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尽管气温回升,但湿气相对较重。容易湿气困脾,导致脾胃阳气不足,阴寒内生,进一步损伤脾胃阳气,从而加重脾胃虚寒的症状。

今天,邀请到宏韵中医施旭光主任,来教大家如何温中散寒、补气健脾,让我们在春节都能焕发出新活力!



脾胃虚寒的人除了常见的胃冷痛、食欲不振、疲倦无力等症状外,还可能伴以下表现:

1、腹胀便溏:脾胃虚寒导致运化无力,水湿内停。

2、四肢沉重:寒湿困脾,气血运行不畅。

3、恶心呕吐:脾胃虚寒,胃气上逆。

4、畏寒怕冷:阳气不足,身体抵御外寒能力下降。

5、舌淡苔白:是脾胃虚寒的典型舌象。

病症案例分享

47岁的王女士,每年春季,随着气温升高和湿气增加,她都会明显感到胃部冷痛,尤其是在吃凉食后,疼痛明显加剧;

还经常出现疲倦无力,手脚冰凉,食欲不振,大便稀溏的情况。

施旭光主任诊断为脾胃虚寒。于是开方理中汤进行调理。

理中汤

组成:人参、干姜、白术、炙甘草。

  • 人参:补气健脾,增强脾胃功能。

  • 干姜:温中散寒,祛除脾胃的阴寒。

  • 白术:健脾燥湿,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

  • 炙甘草:调和诸药,增强药效。

人参补气,干姜温中,白术健脾,炙甘草调和,四药合用,能从根上补阳气,祛散脾胃的阴寒,使虚寒的脾胃得到温暖和调理。



脾胃虚寒是春季常见的脾胃问题,通过对症的中医调理,可以有效改善症状,恢复脾胃功能。

中医强调“因人制宜”,不同的症状对应不同的中药配制,对症用药才能从根上补阳气,祛散脾胃的阴寒,让虚寒的脾胃暖起来!

身体健康要从保护脾胃做起,只有脾胃强健,才能为新的一年打下坚实基础,愿大家都能拥有一个好脾胃!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