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记者赵旭)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公元1069年,北宋著名诗人、政治家王安石(1021-1086)创作了这首诗,以庆祝新春的到来。诗中洋溢着欢快的情绪,映射出刚刚得到皇帝重用的王安石春风得意,踌躇满志的心境。这首充盈着希望的诗历久弥新,被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在春节期间吟诵。




这是一份深深根植于季节的承诺之中的希望:中国传统历法将冬末春初之际定为一年之始,其中所蕴含的生机与更新是不言自明的,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新年又被成为"春节"。值得说明的是,尽管中国新年常常被称为是农历新年,事实上,传统的中国历法融合了基于月亮(阴历)和太阳(阳历)运转的计时周期,其核心在于使农业实践与自然节奏相协调。新年标志着农耕季节的开始,伴随着大地的解冻、万物的复苏和希望的萌动而至。

历经数千年的演变,历法不断发展,春节的传统亦是如此。虽然新年本身在午夜钟声敲响时开始,但欢庆活动通常会从除夕开始直至正月十五元宵节,延续两周之久。

王安石所深情描绘的一切——他那个时代的人们在岁末年初所遵循的传统习俗——至今仍焕发着勃勃生机。究其原因,尽管中国已不再是昔日的农耕社会,但人们对暖春回归的期盼、对与亲人团聚的期待、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以及对新的一年的憧憬,是恒久不变的。而春节,正是这些深厚情感汇聚流淌的时刻。


正如王安石所言,旧岁唯有在鞭炮的噼啪声中才会离去——那雷鸣般的声音震颤着街道两旁的窗户,孩子们捂着耳朵欢笑,留下一地曾经包裹着火药的红色纸屑。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虽然中国人很早就发明了火药,但我们今天所熟知的鞭炮,其实是在王安石所处的宋代才逐渐兴起的:宋朝与其邻国战事频仍,使得火药制造技术得到显著的改进与发展。

在此之前,尖锐的爆炸声是通过点燃干竹竿发出的,因此鞭炮在中国被称为"爆竹",另外,人们甩响鞭子也能产生响亮的爆裂声,这也就是"鞭炮"的由来了。

鞭炮在夜空中绽放出震耳欲聋的活力乐章,然而这并非仅仅是为了刺激耳朵制造气氛,而是为了驱逐一头名为"年"的猛兽。传说中,这头猛兽形似狮子,每每在岁末年初出现,专门在夜间出没吃人,令人闻风丧胆。后来村里的一位老者发现,"年"凶则凶已,却惧怕日光,不喜红色,尤其讨厌喧闹的声音。因此,人们为了保护自己,会在除夕夜张贴红色的对联、窗花,点起灯火,同时打鼓、放爆竹来惊吓驱赶年兽,祈求平安。

至于为何"年"常被视作一种破坏之力,文化历史学家们对此长久以来一直众说纷纭。有人推测,这或许与冬日严寒所带来的艰难困苦息息相关。然而,新年的到来却如同一缕温暖的春风,为我们带来了慰藉与希望。它赋予我们战胜不幸、超越过往、摒弃旧我、迎接新生的力量与勇气。

"过去的年华像一座一座的山横在我后面。假使我回过头去,转身往后面走,翻越过一座山又一座山,我就会看见我的童年......"中国近现代文学巨匠巴金(原名李尧棠,1904-2005),在其作品《过年》写道。文中他忆起儿时某个难忘的新年,孩提时代的他"穿着臃肿的黄缎子棉袍和花缎棉鞋,一个人躲在花园后面一个小天井里燃放'地老鼠'之类的花炮,不知道怎样竟然把自己的棉鞋烧起来了"。

"我并不愿意年光倒流重返到儿时去,纵使这儿时真如一般人所说,是梦一般地美丽。"巴金说。他继而反思了自身的历史使命:"我对于同时代的青年的热望,又做过什么事情呢?我们这时代的青年的热望不也就是——爱那被虐待受侮辱的同胞,为自由、平等、博爱而奋斗吗?"

巴金写下这段文字的时候,是1934年的春节,那时距离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已逾两年半。在那个阴云密布、前途未卜的年代,中国新年不仅仅意味着欢聚与庆祝,它更成为了决心与勇气的象征,庄严地警示着世人:那些深深植根于千年历史土壤中的文化传统与遗产,倘若不被我们珍视与捍卫,便可能在转瞬之间崩塌消逝;有时,守护它们甚至需要我们付出生命的代价。

保留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是对祖先最深切的敬仰,而对祖先的敬仰和祭拜,是深深镌刻于春节庆典习俗中的一份传统。在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巅峰之作的《红楼梦》里,曹雪芹(1715-1763)以其细腻的笔触,生动再现了一个显赫家族在春节举行的庄重而复杂的祭祖仪式:

"过年最大的礼仪乃是祭祖,年三十、年初一都得祭拜......到年三十大清早,贾母率族中有诰封者,按品级着朝服,八抬大轿一字长龙,进宫朝贺,行礼领宴。回来便直接进宁国府贾氏宗祠祭祖。此时家族中所有人皆须到场.....青衣乐奏,三献爵,拜兴毕,焚帛奠酒,礼毕,乐止,退出。众人围随着贾母至正堂上,影前锦幔高挂,彩屏张护,香烛辉煌。上面正居中悬着宁荣二祖遗像,皆是披蟒腰玉;两边还有几轴列祖遗影。贾荇贾芷等从内仪门挨次列站,直到正堂廊下。"

相比之下,寻常百姓家则以更为朴素的方式,在长桌上供奉着祖先的画像,作为祭坛,虔诚地献上食物与香火,以此表达对先辈的缅怀与敬仰。

在中国广袤的农村,无论是往昔还是今朝,这些祭祖仪式往往都在公共祠堂中举行,那里供奉着共同的祖先,承载着家族的荣耀与记忆。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宗祠通常是早期中国移民抵达异国他乡后最先建造的建筑之一。这些移民中,有些人在150多年前乘坐无动力帆船,横渡浩瀚的太平洋来到美国西海岸。他们参与修建了美国第一条连接东西海岸的铁路,但也深受严重的种族仇视之害 —— 仅在19世纪70至80年代,就发生了近500起针对华人的暴力骚乱,其中绝大部分发生在中国移民集中的加利福尼亚州。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宗祠成为了中国移民的重要精神庇护所。对于这些早期移民社区的成员来说,庆祝春节不仅是表达文化认同的深刻方式,更是一种抵御同化压力的手段。

在一张摄于20世纪早期的黑白照片中,一条龙蜿蜒穿梭于热闹的美国街道,两旁商铺悬挂着英文招牌。龙舞,作为中国新年庆典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拥有上千年的历史,其起源可追溯至古代的祭祀仪式。这些仪式旨在祈求龙的庇护,因为龙作为富于象征力量的神兽,被视为能带来甘霖、确保丰收的神灵。

照片中,表演者操控着由多节竹架支撑、布料覆盖而成的龙形道具。他们或许早在移民美国之前,就已在家乡的中国村庄里学习和传承了这一技艺。抵达美国后,许多人投身于修建铁路或经营洗衣店的艰辛劳作中。春节成为了他们难得的契机,得以以热闹喜庆的方式自豪地展现自己的文化,彰显自身的存在。因此,即便有些时候当地法令禁止燃放鞭炮,一些人仍坚持会敲击锅碗瓢盆,以这种方式在中国城内外守护着他们的文化记忆。

通过珍视这种集体记忆,他们将其传承给后代。而他们的后代在经历了种种艰辛后,逐渐在新的家园中塑造出属于自身的独特身份,并将这一传统延续下去。随着时间的流逝,春节演变为一个全球性的文化现象,连接着每一个华人的心灵,讲述着关于归属、希望与梦想的不朽故事。

来源:中国日报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