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国民党的特务,许多人会想到特务头子戴笠、毛人凤等人,实际上在负责任务执行中,国民党还有不少精明强干的特务,比如名气较大的“军统三剑客”,此外还有今天要说的郑蕴侠。
这个郑蕴侠在国民党特务机构中统的少将专员,是少将级别的特务,与“军统三剑客”相比,他的经历似乎更为传奇。在新中国建立后,郑蕴侠仍在大陆潜伏了8年之久,周恩来点名要抓他,更是严令:“生要见人,死要见尸”。
为什么周恩来如此重视郑蕴侠,点名要抓他呢?因为他是1946年重庆“校场口事件”和“沧白堂事件”的参与者和现场指挥者,这两起事件震惊中外,郑蕴侠手上是有着血债的,是罪该万死的。
此后郑蕴侠长期在四川从事特务工作,然而随着成都的解放,郑蕴侠和众多的特务成为了秋后的蚂蚱,为了保住性命,郑蕴侠等人打算前往金三角一带,那里还有国民党李弥的残军在活动。
郑蕴侠打算通过金三角寻找机会去台湾,不过随着各地相继解放,郑蕴侠眼看逃不出去了,他就打算去云南躲避,不料刚到贵州就得知道路封锁,于是郑蕴侠又逃回重庆,于是他改名换姓在重庆和贵州一带“潜伏”。
期间郑蕴侠在泸县的一个榨菜厂当过工人,他辗转到涪陵、贵州一带,并在贵州务川县濯水镇落脚,甚至还在当地结婚生子了。此后郑蕴侠在当地生活了下来,直到1957年,郑蕴侠的身份被人发现了。
多年来他对外一直声称自己是个农民,可是他却能写会算,他还被分配到了合作社的食堂当会计,不少人对他的文化水平都有怀疑。后来在排查的时候,村民向公安人员反映了情况。
经过调查之后,警察基本上可以确定特务身份了,1957年5月的一天,郑蕴侠被公安抓了起来,经过审问,他坦白交代了自己的身份和罪行。郑蕴侠自知罪孽深重,做好了接受死刑的准备。
周恩来点名要抓的特务郑蕴侠终于落网了,不过他没有被判死刑,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点是郑蕴侠曾经参加过抗日。郑蕴侠出生在重庆,生于一个官宦世家,从小深受进步思想影响,是一个爱国青年。
1935年,28岁的郑蕴侠从重庆政法专门学校法律系毕业,他在第二年就加入了特务组织中统。在日寇全面侵华之后,1938年,郑蕴侠率领一支政工队伍,参加了藤县守卫战。
第二点就是根据当时的政策,郑蕴侠在解放后表现良好,没有为非作歹,因此他被网开一面,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1975年12月,遵照毛主席的指示,对在押的原国民党人员宽大处理,郑蕴侠获得了特赦。
出狱后的郑蕴侠回到了贵州务川县生活,后来他被安排在当地县城的一所高中当教师。1981年,郑蕴侠被邀请在县里当委员,并撰文披露自己的特务生涯。郑蕴侠于2009年病逝,享年10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