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以基层党建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必须靶向发力、多措并举,不断优化党建引领下的城市基层治理路径。
坚持正确导向,校准“方向标”
牢固树立党建引领城市社区治理的工作导向,进一步加大党建统领力度,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将党建势能转化为城市社区治理动能。明确工作责任。进一步明确街道、社区党组织职责,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组织建设、公共管理、营造环境上来,将城市基层党建工作重点难点问题纳入抓党建工作责任清单,不断夯实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强化区域联动。推动整合各条线、各层次党建工作力量,让区、街道、社区三级党组织联动起来,统筹街道、社区、驻区单位、“两新”领域党建工作,逐步形成上下同心、部门共管、区域互补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合力。加强指导推进。加大对党建工作的考核权重,让干得好的得到表彰,干不好的受到鞭策。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出台加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指导细则,将考核由年终“大考”向平时指导与年终“大考”相结合的方向转变,常态化抓实党建工作。
建强工作队伍,筑牢“压舱石”
党建引领城市社区治理工作关键在人,建议运用“招、培、孵”“三步走”思路,为社区党组织量身定制一支年轻化、职业化、专业化的党务工作者队伍。“招”即社会招聘。通过公开招考等方式,面向社会招聘一批具有较高学历、专业知识和从业经历的社区党务工作者,对退役士兵等群体中的优秀人员可放宽条件,让他们通过公开招聘,专职从事城市社区党建工作。“培”即培训提能。通过举办主体班次、到先进地区学习参观、开设远程课堂等方式,加大在职社区党务工作者培训力度,引导他们树牢为民服务理念,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努力以精细高效的服务赢得群众信赖。“孵”即培养选拔。建立优秀社区党组织书记后备人才库,把政治素质高、实绩突出、积极上进、作风正派的党务工作者纳入社区党组织书记后备人选,强化梯次储备,加大关注力度,实行重点培养。
完善党员管理,涵养“蓄水池”
党建引领城市社区治理工作须做好党员管理,着力打造一支思想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结构合理的后备力量,为社区治理打下坚实基础。推进有形有效覆盖。加大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力度,推动党的组织和工作“两个覆盖”,在青年党员和生产一线党员中选树典型,通过专题培训、跟班学习、督查指导等方式,不断提升党员能力水平,做到两新组织在哪里、党建工作就延伸到哪里。创新主题党日活动形式。着眼党日活动要求,推动其从“上级发文要求”向“党员菜单化选择”转变,以社区“微服务”为载体平台,开展各类特色活动,将活动主动权交给党员,将活动评价打分权交给社区群众。强化流动党员管理。精准分类施策,对于长期在外地工作居住的党员,将其党组织关系转到工作或居住地;对于短期外出务工且工作单位无党组织的党员,将其纳入流动党支部,利用微信群等线上平台进行集中管理。
创建特色项目,打造“好品牌”
“牵牛要牵牛鼻子”,党建引领城市社区治理工作须注重打造好项目,使之发挥牵“牛鼻子”的作用,真正以党建项目带动城市社区治理遍地开花。创建“红色物业”项目。会同住建、城管、市场监管等部门强化党建引领物业发展,推动物业企业党组织组建,让党组织触角延伸至小区每个角落,同时实施“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机制,有序推进社区“两委”班子成员与物业公司人员、社区“两委”与业委会交叉任职。开展共建共享活动。深化区域化党建,建立街道社区“大党委”,大力推进“区域党建联盟”,通过签订共建“协议书”“责任书”等方式,推动驻区单位党组织书记担任兼职委员,组织开展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到社区党组织、在职党员到社区“双报到”活动,汇聚起推动城市党建工作的多方合力。学习先进地区经验。探索构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定期交流机制,组织社区党务工作者到上海、浙江等先进地区学习,不断开拓视野,打造自身品牌升级版。根据各地实际,制定城市基层党建项目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各品牌项目的目标要求,各级财政适当进行补贴支持,切实改变以往只管“种树”,不管“开花”“结果”的状况。
健全激励机制,提振“动力源”
“有奔头,才更有干劲”,党建引领城市社区治理工作须建立健全基层党务工作者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激发队伍活力。薪酬待遇方面。在拥有良好态势的基础上,出台规范城市社区党务工作者薪酬待遇实施意见,建立社区党务工作者薪酬稳步增长机制,让社区工作者能够真正踏实干事、为民服务。晋升途径方面。部分地区可以抓紧起草全面落实优秀社区书记进入街道领导班子的实施方案,加大从社区党组织书记中招录公务员的力度,鼓励事业单位根据工作需要招聘吸纳优秀社区党务工作者,真正让有为者有位,不断激发其干事创业热情。政治待遇方面。积极推荐政治素质好、参政议政能力强的基层党务工作者作为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候选人,为他们提供更高更多发挥作用的平台,在各项评先评优活动中,安排一定比例用于表彰城市社区党务工作者。
(作者单位:盐城市委编办)
作者:黄新杰 王镇
编辑:王晓伟
制作:李梦苇
审核:王长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