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人名地名皆是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01
我叫钱秀芝,今年66岁,退休工人。以前在纺织厂上班,一干就是三十年,直到三年前退休。那时候,儿子陈建国和儿媳张玲说工作忙,让我来帮忙照顾孙子陈俊宇。
俊宇今年10岁,是个聪明伶俐的孩子。建国在一家外企做销售经理,张玲是重点中学的数学老师,两口子都是事业上升期,确实分身乏术。
刚搬来的那段日子,我就暗暗给自己定下了规矩:一定要把这个家打理得妥妥当当的。年轻人工作不容易,我这个做母亲的,能帮就帮到底。每天早上四点半就醒了,躺在床上想着今天要做什么菜,要提醒俊宇带什么课本,要给建国准备什么样的早餐。五点半准时起床,开始一天的忙碌。
我给自己安排了严格的时间表:五点四十分开始准备早餐,必须在七点前把稀饭、咸菜、包子或者鸡蛋饼都准备好。七点叫俊宇起床,看着他刷牙洗脸,检查书包,确保作业和课本一样不漏。那孩子总是懒散,我就站在卫生间门口,一遍遍地催:"快点,再磨蹭上学要迟到了!"
吃早餐时,我有个规矩:不能看手机,必须把早饭吃完。有次俊宇想着玩手机,被我一把夺过来,他气得眼睛都红了。建国看不下去,说:"妈,现在的孩子都这样,您别管得太严了。"我却觉得,不严格不行,现在的孩子太容易被这些电子产品带歪了。
送走俊宇上学后,我开始打扫卫生。说实话,我对卫生的要求可能是有点过分。每天必须把地拖三遍,沙发套每周换洗,就连窗帘也是半个月必须清洗一次。
张玲说我太累了,可我总觉得不够干净。记得有一次,我看见张玲把洗好的衣服直接晾在阳台上,也不分类,也不整齐,我就忍不住数落了她一顿:"你看看这衣服晾得,多难看啊!内衣外衣混在一起,像什么样子?"
张玲脸色变得很难看,但没说什么,只是从那以后,她都把衣服送去干洗店了。我知道她是嫌我管得太多,可衣服晾晒也是有讲究的,她怎么就不明白呢?
中午,我总是提前去学校接俊宇。其他家长都在校门口等,我却非要走到教室门口。我怕他书本掉了,作业忘了,还怕他跟调皮的同学混在一起。
有一次下雨,我看他没带伞,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追着校车跑了两条街。一边跑一边喊:"俊宇,你的雨伞!"那场面现在想起来都觉得难堪,周围的学生都笑了,俊宇的脸红得像苹果一样。
回家的路上,俊宇一言不发。进门后,我刚要说他不懂事,他突然扔下书包,冲进房间大哭起来:"我不要你接我了!你让我太丢脸了!"
那天晚上,建国和张玲特意找我谈话。
"妈,"建国说,"您这样太过了。俊宇已经是个大孩子了,需要一点自己的空间。"
张玲也说:"是啊,妈。您的用心我们都懂,但孩子也需要自己成长。您这样,会影响他的自信心的。"
02
我嘴上答应着,心里却不是滋味。我付出那么多,不就是为了这个家好吗?他们怎么不理解我?但我还是试图改变,可每次看到不合心意的事,那些话就像开了闸的水,怎么都收不住。
俊宇的学习,我更是操心。
我虽然文化不高,但知道学习的重要性。每天写作业,我就坐在他旁边,看着他写每一笔字。他写得慢,我就催;他写得不工整,我就骂;他稍微走神,我就拍桌子。
张玲劝我:"妈,让他自己来吧,现在的教育方式跟以前不一样了。"可我不放心,总觉得孩子不盯着就会学坏。
建国和张玲的生活,我也事事都要管。建国应酬回来,我要闻闻有没有酒味,问问跟谁吃的饭,吃了什么菜。他烦了,说:"妈,我都多大了,您还当我小孩啊?"
张玲晚上批改作业,我就在旁边唠叨:"熬夜对身体不好,早点休息吧。"
要是看见他们点外卖,我就要念叨半天:"外面的东西不卫生,我给你们炒点菜多好?"
有一天晚上,我无意中听到他们的对话。
"你妈真的太爱管闲事了,"张玲的声音透过门缝传来,"连我们上班穿什么衣服都要过问。前天我穿那条裙子,她说太短了,不像个老师的样子。我都三十多岁的人了,连穿什么都要被管!"
"我知道,"建国的声音有些无奈,"但她是一片好心。"
"好心也要有个度啊!你看俊宇,都快被她管得没有童年了。连跟同学玩都要打电话确认是哪家的孩子,这样下去怎么行?"
"要不......"建国欲言又止。
"要不什么?"
"等过完年,我们跟她好好谈谈?"
"你觉得有用吗?上次谈过多少次了?她每次都说改,可过两天又是老样子。"
03
听到这里,我的心像被人狠狠揪了一下。我知道自己可能管得太多了,但这不都是为了他们好吗?现在的年轻人,太不懂得感恩了。
临近春节,我更加忙碌了。腊月二十三开始,我就开始准备年货。我有个习惯,喜欢自己腌制咸鸭蛋、晒咸菜、做糯米糕。超市里都有现成的,但我觉得那些都不正宗,还是自己做的健康。
置办年货那天,我起了个大早,搭公交车去城郊的农贸市场。那里的东西是最新鲜的,价格也实惠。我提前一个星期就跟熟悉的摊主预订了上等的五花肉、新鲜的大青鱼。
张玲说:"妈,咱们去超市买就行了,何必跑那么远?"我却坚持:"超市的东西哪有集市新鲜?我知道哪家的肉最好,哪家的鱼最新鲜。"
花了五千多块钱,买了一大堆东西。除了肉啊鱼啊这些年货,我还特意买了红红火火的春联、灯笼。俊宇最近迷上了乐高,我偷偷给他买了一套,准备除夕夜送给他。
大年三十这天,我更是起了个大早。凌晨三点就醒了,躺在床上想着今天要准备的菜:红烧鱼、东坡肉、白切鸡、清蒸虾......一样样在心里过了好几遍。五点钟,我轻手轻脚地起床,生怕吵醒他们。
腌制的咸鸭蛋要检查,泡发的香菇要洗,案板要重新擦洗,连厨房的调味料我都要重新排列一遍。我总觉得,过年就是要有仪式感,一切都要焕然一新才好。
建国起床后,看到我在厨房忙碌,欲言又止。
"妈,我们本来想告诉您,准备去..."
"去哪?"我头也不抬地问,手里忙着切白菜。
"没什么。"他快步离开了厨房。
那时候我就该察觉到异常的,可我太专注于准备年夜饭了。整整一天,我都在厨房里忙活。蒸、煮、炒、炸,厨房里热气腾腾,香气四溢。我总想着,等他们吃到这些菜,一定会感受到我的心意。
可直到下午三点,家里还是静悄悄的。我有些纳闷,平时这个时候,俊宇都会跑来厨房问:"奶奶,好了没有呀?"今天却连个人影都没看见。
我擦擦手,去敲建国的房门,没人应。推开门一看,房间整整齐齐的,床上的被子叠得方方正正,但人却不见了。
04
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我急忙去张玲和俊宇的房间看,也是空空如也。衣柜拉开,他们常穿的衣服都不见了,就连俊宇最喜欢的变形金刚也不在了。
在客厅的茶几上,我发现了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