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凭自己过去的人生挫折,感悟到与员工分担责任,分享利益。”这是任正非在《一江春水向东流》里的一句话。
如果我们详细了解任正非早期的人生经历,就会理解他这句话有深刻的内涵。
当我走向社会,多少年后才知道,我碰到头破血流的,就是这种不知事的人生哲学……处处都处在人生逆境,个人很孤立,当我明白团结就是力量这句话的政治内涵时,已过了不惑之年。想起蹉跎了的岁月,才觉得,怎么会这么幼稚可笑,一点都不明白开放、妥协、灰度呢?
青春是宝贵的,但大多数人的青春都会虚度,而且人在年轻的时候除了时间、好奇心和热情外,什么都缺,想要的东西很多,却往往都得不到。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正是因为自己经历过挫折,品尝过痛苦的滋味,所以任正非在华为就想创造一种环境,让员工能够早一点发光发热,从而早一点得到想要的东西。
从这点来说,任正非有君子之风,他没有像一般人那样因为自己受苦,于是就“多年媳妇熬成婆”、让别人也去吃不必要的苦。
不能像我这样,到七、八十岁什么都多了——任正非所言极是,深思
众所周知,任正非创业是“生活所迫”,他那时候很缺钱,夫妻大概有几千元的储蓄,但当时深圳要求公司注册资本最低是两万元人民币,于是任正非找人凑了21000元创办了华为公司。
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丢掉工作,背负上百万的追债压力,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真的是山穷水尽、逼上梁山的地步。
假如当时能够给任正非一份工作,走官场的路,那几十年后的任正非可能是最终做到一个处长就退休回家钓鱼了。人生的命运转变,真的很难预料。
一个人在最佳角色、最佳贡献、最佳贡献时间段,要给他最合理的报酬。不能像我这样,到七、八十岁什么都多了,为什么我冲上甘岭时不多给我多吃一碗面呀!不同角色有不同时间段,不同专业有不同时间段,不同专业的不同角色也有不同时间段。为什么不让最佳贡献的人在冲上“上甘岭”时激励,非要等他老了才给呢?不能给级别,给奖金也行。我们要看到新生事物的成长,看到优秀的存在。——《任总在战略务虚会上的讲话》
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总想替别人撑把伞。任正非财散人聚,任人唯贤,倡导破格提拔,他这些行为固然是源于自身的道德,但也未尝不是跟自己的经历有关。
时代不一样了,年轻人是可以早一些建功立业的,好的企业就是要创造机会,提供舞台,让年轻人可以早一点出头,这也就避免了人才的浪费。
“你们要找出一个方法,把公司的内部变化、社会的变化、前进的变化结合起来,跑到最前面的人,就要给他‘二两大烟土’。”
任正非的意思就是强调及时激励,这跟很多老板的管理理念不一致,后者都是强调“我只看结果”,员工只有最后做完了工作,才能拿到自己的报酬,这相当于一次性交换、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