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杜园春实习生 李斯宇

距离春节还有不到一周时间。临近年关,“年味儿”是人们特别在意和关注的话题。我国年俗文化具有多样性,每个地区过年习俗各有不同。不同年纪的人,记忆深处也都有着属于自己那个年代的独特“年味儿”。


河北衡水的90后侯路梦介绍,春节待客,她的老家讲究“无鱼不成席”,就是招待客人,必须要有鱼,寓意“年年有余”。“我们那儿还流行‘扣碗’,就是把丸子、肥肉瘦肉等肉类提前炸好,等客人来了上锅蒸,然后再浇上汤汁。”侯路梦觉得,这些“讲究”让春节更有“年味儿”。“小时候过春节,到了除夕夜,孩子们都穿上新衣服,到街上看烟花,一起放鞭炮,然后提着灯笼到各家去串门,看看每一家都在做什么好吃的。”侯路梦回忆,“那时爷爷奶奶还在,我和堂姐除夕夜一定会到爷爷奶奶处一起睡。第二天一大早,爸爸妈妈、大爷大娘就都来了,全家人开始包饺子,小孩给长辈磕头拜年、领压岁钱,特别热闹。那情景真是深深地烙在我的心底。”提起小时候的“年味儿”,山东70后刘女士觉得是简单、淳朴的,“小时候除夕夜吃完晚饭,我就和村里的小伙伴就出门玩捉迷藏了。因为邻里都很熟,家家又都有同龄人,一玩起来能藏一街的小孩儿。那时晚上的月亮特别亮,村落的街道能看得清清楚楚。”刘女士记得,自己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家里买了一台黑白电视机,是村里第一户买电视机的。“到了春晚开播的时间,我家老早就坐满、站满一屋子的人了。再后来,有电视的人家越来越多,大家除夕夜就互相串门了。”在刘女士的记忆里,除夕夜一整晚陆陆续续总有放鞭炮的,虽然睡得不踏实,但心里却很兴奋。“第二天就是大年初一,千万不能睡懒觉,一大早就会被大人给喊起来,因为邻里街坊都已经走出家门登门拜年了,当天来来往往的人络绎不绝。”福建省厦门市的吕萌老家在闽南农村,她特别怀念小时候的春节。“小时候过年很多地方都有灯会,虽然现在还有,但是去看的人比以前少了。”她老家村子里这么多年春节一直都有一项没有变过的活动,就是会请戏班子来唱歌仔戏,“是用闽南话唱的,连唱七天。小时候我能至少去听上五天”。现在她不在村子里住了,晚上看一会儿就得回家了。“我感觉现在的孩子对这些兴趣不太大,一方面是他们可能听不懂了,另一方面,动画片也许更能吸引他们。”侯路梦感觉,每一代人心中都有每一代人不一样的“年味儿”,但回忆起小时候的‘年味儿’,应该都是幸福的。她觉得,80、90后的春节记忆应该是最丰富多彩的。“因为相比父母辈,生活水平提高了,过年会有好吃的,有新衣服穿,而且春节的仪式感也强。现在的00后有很多都喜欢在家玩手机、看电脑,线上发送电子祝福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年味儿”在传承的同时,也发生了新的演变。在河北一所中学担任语文老师的李爱华表示,如今人们庆祝新年的方式更多样化了,有线上拜年的、有外出旅游的、有看贺岁电影的……但不管形式如何变化,人们对团圆的期盼、对新年的美好祝愿是不会变的。分析“年味儿”的演变,李爱华认为,老一辈物质相对匮乏,对传统习俗和家庭团聚也看得更重,而年轻一代生长于科技发达的年代,物质生活丰富了,也更看重自身的追求。因此,要让每个人都感受到“年味儿”,需要几代人相互尊重与包容。李爱华还表明,当前“年味儿”的不同表现形式也对年文化的传承带来了挑战。“现在举办的一些活动过于注重形式方面的创新和娱乐,忽视了传统文化本身的内涵。”她担心这会使未成年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不够深入。“而且,有一些传统习俗在传承的过程中正在逐渐失传,应当引起重视。”她认为,春节是孩子贴近、感受、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非常好的契机。传递给他们的“年味儿”越浓,就越有利于增强未成年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