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评论员 杜宇
在慈星股份(SZ300307,前收盘价:9.88元,市值:78.47亿元)宣布终止重组计划后,市场对其停牌前的股价异动和北向资金的激增行为提出了质疑。据2月5日公告显示,慈星股份在停牌前的9个交易日内,北向资金持股量由约330万股激增至907万股,加仓幅度高达175%。这一异常行为引起了市场对内幕交易的疑虑,也对公司的合规性提出了严峻挑战。
慈星股份的重组计划原本备受期待,但最终因交易各方未能就最终交易条件达成一致而宣告终止。这一结果不仅令投资者失望,也引发了对公司未来战略方向的担忧。在停牌前的股价大幅上涨中,北向资金和QFII席位摩根士丹利国际的大幅加仓行为尤为引人注目,这些行为是否是巧合,还是涉及内幕交易?需要进一步的调查和监管。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投资者所言该公司是沾到了“机器人概念”行情因而大涨。其实细看近一年的调研纪要及投资者问答,慈星股份在这一概念的具体情况已经比较清晰了。在最新一份公开的调研纪要(2024年8月底)中,面对投资机构有关“公司产品未来的增长点”“公司未来战略规划”等问题时,慈星股份所谈均为其针织设备主业,并明确表示“公司短期规划将夯实主业,聚焦于智能针织设备行业”,未提及近期时髦的机器人产品类别。
2月6日,慈星股份开盘“一字”跌停,截至2月6日午盘,慈星股份跌幅13.46%。
笔者认为,慈星股份此次重组终止事件背后对公司的市场信誉造成了一定影响,公司应积极回应市场质疑,以重建市场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