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农历乙巳蛇年第一个工作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围绕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入交流研讨。与两年前全省首次召开高质量发展大会相比,今年汽车行业面临的机遇及压力均有所增加,如何扬长避短,取得进一步突破?广东省汽车产业链上下游各企业,均迎来全新的机遇与考验。



全行业转型时刻,广东“三驾马车”脱颖而出

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在大会上表示,广东作为全国第一经济大省,肩负着走在前列的光荣使命,更要在推进产业体系现代化上先行先试、作出示范、勇挑大梁,以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托起一个具有雄厚实力、充分彰显中国式现代化无穷魅力的新广东。

把握世界产业发展新趋势,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战略之举、关键之为。作为广东省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之一,汽车产业在广东一直备受瞩目。在全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比亚迪、广汽、小鹏汽车等本地企业脱颖而出,勇立潮头,凭借卓越的技术创新和前瞻性的发展战略,逐步在全球汽车行业中崭露头角,引领着行业发展的新趋势。



去年广东新能源汽车产量已占全国1/4

在20世纪80年代,广州标致的诞生犹如一声号角,正式拉开了广东汽车工业合资合作的序幕。随后的岁月里,从广汽本田到东风日产,再到广汽丰田,日系燃油车纷纷扎根广州,凭借卓越品质与先进技术,迅速在全国市场声名鹊起,成为广东汽车工业早期腾飞的重要标志。

然而,时代的浪潮汹涌澎湃,绿色发展的风暴势不可挡。在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广东省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和强大的产业基础,迅速抢占先机,一马当先地站在了新能源汽车时代的前沿。

近年来,广东省内的自主品牌车企如雨后春笋般狂野生长:比亚迪以强大的电池技术和新能源汽车研发实力,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军者;广汽传祺凭借卓越的产品品质和创新设计,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小鹏汽车则以智能化、网联化为特色,打造出独具优势的智能汽车产品……这些品牌不仅在规模和市场份额上初步形成了强大的产业格局,更为广东省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先发优势,使其在全国乃至全球汽车行业中熠熠生辉,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今天的广东省已是全国汽车生产和消费第一大省,截至目前,全省已形成完备的整车及零部件研发、设计、生产、销售产业链;动力电池、电机、电控、智能座舱等新能源汽车链亦颇具规模;小马智行、如祺出行、文远知行等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独角兽汇聚。

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广东汽车汽车产量达570.74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达361.78万辆,增长43%,约占全国1/4。全省汽车产业营业收入12812.73亿元,利润总额318.06亿元。

未来怎么做?加快整车企业转型升级!

“产业体系向新图强,发展才能以质取胜。这是广东的必由之路、光明大道。”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在大会上表示。

近年来,汽车行业风云变幻,价格战与淘汰赛的硝烟从未停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广东省凭借其先发优势,正全力助力本地车企突出重围。2月5日发布的《广东省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报告(2023—2024)》为这一目标指明了方向。

具体来看,广东省要加快整车企业转型升级。推动自主品牌整车企业在产品创新迭代、智能化技术导入、市场营销等方面加快提升竞争力。统筹推动小散商用车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实现脱困发展,培育骨干企业。

同时要提升汽车产业整零比。发挥自主整车企业龙头带动作用,加快推动零部件制造就近布局。立足合资企业电动化转型和产品质价比提升需求,推动进口核心零部件本地化生产。

此外,还要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加快高性能车规级芯片、激光雷达和车载摄像、高效高密度驱动电机系统、29线控执行系统、智能座舱等核心产业链环节布局,支持加快发展端到端、纯视觉等多种智能驾驶技术路线,推进车路云协同产业链布局。

据了解,目前小鹏汽车等车企的智能驾驶纯视觉方案已经上车。去年11月推出的小鹏P7+定位该品牌首款“AI汽车”,首发搭载小鹏自研的AI天玑5.4.0、端到端大模型以及AI鹰眼智驾方案。其中,AI鹰眼智驾方案应用了行业首个单像素Lofic架构、双Orin-X智驾芯片以及26个感知硬件,可实现感知距离提升125%,识别速度提升40%,在行业中属领先水平。

最后,要支持商业模式业态创新。加快发展汽车后市场服务。支持新能源汽车企业联合电网企业协同创新,探索车、桩与智能电网灵活互动。发展“互联网+”高效物流,推广网络货运、挂车共享等新模式应用。

“2025年,广汽集团将开启“二次创业”新征程,围绕“稳合资、强自主、拓生态”三大任务,实施“转型、变革、重构”三大关键举措,实现新的一年稳增长目标。”广汽集团新任董事长冯兴亚介绍。

他指出,接下来广汽集团将在巩固电动化上半场新能源核心技术领先优势的基础上,全力做好智能化下半场这篇文章。加快智能驾驶技术迭代,确保三年内进入自动驾驶第一阵营。同时,加快布局飞行汽车和人形机器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要以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助推广东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冯兴亚表示。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陈镜安 梁罗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