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这间房子有问题。」
刘明远站在福州教育学院第二附属中学教职工宿舍楼下,
盯着对面的玻璃幕墙。
北大高材生吴谢宇弑母案震惊全国,
却没人发现这栋楼的风水格局竟是「困龙煞」之相。
直到地下出土的那面清代照妖镜,才揭开这个惊天秘密。
寒风呼啸的二月,
北京大学图书馆古籍阅览室内却温暖如春。
刘明远正在整理一摞报纸资料,
突然被其中一份泛黄的剪报吸引:
"北大学子残忍弑母,精心伪装近四年终落网"——
2019年4月22日的头条赫然醒目。
他的目光凝固在那张年轻的面孔上:
吴谢宇,北京大学经济学院2012级学生,
高考被保送入学,曾获得"三好学生"称号和廖凯原奖学金。
那是一张和他现在的研究生们没什么两样的面孔,
清秀、斯文,带着几分书卷气。
"可就是这样一个品学兼优的青年,
在2015年7月10日,用哑铃杠击打自己的母亲——谢天琴。
"刘明远喃喃自语,"然后在尸体上覆盖75层遮掩物,
安装摄像头监控,之后逃亡近四年。"
正是这起案件,
成为他导师教给他的"高智商犯罪与居住环境关联研究"中最特殊的一例。
刘明远从文件夹里抽出一张照片:
福州教育学院第二附属中学教职工宿舍5座102单元,案发现场。
照片上的楼房普普通通,
和全国千千万万的教师宿舍没什么两样。
但就在这样一个平凡的居所里,
却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人伦悲剧。
他轻轻摩挲着照片边缘,回想起自己在剑桥求学时的那个雨夜。
那晚,他受邀参观一座维多利亚时期的古宅,
却意外目睹了一场离奇的通灵现象。
那次经历彻底改变了他的学术方向,
让他这个受过最严格科学训练的建筑学博士,
开始关注起东方的风水玄学。
现在,看着手中的案件资料,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脑海中成型:
也许,这起震惊全国的命案背后,藏着不为人知的玄机。
他放大照片仔细观察:
教职工宿舍的正对面是一座现代化的教学楼,
整面墙都是反光的玻璃幕墙。
在风水学上,这种布局被称为"镜煞",
会对住户的心理产生微妙的影响。
更令人在意的是,从航拍图片上看,
整个宿舍区的格局隐隐构成一个特殊的形状——
那是他在一本清代风水典籍中见过的"困龙煞"之相。
翻开自己的笔记本,他快速写下:
"1. 镜煞:对面巨大玻璃幕墙,反射阴煞之气
2.房间朝向:正对凶位
3.3. 整体格局:困龙之势"
就在这时,他的手机震动起来。
是一条新闻推送:"2024年1月31日,吴谢宇伏法。"
刘明远深吸一口气,在笔记本上写下最后一行字:
"也许,这个案子还没有真正结束。"
他合上笔记本,看了看时间:下午三点。
距离他今晚和导师张教授的会面还有两个小时。
此时的他还不知道,
一场关于科学与玄学、现实与灵异的较量即将展开,
而他,将卷入一个远比想象中更加错综复杂的谜团。
窗外,北大的钟楼敲响了三点的钟声,在寒风中显得格外清冷。
图书馆的老地板发出轻微的呻吟,
仿佛在诉说着某个不为人知的秘密。
福州的二月,细雨绵绵。
刘明远站在福州教育学院第二附属中学教职工宿舍楼下,
抬头望着那座普通的五层楼房。
泛黄的墙面,斑驳的窗棂,寻常得不能再寻常。
可就在这样一栋平平无奇的楼里,
曾经发生过那样骇人的惨案。
「这位先生,您找谁?」
一个略显沙哑的声音在身后响起。
刘明远转身,看见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太太,
正用疑惑的目光打量着他。
「阿婆好,我是北京大学的研究生,
来这里做一些建筑环境调查。」刘明远微笑着掏出证件。
老太太凑近看了看,忽然压低声音说:
「你是来查那个案子的吧?那个……杀母的案子。」
刘明远心头一震。
他注意到老太太说这话时,脸色突然变得煞白。
「您也住这里?」他试探着问。
「对,就住502。
这些年,每到后半夜,
总能听到楼道里有脚步声,有时还有哭声。」
老太太四下张望了一下,「不光是我,好几户都听到过。而且……」
她的话戛然而止,因为一阵刺耳的玻璃反光晃到了两人的眼睛。
那是对面教学楼的玻璃幕墙反射的阳光。
刘明远眯起眼睛,心中咯噔一下:镜煞,果然。
他掏出罗盘,开始在楼前测量。
数据令他倒吸一口冷气——这栋楼的位置,
竟然完美契合了古书上记载的「困龙煞」格局。
更糟的是,102室的门正对着玻璃幕墙的反射点,
床位又处在「无妄煞」的方位。
正在记录时,手机突然震动。
是导师张教授发来的消息:
「你的研究方向太过离谱!案件就是单纯的精神病理问题,
不要把简单的事情神秘化。
明天研讨会上,我会公开反驳你的观点。」
刘明远苦笑着收起手机。
就在这时,他注意到墙角有一道细缝,里面似乎塞着什么东西。
他伸手掏出——是一本已经破损的线装书。
翻开泛黄的书页,一股霉味扑面而来。
扉页上工整地写着几行小楷:
「乾隆四十年季春月既望,为记。此地乃刑场旧址,煞气极重……」
突然,楼道里传来一声凄厉的尖叫。
刘明远循声跑去,看见一位中年妇女瘫坐在楼梯口,浑身发抖。
「又是那个噩梦……」她喃喃自语,
「每次都是一样的场景,
一个穿着蓝色长衫的男人,被押到这里……」
「您说什么噩梦?」刘明远赶紧追问。
「奇怪的是,整栋楼的人都做过类似的梦。」
老太太不知什么时候又出现在身后,
「而且自从那个案子之后,这些噩梦越来越频繁了。」
就在这时,刘明远的目光被中年妇女手腕上的一道疤痕吸引。
「这是……?」
「自残。」老太太叹了口气,「这栋楼里,不止她一个。
一到晚上,很多人都会变得很奇怪。」
刘明远背后升起一股寒意。
他再次抬头看向对面的玻璃幕墙,
夕阳的余晖将整面墙映照得血红,
仿佛一面巨大的照妖镜,正冷冷地注视着这栋充满秘密的旧楼。
他拿出手机,飞快地编辑了一条信息:
「张教授,也许事情没有您想的那么简单。
明天的研讨会,我会带来一些您无法解释的发现。」
第二天上午,北京大学光华讲堂。
「这完全是无稽之谈!」张教授一拍讲台,
「将吴谢宇案归结为什么风水问题,
这是在否定整个现代犯罪心理学!」
台下座无虚席,不少媒体记者都竖起了长枪短炮。
学术界很少见到这样火药味十足的争论。
刘明远不慌不忙地站起来,打开笔记本电脑。
屏幕上,投射出一组组照片。
「各位请看,这是我昨天在案发现场拍摄的照片。」
他指着第一张图,「教职工宿舍正对面的玻璃幕墙,
形成了最严重的镜煞。古书上说:镜照人心,照见本性。」
台下响起一阵窃窃私语。
「再看这个数据。」他切换到下一张,
「两年内,这栋楼的住户中,
有12起自残事件,8人出现严重抑郁症状,5人报告过幻觉。
这个比例,远超周边任何一栋建筑。」
张教授冷笑:「这只能说明群体心理暗示的效应。」
「那么,这个您如何解释?」刘明远拿出那本残破的线装书,
「这是乾隆年间一位风水师的记载,证实此地曾是清代刑场。
而现在,整栋楼的住户都在做同一个噩梦——
一个穿蓝色长衫的男人被处决的场景。」
会场一片哗然。
突然,一个尖锐的声音响起:「胡说八道!」
所有人循声望去,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站了起来。
他自我介绍说是退休的历史系教授。
「我可以证明,清代福州的刑场根本不在这个位置!」
刘明远愣住了。他正要说话,
忽然感觉手中的线装书传来一阵异样的温度。
他低头一看,只见那本书的书页正自己翻动,
停在了一页画着古代地图的位置。
地图虽然已经模糊不清,但那个标注着「
秋决处」的位置,赫然就是现在教职工宿舍的位置!
就在这时,会场的灯光突然闪烁了几下。
一股阴冷的风不知从哪里吹来,让人不寒而栗。
「看来,真相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刘明远望着摇曳的灯光,轻声说。
散会后,几个记者围住了刘明远。
「刘博士,您是说这起命案与风水格局有关?」
「那些住户的噩梦,是否意味着什么?」
「您认为还会有类似案件发生吗?」
刘明远正要回答,突然接到一个陌生来电。
是福州的那位老太太。
「刘先生,不好了……」老太太的声音颤抖着,
「又有人……昨晚502的住户,他……他跳楼了!」
电话那头传来嘈杂的救护车声。
刘明远握着手机的手微微发抖。
他转身看向窗外,阳光下的校园静谧祥和。
但他知道,在某个角落,一个更大的谜团正等着他去解开。
而此时的他还不知道,
自己已经卷入了一个远比想象更加危险的漩涡之中。
当天晚上,他躺在床上翻看那本线装书,
突然发现扉页背面有一行细小的朱砂字:
「欲破煞气,需寻青龙白虎,惟东方天师可解。」
这行字,将把他引向一个更加离奇的世界。
「你说什么?要找李青云?」
电话那头,师姐林月的声音充满惊讶,
「你知道现在找他有多难吗?」
刘明远揉了揉太阳穴。连续几天的失眠让他头痛欲裂。
每天晚上,那本线装书上的朱砂字都在他脑海中浮现:
「惟东方天师可解」。
「师姐,我知道很难。但这是我唯一的线索了。」
林月沉默了几秒,「好吧,我试试。
不过你要有心理准备,李天师……他已经很久不见外人了。」
挂掉电话,刘明远望向窗外。福州的夜色笼罩着那栋教职工宿舍,
对面的玻璃幕墙在月光下泛着诡异的光芒。
三天后。
台北市郊,一座隐没在竹林中的老宅。
「你带来的东西呢?」
李青云看上去比刘明远想象中年轻得多。
他穿着一件普通的灰色唐装,要不是那双锐利得惊人的眼睛,
很难相信这就是东南亚赫赫有名的天师。
刘明远取出那本线装书。
李青云只看了一眼,脸色就变了:
「这是清代邱半仙的手书!他是我师公的师公。」
「您是说……」
「别说了。」李青云突然打断他,「跟我来。」
他们穿过一条长长的走廊,来到一间密室。
墙上挂满了古老的铜镜。
「知道这是什么吗?」
李青云指着正中一面特别的八角铜镜。
「这是……」
「清代的照妖镜。」李青云的声音低沉,
「而在福州那栋楼的地下,埋着它的孪生兄弟。」
刘明远倒吸一口冷气:「您的意思是……」
「两面镜子之间存在共鸣。」
李青云点燃一炷檀香,「当年,刑场用这种镜子照犯人,
据说可以看到他们的本性。可是镜子看多了罪恶,
自己也会变成不祥之物。」
檀香的烟雾在密室中缭绕,映照出一个个诡异的光影。
「我需要你的帮助。」刘明远深吸一口气,「最近哪里又出事了。」
李青云闭上眼睛:「我知道。
二月初二龙抬头那天,我去。」
时间来到农历二月初二。
福州教育学院第二附属中学教职工宿舍102室。
房间中央,一块特制的八卦镜正对着天花板。
四个角落各放置一面五行镜,反射着诡异的光芒。
李青云站在中间,手持罗盘。
刘明远和他的研究团队架设好各种仪器:
热成像仪、声波检测仪、空气成分分析仪……
他请来的几位物理系教授正专注地盯着显示屏。
晚上九点。
「开始了。」李青云低声说。
檀香的烟雾在空气中盘旋,形成一个个奇异的漩涡。
突然,五面镜子同时发出一声轻微的嗡鸣。
「这……这不科学!」一位物理教授盯着显示屏,
「镜子之间产生了某种未知的共振!」
罗盘的指针开始疯狂转动。室温骤降了十几度。
「看!」不知是谁喊了一声。
烟雾中,隐约浮现出一个画面:一片空地上,
几个穿着清朝官服的人押着一个犯人。那人穿着蓝色长衫……
「天啊!」一位住户认出来了,「就是我们梦里的那个场景!」
突然,热成像仪显示屏上出现大量不明热源。声波检测仪捕捉到了人耳无法听见的低频振动。
「这些数据……完全超出了已知的物理学范畴!」
科研人员们面面相觑。
就在这时,房间的温度骤降到了零度以下。
五面镜子的共振越来越剧烈。
李青云突然睁开眼睛,脸色大变:
「不对!这不是普通的照妖镜!它是......」
话未说完,一道刺目的血红光芒从天花板投射下来。
在场的每个人都发出了一声惊恐的尖叫。
「天啊!」一位物理教授指着镜子,「那是...那是人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