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佳节期间,江苏的文艺工作者们没有停下忙碌的脚步。“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行动自今年1月启动以来,在全省13个试点地区持续开展,为基层群众带来一场场精彩的文化盛宴。新春期间,一趟趟“文艺直通车”驶向了广大百姓身边,不仅丰富了群众的节假日生活,也为浓浓年味增添了一抹文化色彩和幸福滋味。

阖家团圆之时,乡音最为动听。大年初三下午,淮海戏经典传统剧目《皮秀英四告》在宿迁市沭阳县文化馆淮海戏苑上演,拉开了“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行动之“文化进万家 戏曲过大年”活动的帷幕。


1月31日,“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开进沭阳,江苏省淮海剧团的艺术家倾情献演。 沭阳是有名的“中国淮海戏之乡”。春节期间,文艺直通车行动献上了一场场精彩的淮海戏,让当地群众过足戏瘾。从正月初三至正月十二,江苏省淮海剧团、秀英剧社、沭阳县淮海剧团及六家优秀民间艺术团队带来33场淮海戏演出,将在淮海戏苑及30个乡镇(街道)上演。

大年初六傍晚,刚刚在桑墟镇条河村演出结束,淮海戏表演艺术家、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魏佳宁告诉记者,“今天我们是在村里的户外演出,虽然天气寒冷,但是台下观众如潮。全体演员在观众高涨情绪的感染下,不畏寒冷、不辞辛劳,全情投入,为观众献上了精彩的戏曲表演。”从大年初三开始,魏佳宁连续四天参加演出,这次新春基层演出的盛况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前两天,几百人的剧场座无虚席,只能加座,还有观众站着看戏,观众的热情让我们深受感动!”

台上演绎经典传奇,台下观众时而欢笑、时而感动,现场氛围热烈而温馨。淮海戏亲切悦耳的乡音,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没想到咱们地方戏也这么精彩!”观众赞不绝口。观众王青青激动地说:“这让我想起了小时候过年,一家人围坐听戏的场景,很有过年的味道。”


2月3日,江苏省淮海剧团为沭阳桑墟镇条河村百姓带来精彩演出。


2月3日,沭阳桑墟镇条河村,演出受到当地百姓的欢迎和喜爱。 “省淮海剧团按照群众点单,从正月初三起,连续四天在沭阳演出《皮秀英四告》《三拜堂》等淮海戏经典剧目。”省淮海剧团团长张居国表示,能在春节期间为基层的观众带来经典大戏,整个剧团都感到很有意义。团里组织了一支近60人的队伍,大家放弃和家人团聚的机会,放弃休息时间,为观众倾情献演。“我们带来了包括梅花奖、白玉兰奖得主在内的优秀演员,像已经退休的吴玲、魏佳宁两位艺术家,因为深受沭阳群众喜欢,也义无反顾地加入演出中来。”

除了一场场大戏之外,“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行动支持群众做主创、群众当主角,鼓励开展地方戏曲、舞蹈、曲艺演出,民间技艺、民俗艺术展示,游艺联欢,书法、美术、摄影创作,以及“乡村村晚”、花会、灯会、赛歌会、票友会、广场舞、舞龙舞狮等群众乐于参与的文化活动。

舞蹈《花开涟水》、戏曲联唱《五彩戏韵迎新年》、小品《幸福小区幸福事》……2月1日、2月3日,融合了多种表演形式的“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行动非遗专场演出,分别亮相涟水县唐集和军民中心村,为当地百姓送去新春的祝福与温暖。

“我们在露天搭建了舞台,自带了100个小板凳,虽然天气冷,但老百姓裹着棉袄、用围巾包着头都来了,还不停地鼓掌。”台下观众的热情,让涟水百姓大舞台艺术团团长陆金萍心里暖暖的。

涟水百姓大舞台艺术团成立于2016年,由退休教师、家庭主妇、农村居民等各行各业的人组成,年龄最大的80岁。听说春节期间开展“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行动,全团40多号人全部到齐了,在舞台上争相奉献出自己的拿手好戏。

“群众喜欢什么,我们就编排什么节目。”今年67岁的毛爱军退休前是一名音乐老师,不仅从小就是黄梅戏的发烧友,还是钢琴十级,如今则担任了涟水百姓大舞台艺术团编导。她介绍,演出以老百姓的“口味”来安排,“比如以盐河为界,河东老百姓更喜欢淮剧、黄梅戏,河西的观众则更加青睐淮海戏、淮海锣鼓等。”

在此次非遗专场中,我们精心编排了包括淮剧、黄梅戏、豫剧、京剧等多种戏曲形式的节目,同时结合当地非遗如剪纸、淮海锣鼓等,“希望通过这些节目,让观众感受到非遗的魅力,同时也为非遗的传承和发展贡献力量。”毛爱军说。

“观众特别喜欢这些节目。大家纷纷说,过年走亲访友之余,还能在家门口聚在一起看这么丰富多彩的演出,非常幸福。碰到他们会唱的曲目,也会集体跟着台上唱。”陆金萍说,未来,这支公益团队将继续前行,带着对文化的热爱,驶向更多的乡村,播撒文化的种子,让“茉莉花开”的芬芳传遍每一个角落。

除了送演出、送服务,“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行动还特别设置了“艺术家驻村计划”,选派13组具有高水平文化素养、文化专长的文艺人才队伍,每月定期驻扎,指导帮助试点地区建强基层文化。

“这个新春佳节期间,我们都没有闲着。大家都充满了干劲,一直在琢磨,怎么能够更好地和基层双向奔赴!”据江苏省演艺集团的舞蹈编导陈春华介绍,春节期间,首批驻村艺术家们也未停止工作,他们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向驻地拜年,并与当地进行了需求对接,约好年后尽快会面详谈各项工作的具体落实方案。此外,艺术家们还深入思考如何依据各地特色提供更为精准的文化服务。例如,有的村庄渴望组建一支优秀的广场舞队伍,有的则希望获得合唱团的专业培训,还有一些地方表达了对演奏和作曲方面的浓厚兴趣。所有这些需求都是基于各村的具体情况量身定制的,确保所提供的文化服务既精准又实用,充分满足村民们的多样化需求。

省级部门协同、市县两级联动、名家名作直达、群众互动参与、文化成果共享,是“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行动的特点。由省委宣传部统筹协调省文旅厅、省文联、省作协、省演艺集团等部门单位,建立健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将更多优质文化资源送到百姓身边,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更多的文化盛宴。


1月25日,“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行动专场演出在苏州北桥街道举行。 新春前后,全省13个试点地区纷纷开展多场“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活动,写春联送福字、热热闹闹的“村晚”、别开生面的“百姓大舞台”等活动,让广大群众喜气洋洋地迎接新春到来,也让邻里之间在彩排、演出的过程中心更亲、情更浓。

据悉,元宵节前后,“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行动还将持续开展。南通将举办市国有文艺院团“贺新春·文化走亲”活动,21场文艺演出直达乡村最基层;扬州市将举办元宵专场活动,将进行扬剧《墙头记》展演,结合元宵佳节开展手工制作灯笼、猜灯谜、包汤圆等趣味活动。各地以13家试点地区为主,兼顾辐射周边地区,“茉莉花开”的胜景正在全省各地竞相上演。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陈洁 顾星欣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