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之“学”(12)
说了很多了,发现漏了一点:当孔子的学生,其实很不容易。
孔老师像个唠唠叨叨的班主任,你在那儿闲着无聊,他不高兴——
“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矣哉!”(《论语·卫灵公》)
整天在一块儿混日子,话说不到点子上,喜欢耍小聪明,这种人真是太难教了!
你吃饱了饭晒太阳,他不高兴——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论语·阳货》)
整天吃饱了饭,什么事也不做,(这样的学生)太难教了!不是有棋吗,下下棋,也比闲着好啊!
子贡批评别人,他不高兴——
“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论语·宪问》)
端木赐(子贡的名字)你就够好了吗?我就没那闲工夫(去批评别人)。
您瞧瞧,不容易吧?以前的学校、私塾把孔子像挂在教室里,是有道理的。这么严格的老师盯着你,你敢偷懒?
别说生理上不敢偷懒,心理上也不敢偷懒。虽然孔子收过子路这样基础很差的学生,而且因为“有教无类”的理念,基本上只要达到了“束发”的年纪(一般是15岁。一说为只要交点腊肉作学费),他都收;但这不代表学生可以混日子。
到孔子这里上学,门槛不算高。穷也好,富也好,贱也好,贵也好,只要愿学,孔子会敞开大门。所以孔子的学生,可谓五花八门,各行各业都有;还有不少“父子同学”,父和子都是他的学生,著名的比如曾参和曾皙。
入学门槛低,不代表毕业门槛低。如果你学习不上进,或者天资实在太差,孔老师也只能徒唤奈何。
他对学生,事实上是有标准的:你不仅要好学,还要会学。
所谓“好学”,我们前面说过,学的是人生大道,不能拘泥于“小道”。樊迟向孔子问学习种庄稼、种苗圃,就被孔老师怼了出去。
所谓“会学”,就是要有一定的技巧、方法,核心是要学会举一反三,告诸往而知来者。
有两段文字,很典型地表达了孔子对学生的“会学”要求。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学而》)
子贡问,贫穷却不巴结奉承,富裕却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了,但还不如贫穷而且快乐,富裕却谦逊好礼。
子贡继续说,《诗》中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是不是就是这个意思?
孔子很满意,说,端木赐啊,现在可以和你讨论《诗》了,告诉你过去的事你就能预知未来的事。
啥意思呢?子贡肯定熟读《诗经》,他知道“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字面意思,即做人要好好地修炼、打磨、提升自己;今天和老师一讨论,忽然发现,从“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到“贫而乐,富而好礼”就是人格修为的一种非常好的提炼、提升,这个过程,正是“切磋、琢磨”的过程。
就像人大脑中的神经元相互连接一样,子贡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把现实生活中的一次对话,和书本中的知识连接了起来,碰撞出了火花。
这说明,子贡不是死读书。什么叫死读书?你是你,我是我;走路的时候,胳膊甩胳膊的,腿走腿的,左腿走左腿的,右腿走右腿的,各自独立,互不联系,这就叫“死读书”。
联系起来,生活中的对话,课堂中的讨论,和书本知识发生碰撞;当下的内容,和以往的储备发生碰撞;今天的对话,给未来以启迪。这就叫“告诸往而知来者”。
另一段文字,出自《论语·述而》:
“不愤不启,不悱(fěi)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主要说的是求知欲问题:(教导学生)不到他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东方,他不能由此推知出西、南、北三方,就不再教他了。
学生要有求知欲,要能举一反三。没有求知的欲望,老师再怎么努力,也很难做好;不会举一反三,只知道有一说一,老师费了万般功夫,学生还是原地踏步。
怎么样?当孔子的学生,是不是也不容易?
高金国,笔名高了高,高级编辑,著有《好父母养出好孩子》《写给孩子的趣味中国历史(12册)》《少年读史记故事(3册)》《中国历史超好看(6册)》《人生是一场修行》《唐朝那层窗户纸》《齐国那些事儿》等图书32册。