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您不认得我了吗!”
一名解放军的军官眼中含泪拉着一个老妇人的手,但是这位老妇人却一脸的茫然。
毕竟在当时那个战乱的年代,很多家庭都被迫经历着骨肉分离。
算起来两人已经是二十多年没有见面了,如今的母亲竟然已经认不出自己的孩子了。
那么这位军官究竟是谁?他和母亲的故事又是什么样的?
坎坷的身世
在我国开国的上将当中,叶飞将军的身份可以算是非常特殊的,他竟然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混血儿。
故事要从他的父亲说起,当年其父亲叶荪卫与发妻谢宾娘结婚之后,生活环境可以说是非常的艰难。
在这样的情况下,父亲只能寻找新的出路,比如前往南洋地区工作。
这在当时也是很多穷人的挣钱方式,去南洋的一些工厂里工作。
其父亲就这么漂洋过海来到了菲律宾,在当地找到了一家工厂做工。
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了一段时间后,偶然的机会下他认识了一名当地的姑娘麦卡尔托。
两人之间虽然语言不是非常的通畅,但是这位姑娘的善良还是深深地让他感到着迷。
生活在这样的异国他乡,内心肯定是十分孤独的,有这样一位姑娘的陪伴,生活自然也就好了很多。
随着感情的进展,两人开始商量结婚的事宜,可是他已经有了发妻,他把这件事通过信件告诉了发妻谢宾娘。
当时那个年代这种事情也见怪不怪了,况且叶荪卫每个月还会往家里打钱来维持生活,谢宾娘也就默许了这件事情。
不久后他和自己的菲律宾妻子生下了孩子,这个孩子就是叶飞将军。
为了让孩子记住自己的根底,他专门将孩子送回了自己的祖国。
送到了谢宾娘的身边,尽管孩子不是在自己生的,但谢宾娘还是当做自己的亲生骨肉一样对待。
从此之后日子就热闹了起来,叶荪卫每个月寄钱过来,这些钱都用在了对孩子们的照顾上,家里充满了欢乐的气氛。
而叶飞就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着,可是从小的时候开始他就和身边的孩子不一样。
他总是有一腔热血,想要去干点什么,最终他找到了自己的方向。
在上学期间他就开始接触到了共产主义,这对他的人生启发非常的大,从此之后他便像是脱胎换骨了一般。
可是在当时那个年代,国民党对于我党的迫害手段还是非常残酷的。
加入我党就代表着危机四伏,即使是这样的情况下,叶飞依旧是毫不犹豫的加入了进来。
并且在此后的日子里为我党的事业奉献出了自己的力量,随着国民党的打压越来越激烈。
叶飞也被当做了重点人物,很快就遭到了逮捕,这件事影响非常大。
叶荪卫得知此事后也心急如焚,可是在当时的情况下又无可奈何,这时他的菲律宾妻子想到了好办法。
既然叶飞是有菲律宾血统的,那么就利用政府引渡的方式将其送往菲律宾,一到菲律宾事情就好办了。
于是两人赶忙找到政府,费了半天劲,就在马上要成功的时候,叶飞却自己从监狱中被放了出来。
也许是和其生父母的努力有很大的关系,在出狱之后他依旧在从事着自己的事业。
孝敬母亲
在监狱中的折磨和苦难并没有改变他的意志,反而是让他的意志力变得更加坚定。
而在他出狱之后,国共之间的冲突早就已经激化了,双方开始了战争。
面对着这样的局面,叶飞果断回到我当内部随军队四处征战。
在之前他从事的大多为地下工作,而现如今的他正式投身到了战场上,作为一名战士杀敌。
面对着凶狠的敌人,叶飞没有退缩过,并且总是能够在关键时刻化险为夷。
在征战的这些年中,他始终没有忘记的母亲谢宾娘,自己虽然不是她亲生的,但是她对自己却投入了母爱。
这是非常难得的,在外征战时期,晚上谁不着的时候,他 总是会想起自己的家。
随着抗日战争结束后,马上就迎来了解放战争,疯狂的国民党试图将我党人员全部围剿。
这时的叶飞也进入到了粟裕将军的部下,两人之间在战场上配合的非常完美,立下了非常大的功劳。
粟裕更是对这个年轻的小伙子赞叹不已,随着解放的风吹到了自己的家乡。
叶飞的内心是非常的欣喜,因为这也就意味着自己可以和母亲团聚了。
他立刻派出战士们去接母亲过来,可是此时的谢宾娘已经有二十多年没见过儿子了。
自从儿子离开家之后,谢宾娘日日夜夜坐在门口盼望,慢慢的她也不报什么希望了。
毕竟在这样的一个兵荒马乱的时期,可能儿子就被抓壮丁上了战场,然后就再也回不来了。
这在当时是非常常见的事情,随着时间的流逝,在谢宾娘心中,这个儿子早就已经死了。
每次当说起儿子的时候,她总是会摇头流泪,感叹着世道的不公平。
当部下把母亲带来的时候,母亲是一脸的茫然,根本认不出眼前的人是谁。
叶飞扑通跪下抱着谢宾娘大喊:“娘!你受苦了!”谢宾娘这才明白,眼前这个军官就是自己失散多年的儿子。
这母子二人终于得到了团聚,两人抱在一起泣不成声,这个画面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到动容。
参考资料
中菲混血霸王鞭|上将叶飞轶事. 柳州政法-头条号. [2021-08-24].
叶飞--资料中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021-02-12].
开国上将叶飞校长-华侨大学校报电子版《华侨大学报》. 华侨大学校报. [2021-02-12].
叶飞同志逝世_光明日报_光明网. 光明网. [2021-02-12].
在纪念叶飞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时政--人民网. 人民网.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