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家族噩梦”,一人患病全家遭殃?

本文特邀审核专家:

审核专家:刘光辉 副主任医师

• 上海市同济医院副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

• 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工作委员会委员

• 上海医学会互联网医疗专科分会青年委员

• 上海医学会糖尿病专委会神经病变学组委员

Part1

糖尿病到底会不会“遗传”?

严格来说,糖尿病不是遗传病,但糖尿病具有家族遗传倾向,尤其是1型糖尿病,具有高度遗传倾向[1-2]。


也就是说,父母、爷爷奶奶有糖尿病,儿女患糖尿病的风险将明显增加。

为什么糖尿病具有家族遗传倾向?除了基因问题外,家族成员往往具有相似的饮食和生活习惯,这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但这并不意味着糖友的儿女对此毫无应对之策。

糖尿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可降低糖尿病的患病风[1]!

Part2

那么,父母或祖辈得了糖尿病,儿女什么时候筛查比较合适?

01

儿女体重正常

按照ADA标准对年龄>35岁的患者常规进行早期筛查[3-4]。


推荐使用(CDRS),对风险评分>25分的人群做早期筛查[3]。

02

儿女肥胖或超重

应尽快行糖尿病筛查,无需考虑年龄[4]。

对于超重或肥胖的人群,即使家族中没有糖尿病患者,一旦存在心血管疾病、高血压、血脂异常、缺乏运动、黑棘皮体征以及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女性,均应该常规进行早期筛查,也无需考虑年龄。

筛查方法为两点法,即:空腹血糖+75克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小时血糖。对于筛查结果正常的,每隔3年复查1次;筛查结果为糖尿病前期的,每年复查1次[4]。

除此之外,艾滋病毒携带者、胰腺炎病史的人群、长期服药的精神病或抑郁症患者也需要进行早期筛查[4]。

早发的2型糖尿病前期危害大,诊断后可采取强化治疗及时控制血糖,有助于改善预后[1]。

阜外医院的最新研究表明:诊断为葡萄糖耐量受损(可认为是糖尿病前期)后,如果在4年内未进展为糖尿病,可降低死亡率和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风险[5]。

Part3

想要筛查更准,要提前做这些准备

糖尿病筛查指标众多,但一定绕不开血糖监测。

新版指南指出,血糖的结果容易受到睡眠、情绪、饮食、运动等因素影响。想要筛查更准,需要提前做些准备[6]。

01

8小时不进食

做空腹血糖筛查之前,至少保证8小时不进食,不喝茶、咖啡、功能饮料等刺激血糖升高的饮品,可饮水[4]。

02

禁止剧烈运动

筛查前不可做剧烈运动,剧烈运动可导致血糖进一步升高,影响结果。

03

缓解紧张情绪

在筛查之前可保持心情平静,缓解焦虑情绪,心情放松,避免精神刺激使血糖升高。

作者:彭城 哈尔滨医科大学 住院医师

参考文献:

[1]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21,41(09):757-784.

[2] 中国1型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监测与管理专家共识(2024版)[J].中华糖尿病杂志,2024,16(11):1183-1199

[3]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8,38(04):292-344.

[4]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Professional Practice Committee. 1. Improving Care and Promoting Health in Populations: Standards of Care in Diabetes-2024. Diabetes Care. 2024 Jan 1;47(Suppl 1):S11-S19.

[5] Qian X, Wang J, Gong Q, An Y, Feng X, He S, Chen X, Wang W, Zhang L, Hui Y, Zhai X, Zhang B, Chen Y, Li G. Non-diabetes status after diagnosis of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and risk of long-term death and vascular complications: A post hoc analysis of the Da Qing Diabetes Prevention Outcome Study. PLoS Med. 2024 Jul 9;21(7)

[6] 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及干预专家共识[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 2022,16(1): 7-14.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