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1月19日,以色列和哈马斯停火协议正式生效,持续470天的巴以冲突终于告一段落,和平到来。停火协议的内容具体如下,以色列从加沙全面撤军,放松对拉法走廊的控制,允许救援物资进入,同意加沙难民返回,双方交换人质和俘虏。在这份协议下,哈马斯只需要释放人质和俘虏,其他的并不需要做什么。
而以色列要做的事情可就多了,等于哈马斯占了很大便宜,这是相当出乎外界意料的。我们知道,当下的中东局势对哈马斯是地狱级的。伊朗在莱西不明不白空难,新总统上台后立场明显转变,希望与美国缓和关系,对抵抗之胡的支援减少。
巴沙尔政权倒塌期间,伊朗没有任何动作,眼睁睁看着一切发生,很多人怀疑伊朗是不是把巴沙尔当作投名状给卖了。真主党的退出,这是又一个坏消息。
在阿克萨洪水后,真主党同步发起对以色列的一系列打击,有力的支援了加杀。然而在纳斯鲁拉被杀以及IDF入侵黎巴嫩后,经过一个多月的战争,尽管真主党给IDF造成了5000多人的伤亡,但自身损失也不小。
真主党被迫与以色列停战,暂停对加沙的支援,如此一来,以色列就可以集中精力对付加沙。叙利亚变天更是灾难,导致抵抗之狐从陆路上断掉。新上台的朱拉尼明显亲美亲以色列,面对IDF在戈兰高地的圈地运动,朱拉尼没有任何表态。
还有懂王的归来,作为内塔几十年的老朋友,懂王势必加大对以色列的支援,而加裟却没有类似的外援,外部条件对以色列完全有利,对哈马斯完全不利。这种情况下,以色列不弄个城下之盟就不错了,竟然还在停火协议上大幅让步,简直是太阳从西边出来。
其实最根本的原因是加沙的坚定抵抗让以色列真有点儿打不动了。在470天的抵抗时间中,哈马斯的军事机构卡桑旅伤亡不会低于2.5万,而卡桑旅战前成员数量不会超过3万,约等于伤亡了八成以上,许多高官身亡。
最高权力机构政治局原有7名成员,活到今天的只有3人,哈尼亚和西瓦尔这两任首领更是先后被杀。如此巨大的损失,换做一般的组织早就跪了。但哈马斯始终没有认怂,加沙其他十余个抵抗组织也没有一个认怂的,即使是叙利亚变天后依旧如此。
2025年1月初,IDF调集了纳哈尔、绿等主力部队,再次大规模进攻加沙北部,重点放在拜特哈农这个距离隔离墙不过几百米的小镇,纳哈尔旅很快吃了大亏。1月6日,纳哈尔旅一个连被哈马斯伏击,连长和副连长阵亡。
有意思的是,IDF只承认连长和副连长的阵亡,士兵则没有类似的操作,太多了,懂的都懂。1月11日,纳哈尔旅再次被伏击,伤亡一个排,包括受了重伤的副旅长艾尔哈耶夫中校。两天后,纳哈尔旅又有一个班的巡逻队被团灭,一个连、一个排、一个班。停火前夜的15天时间里,仅在拜特哈农这个地方,IDF就伤亡了不低于200人。
而加沙战场远不止拜特哈农,在极度艰难的环境下还能给敌军以重大打击,传递出的信号是死磕到底。环境再艰难,条件再恶劣,也休想我认怂。
疫情前,以色列的GDP年增长率通常在4%以上,疫情后,哪怕受到影响负增长了一年,也很快在2021年恢复。2023年原本预计4.75%属于正常值,但没想到阿克萨洪水爆发。战争的巨大影响让2023年第4季度的以色列GDP环比负增长了20%,全年增长率降至2%,2024年情况没有任何改善,甚至进一步恶化。
前三季度中有两个季度负增长,四季度数据不管如何全年增长率撑死1%上下,和2023年相比又下降了一半。伴随GDP增速断崖式下滑而来的是企业倒闭加剧。据不完全统计,自战争以来,以色列有超过6万家企业倒闭,而正常年份以色列企业倒闭数量不会超过2000。以色列经济处于相当艰难的境地,急需喘一口气。
急需喘一口气的不只是经济,还有以色列国防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