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格尔在课堂上讲述存在的问题,一名学生站起问重新看见事物的存在有什么意义?我们不是更该关注如何解决实际问题吗?海德格尔走到窗边指着飘落的雪花平静地问道,你看到雪时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学生沉思片刻答道,我想到它是寒冷并且会给走路带来麻烦。海德格尔点点头,这正是问题所在,你看到的是雪带给人的意义而非雪本身。我们习惯用自己的需求目的和概念去定义事物,却忽略了他们自身的存在。
一、当你给人和事物贴标签,你就看不到这个真实的人和事。
比如我们定位一个人,他帮助我了,我们就说这个人是一个好人,讲义气。然后有一天他借你钱却没有还,你又会定义他是一个坏人,一个不讲信义的人。你觉得他能给你带来好处,你就和他交朋友,否则你就会觉得这是浪费时间,这是无效的社交。如果我们总是追求意义,最后就会发现人生是没有意义的。如果你不追求意义,人生就是丰富多彩的。你不设定成考不上985,我的人生就完了,是这个概念束缚了自己。没有这个概念,你的人生就有无限可能。
有一个咨询者问我能不能找到一个为我两肋插刀的朋友?我说你能不能为朋友两肋插刀?他说我做不到,我说我们不要去寻找我们自己都做不到的东西。如果你不这样设定,你的朋友就很多。就像有的人总在找灵魂伴侣,就会一再的错过。我们中了某些文章的毒,心理咨询的价值就是洗去这些中的毒,他不是让你知道更多,而是要让你看到真相。
我们总是把世界设定成美好的,爸爸妈妈是美好的,我自己也是美好的。我们不想看到黑暗的部分,即使有黑暗的想法我也要杀掉这种想法,这种想法很可怕。就像很多强迫症患者,她遇到压力就会把嘴唇咬出血,有时候会把自己手抠出血,为什么会这样呢?她在控制她自己。她要不控制自己,就会发脾气,就会嚎啕大哭,如果这么做,她的人设就崩塌了。
二、只有爱而没有恨的世界是贫瘠的是单调的
我咨询中遇到好几个这样的案例,咨询者在崩溃的那一刻,她说我把自己关在卫生间里面,我一直在说我爱妈妈。为什么我一直不停的说我爱妈妈?我说我们在强化我要爱妈妈,因为那一刻一定内心升起了我恨妈妈。当你不允许有这种想法的时候,你要强硬的说自己爱妈妈,来压住自己恨妈妈的念头或者行动。她说从小到大妈妈对我特别好,为了我留学,甚至卖掉了家里的一套房子,我怎么会恨妈妈呢?我没有理由恨妈妈呀!
自己从小就被教育成要当一个有自控力的人,一个坚强的人。因为这样的人才会成功,想当一个成功的人,就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想法。这就是一个人变成脆弱的转折点,你越是让自己坚强,自己会变得越来越脆弱。你越是让自己没有情绪,自己会越来越情绪化。情绪就像那个雪花,有的人觉得很烦很讨厌,有的人却千里迢迢特意去看雪,看到雪的那一刻,觉得如此洁白,像童话世界一样。
有的咨询者说,我的妈妈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我的爸爸为什么是那个样子?现实他们就是那个样子,我们不接纳,我们总是想改变,我们才痛苦。因为我们总是理想化父母,他们应该懂我。我说我们会不会理解父母,会不会懂父母?如果我们做不到,我们也不要要求父母能做到。或许这个世界上没有理解这个事情,我们都是伪装我们理解。
三、没有人愿意听真话,人们都愿意活在谎言之中。
拜伦凯蒂说我们独自生,独自死,各自活在我们自己感知的星球上。从未有两个人真正遇见过,即使你最了解并全心全意爱着的人,也仅仅是你自己的投射,迟早会只剩下你一人。你认识到这有多么棒吗? 说到底,你是那个和你一起入睡又一块醒来的人,你一直都是你自己最感兴趣的对象,你是你自己唯一的对象。
有个咨询者说如果是这样,那这个世界是多么的恐怖,多么的让人绝望,这是个多么冰冷的世界,那这个世界有什么意思呢?在没有创造出父母就要无条件爱孩子这句话之前,尽管父母会打骂孩子,可是没人怀疑父母对自己的爱。在没有创造出父母要关注孩子之前,忽略对孩子来说,他觉得没人管我,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没有人干涉我,没有人打扰我。有了之后我们就会很愤怒,他为什么不重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