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引言:
孔子原名孔丘,字仲尼,生卒年月为公元前五五一至公元前四七九,出生于春秋末期的鲁国。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各放异彩,而孔子以及他所创立的儒家能够脱颖而出,为后世铭记,必然有它的独到之处。
而作为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本身具有丰富的文学底蕴和思想深度。
而如果用现代的眼光,去评判这位几千年前的至圣先师,会是怎样的结果呢?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深度分析。
一、创办私学,注重教化
人类文明的发展在于文明、知识的传承,而负责传承的重要一环便是老师。
正如韩愈笔下描写的那样:“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每个人并非生而知晓道理,随着年龄的增长,都会对不懂的事物产生困惑,而老师则引领人们汲取知识、走出迷惑。
因此,孔子的伟大之处在于,他开创了中华民族第一所私学,可以称得上是万世师表。
自他之后,人们开始有了“教育”这个概念,中华传统文化能够代代传承,孔子可谓是功不可没。
更加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孔夫子的教育理念放到今天,依然十分适用。
在他眼中,受教育者不分身份贵贱,不分贫富老幼。
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农夫乞丐,只要交得起“束脩”,便能踏入杏林,听孔夫子授课。
这些规矩听起来简单不过,可若是真正付诸实践,可能直至今日都鲜有人能做到。
因此可以看出,孔子不仅提出了“有教无类”,即教育大众化;而且亲力亲为,真正做到门下弟子三教九流,平等受教。
其次,尽管“有教无类”已然体现了孔子的超前理念,而真正令人钦佩的是“因材施教”,这四个字体现出了孔子教学的智慧。
即教学并非简单的用一套标准,而是根据不同学生的资质、品性和阅历,给出最适合个人的教育方法。
例如,《论语》记载,曾有不同的学生问教于孔子,说“仁”字何解?
- 而有趣的是,孔子面对众人,分别给出了不同的答案:面对资质愚笨,领悟能力较差的樊迟,他只是简单的说了“爱人”,因为这个是最基本、最浅显的概念,容易理解和践行;而面对性子急躁,心直口快的司马牛,孔子就告诫他想要成为一个仁人,需要控制自己的情绪,谨言慎行,即“仁者,其言也韧”;而另一位弟子仲弓,此人傲慢骄矜,没有同情心,于是孔子便告诉他“仁”字的含义便是学会宽恕,学会谦卑,即“出门如见大宾”,同时“使民如承大祭”,以及那句经典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对于领悟能力最好,道德品行最高的孔门弟子颜渊,孔子便给予他更高的要求——“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以及“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即“仁”者需要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一切举止皆要符合礼仪。
可以说,同一个问题,孔子能够根据学生不同的境界,给出不同的答案,这些答案的程度有浅有深,可以看出孔子对学生的了解非常透彻。
朱熹
正因如此,后世另一位儒学大家朱熹在研究孔子的教育方法时,提出了“夫子教人各因其才”这一观点。
这个理念一直流传,但依然很少有人能像孔夫子那样,做到真正了解每一位学生,可谓是知易行难。
二、著书立说,创立儒家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奉孔子为祖师爷,因此可以称为“孔子学说”。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流传至今。
其学派坚持恢复古人的“礼乐”和“仁义”,要求人们践行“忠恕”和“中庸”之道,自开创以来,已经有两千六百多年的沉淀和积累,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一环。
每当提及中国古代影响深远的思想文化,儒家学说可以称得上当之无愧。
儒家学说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都是适用的,因为它关注于每个个体,而非整个社会,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体现了人道主义的光辉。
儒家学说以“仁”为核心,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出发,关注人的自身和谐发展。
《中庸》里就提到过:“仁者,人也。”
体现了儒家文化对个人生命价值、生存意义的重视。
当时处于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中原地区礼崩乐坏,因此孔子在周游列国之后,对各国的礼仪衰败感到痛惜。
人们的生存没有精神指引,浑浑噩噩,不知善恶,不辨是非。
就如孔子所言:“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因此他认为,有德行有操守的士人才能拯救现在的危机,需要心存救世济民之志,坚守自己的道德节操。
而与此同时,孔子身体力行,带着弟子周游列国,向各位国君宣讲自己的儒学,想要让社会的每个人心存仁义,修身养德,成为理想中的“君子”。
除此之外,孔子的学说还注重秩序精神。
在关于如何治国这一问题,儒家学说主张“德治”、“仁政”,重视君臣、父子之间的伦理关系。
这样的治国策略,打破了春秋时期“礼不下庶人”的规定,不仅要求贵族遵循礼仪和道德,平常百姓家也同样需要“礼”和“仁”,如此方能达到治国的最高境界,即人人尊礼守节,社会有着平稳的秩序和制度。
而建立人类文明,其基本要求便是要有稳定的社会秩序和制度。
而儒家学说中,能评为“君子”的士大夫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特色,即民间传颂的“清官”。
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为民请命,为万世开太平是他们心中的信仰。
就像《尚书》中那样“夙夜惟寅,直哉惟清”,他们以礼待自己的君主,忠心耿耿;同时有着自己的政治底线和道德操守,为百姓发声请命。
在《论语》中孔子就对他的从政理念描述为“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思想的精华。
儒家学说中描绘的君子风格,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
他们积极进取,陶冶情操,孜孜不倦,为国为民。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用有限的生命实现奉献他人的社会价值。
三、后世评判
综上所述,若以现在的眼光来评判孔子,可以说大概等同于今天的文学、哲学领域学问高深的教授,我们可以从他的教学水平和思想学问两方面来略窥一二。
首先,孔子门下弟子有人随他长久,如同亲手指导的博士生。
比如子贡曾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有人只是参与孔子集体讲授,在他创办的私学旁听,可以说是研究生或本科生。
如同史书上记载:“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
后人梳理《论语》等儒家经典,发现孔子门下有三千弟子,七十贤人,可以说是生动的体现了孔子的教育,有对个别弟子的亲手教诲,也有大众化的普及公共课。
此外,他的学问更当之无愧,既有小到个人的修身学问,又有兼济天下的治国理念。
从古至今,无数的人能从孔子的言行之中发掘人生哲理,固有“半部论语治天下”这一传言。
他的学问包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深刻而又全面。
中国文化能够延续至今,儒家之道影响深远。
参考资料:《论语》
《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