索他。
真正吸引游客的,是真文物、真古迹,以及优质的服务,文明程度高的当地从业者。
财富就这么扔进了劣质的混凝土当中,还留下了巨额的债务,这几年的艰苦行军,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
R先生,你说我脱离了群众,因为你挣不到3000元,骑电瓶车,我和你的想法不一样,你觉得我就脱离了群众。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一个人如果过分体谅市长、共情比自己高七八个阶层的人,共情那种制造了债务甚至造成了苦难的人,算不算脱离了群众?
我不能讴歌你的青天大老爷,我们山河四省的很多人,总是希望有一个青天大老爷来力挽狂澜、解民倒悬。
但是我还是有一点妄念,就是我们每个人如果想要一个结果,那就认真奔着那个结果去努力。
会写字儿的,就写点字儿。
有点钱的,就出点钱。
都没有的,就为说出了你心里话的人点点赞,转发转发。
不用急,也不指望自己成为奥特曼,一点一点,凝成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