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评论员 李蕾

春节后刚开盘,多只ETF因溢价过高发布风险提示公告并临时停牌,引起市场关注。此次停牌的主要原因是部分货币ETF产品的市场价格远超基金净值,形成了较大溢价。停牌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投资者利益,防止因价格波动导致的重大损失。

这一现象并不新鲜,近期已经屡次出现。例如,今年年初,跨境ETF的溢价率连续飙升,个别产品的溢价率甚至超过了40%,引发了基金管理人紧急“降温”,并在一个月内发布了超过300份风险提示公告,部分产品启动了临时停牌。

与此次溢价现象相关的是,春节后的首个交易日,部分高溢价的跨境ETF出现回调,个别产品封死跌停,其他产品也出现了接近20%的回撤。对于此前追高入场的投资者来说,这次“跳水”可能已经导致了损失。此外,去年跨境ETF、黄金主题ETF等产品也经历了资金的过度炒作,价格在高溢价后大幅回落。

通常,当某类基金产品集体出现高溢价时,往往与市场供求关系、交易机制、产品规模等多种因素有关。例如,去年金价持续上涨,市场情绪高涨,投资者对黄金主题ETF的需求增加,推动价格上涨并形成溢价。此外,一些规模较小的ETF或LOF基金,因成交量较低,可能通过少量资金就能推高价格,吸引其他投资者跟风买入,从而产生短期波动。

从长期来看,高溢价现象反映了市场对某些资产的强烈需求和乐观预期,但由于一二级市场间的套利机制,二级市场的高溢价通常难以持续。投资者应认识到,市场情绪是变化无常的,高溢价并不等于价格会持续上涨,反而意味着投资者在买入时需要支付远高于基金净值的成本,承担更高的风险。一旦价格回落,投资者不仅无法获得预期收益,甚至可能遭受损失。

因此,投资者在面对高溢价率的ETF时,应特别警惕。首先,在投资任何ETF之前,必须充分了解产品的特性、投资策略以及风险收益特征。不能仅仅关注价格和短期走势,还要综合考量净值、溢价率、成交量、换手率等指标,全面评估风险。例如,当溢价率超过一定水平时,应谨慎参与,等待溢价回归合理水平后再决策。

其次,投资者应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和基本面变化,理性看待市场波动,避免在市场情绪高涨时盲目跟风炒作。投资时应遵循长期投资的思路,不应只因短期波动而冲动决策。

此外,投资者还应制定适当的风险管理策略,如设定止损点、分散投资、坚持长期投资的视角等,以应对可能出现的价格回调风险。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合理配置资产,避免因短期市场波动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