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我们将迎来首个“非遗版”春节。作为中国传统佳节里最为隆重的节日,春节宛如一座情感的富矿,承载着无数人温暖而美好的回忆。对于每一位上海市民而言,年味恰似独特的密码,解锁着各自心底深处的独家记忆,被小心翼翼地封存在饼干箱里,放置于竹编篮子中,弥漫在储存食材的日常里。在新春即将到来之际,让我们跟随文字,一同重拾这些充满烟火气的过年往事 ,感受那浓得化不开的年味。
《准备过年最闹猛》(罗希贤作品)
竹编篮子(来源:上海崇明)胡先生说,他后来想了一个办法,就是把年货摆在那种有盖子的竹篮里面,盖子一盖,挂起来,猫就偷不着了。在那个没有电冰箱的年代,用来烹饪年夜饭的原料用竹篮储存是最合适不过的,既透气又防盗。竹篮里的家禽和海鲜的味道对猫狗是很有诱惑力的,而这种弥漫和散发在空气中的味道,更是每家每户的年味。当然,食品种类不同,存放的器皿也会不一样。胡先生有个爱好,就是到旧货市场去淘过去春节所必备的用具。有一次在旧货摊上,他找到了一只饼干箱。以前,上海人的家里一般都会有几只这样的饼干箱,那些要留到过年才能享用的各种糖果炒货放在饼干箱里,才不会受潮变味。
老字号饼干盒(上海市档案馆藏)市民李先生记得他在孩提时代也有一只饼干箱:“饼干箱对于小孩子来说,就像百宝箱一样。不单吃的东西放在里面,有时候那些不舍得扔掉的玩具,比如玻璃弹子,也会放在饼干箱里。那个时候,我们还把饼干箱当做保险箱。好吃的东西藏在里面,等过年再吃,好像一年四季就盼着过年这一天。”过去,过年的年货在平常的日子里都是很稀缺的东西,越是稀缺就越是要珍藏,只有藏到春节才能够心安理得地尽情享用。而在平时就吃掉用掉,会被当成是一种奢侈。所以年味就是一点点的积聚起来的。在计划经济的年代,每个家庭都把怎么样过日子、怎么样过春节计划得很严密,安排得很周全。李先生回忆说:“我们中国人常常会把希望值放在过年的时候。大人总是对小囡讲,这件衣服好看,藏起来,到过年再穿;那样东西好吃,藏起来,到过年再吃,所以弄得我们小孩子一天到晚就是盼着过年。”
1960年代上海市民在闸北区大安百货商店购物(上海市档案馆藏)
的确,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无论是小孩,还是大人都盼望着欢度春节。在浓浓的年味中,人们放松身心,愉悦心情,阖家其乐融融。在浓浓的年味中,人们对新的年景总是充满了期盼,祈福新的一年喜乐安宁,日子越来越好!
杂志编辑:周晓瑛
新媒体编辑:陈皓、戴舒、曾婧
校对:王礼荣
排版:施雨
原创稿件
如需转载请联系“档案春秋”微信公众号
欢迎分享至朋友圈
钩沉·上海新生:破晓东方,激战外白渡桥
钩沉·上海新生:保全上海工业,完整交给人民
钩沉·上海新生:为上海解放“保驾护航”
钩沉·上海新生:1949年5月,送给上海市民的“见面礼”
钩沉·上海新生:解放初期的上海,经得起封锁,顶得住轰炸
钩沉·上海新生:意义非凡的上海金融保卫战
聚焦城市记忆、留存城市发展、传承城市历史。我们架起档案为民服务的桥梁,讲述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滋养下生生不息的上海故事。这里是上海市档案局(馆)政务微信平台。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