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文强在内战期间其实没有犯过什么大错,被俘后只要认罪,可能不用特赦就出来了。
然而文强在监狱中的认错态度并不端正,他在他的《自传》回忆中说:我什么都可以写,就是不写悔过书。
电视剧《特赦1959》中顽固尖刻的刘安国,原型就是文强,但现实中的文强或许并不像刘安国那样固执,这从他的回忆录中就可以看出。
他说:我们在监狱中不光是劳动,有时候还会学习,我在监狱更加忙了,我还当学习组长,还管墙报和文艺,还有一个图书馆,每年还会写很多纪念的文章。
其实文强在监狱中的表现也算完美,但为什么最后才被特赦呢?这其中其实有很多复杂的原因。
文强才华不浅,1925年他报考黄埔军校,顺利考入第四期,林彪是他的老同学,后来林彪声名远扬。1926年,文强跟随北伐军抵达武汉,并参与了南昌起义。但起义失利后,他与周恩来失去联系,仅碰到廖宗泽。因叛徒出卖,文强在重庆中山公园被捕,他尝试越狱时,恰逢顾顺章叛变。
当时上海地下党组织遭受严重破坏,文强无法与组织取得联系,只好逐渐隐退并成为一名记者。1934年,或许出于谋生需求,他加入国民党,在戴笠手下任职,成为军统的特务人员,主要负责训练特务。
1948年解放战争后期,蒋介石见形势不妙,打算寻找一人担任徐州战场的副参谋,杜聿明推荐了文强。淮海决战第三阶段,国民党军队在战场上惨败,局势无可挽回,文强在这一过程中被解放军俘虏。
文强被俘后,周总理发现了战犯名单中有文强的名字,便派人去看望文强,文强后来在回忆录中说:监狱长让我写个什么东西,我当时还问,到底要写什么。监狱长就告诉他,不仅要写信,还要写悔过书。所以文强就说,我什么都可以写,就是不写悔过书。
文强之所以这样“固执”,是因为文强口口声声说自己一向爱国爱民,从来没有做过什么坏事,甚至在国民党内工作期间,一个共产党都没有杀过。
当年在东北时,流传陈诚一口气枪毙了三个中将,还活埋了一个少将等37人,这其中就有文强的功劳。但真实情况是,文强得知陈诚大开杀戒,就偷偷跑掉了,后来在程潜的帮助下,在湖南长沙担任绥署办公室中将主任,后来才被杜聿明叫到淮海战场,也就是跟着杜聿明走,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至于陈诚要杀的人到底有没有真的死去,文强并不知情。
陈诚杀人不眨眼,甚至对自己人也毫不手软,这在国民党中已经不是秘密,但是在东北野战军面前,陈诚还是怵三分,尤其是屡战屡败,眼看再打下去就要打光老蒋在东北的家底了,无奈下让卫立煌前来顶头,他自己灰溜溜地跑了。
后来杜聿明在东北淮海两头跑,陈诚则谎称自己有病,不再参与国事,由于和老蒋关系不错,最后还是去了台湾。听说陈诚在台湾混的不错。至于当年在东北他到底有没有“滥杀无辜”,这件事根本就是死无对证,文强想证明也证明不了。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性格,文强不肯认错,以至于一直在监狱进行改造,长达26年半,一直到最后一批才被特赦。
晚年的文强非常感谢一个人,那就是周总理,周总理病重期间,多次托人去告诉文强,一定要好好改造,好好做人,周恩来逝世后,文强悲痛不已,决定把剩下的时间献给祖国,他奔走两岸,为祖国统一做贡献。2001年,文强的人生画上了句号,终年9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