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新城,人们就会想起“王城”和满城。1370年明太祖朱元璋封次子朱樉为秦王,统率重兵,坐镇西北,始建王府,府为一城,1376年次第建成。清初改名为“满城”,后期辟为“八旗教场”。辛亥革命后,陕西都督府下令拆除。1927年1月,因受国民革命思想影响,改称“红城”。1927年7月,民国陕西省政府从北院门移至红城,易名 “新城”。今新城(区)即因此得名。

当年,秦王府按规制选择城市中心地带建了约1.5平方公里的城中城, 作为明代中央政府的特殊代表,秦王在城内官署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秦王府城内有一套专设的官署机构,秦王同时下辖数万兵马,与北京燕王、大同代王等号称“塞王”。秦王在西安共承袭了十三世,在王府城中居住了260余年的时间。



明秦王府北门,辛亥革命前为满城大门,后为新城大门

1644年清军入关后,为了强化对西北地区的统治,清朝在西安设立了八旗驻防城,即“满城”。满城的倾覆源于辛亥革命,宣统三年九月初一(1911年10月22日),陕西新军联合哥老会响应武昌起义,举兵反正。连续激战两日,义军全据满城,清王朝统治西安的历史宣告结束。但是,由于连日炮火,秦王府及满城内七街九十四巷的房舍几乎毁坏殆尽,成为一片废墟。民国元年(1912年),陕西都督府下令拆除了满城西、南两面城墙。这座历时260多年的西安城中之城从此消失。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